本书主要从思想人格、政治和史学三个层面理解与把握司马光。作者着力通过宦海风涛和日常的行事言谈刻画了司马光崇高伟岸的人格;循着司马光自己对变法的认识思路,叙述他体人情以救天下之民的政治情怀;还特别阐发了司马光伟大的史学成就。本书形象生动,文情并茂,笔端蕴含感情,文字清丽洗炼,融史学论著的谨严与文学传记的优美于一炉,堪称史学与文学的结合。
无
王宗光主编的《交大老教授》是继《老交大名师》后的一本续书,书中收入的人物都是至2008年满80周岁的上海交通著名教授。《交大老教授》共记载了33位老教授的成长道路、教育成就,弘扬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品德。其中不少健在的老教授虽已是耄耋之年,还在继续耕耘不息。他们经历了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历史时期,他们的成长与祖国命运相连,他们为中国教育事业谱写了光彩篇章,他们取得的成就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生动写照。
《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分两篇共十章,前三章为概论篇,主要介绍和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和IS09000族标准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实施程序、经典理论及两者的关系,高校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基本现状和难点,高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和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新理念。后七章为模式篇,也是本书的主体内容,重点探讨高校“七全”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全面的教学质量标准、全员的教学质量管理、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全要素的教学质量管理、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及全面的教学管理方法。亦即用“七全”这条红线,将散落的珠子(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以及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的方方面面问题)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传》以生动、细致的笔触叙述了复旦大学创始人之一和奠基人校长热爱祖国、矢志教育,为创立复旦和培育复旦精神作出的杰出贡献。深沉地展示了传主在社会急剧转型、国家衰弱危亡之际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国难家难中缔造复旦、奠基复旦的历程,以及他探索的既融合耶鲁,又具有崭新的中西文化特色的大学管理和教学的理念、方法。
《马相伯画传》描绘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之一,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的一生。马相伯先生不仅见证了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的百年动荡,而且致力于救亡图存。他一生立学,欲振兴中华,在世间留下了追求至善的言行楷模。
《陈之佛(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科名师研究)》追溯名师的生平和事艺轨迹,揭示名师的创作和教育思想,评析他们的学术成就,诠释他们的治学风范。在研究中尽量避免只是停留在史料的钩沉、资料的编辑上,而是能向纵深推进,由表及里地作立体性的观照,让名师们的教育思想、学术精神,在时代的光照下,面貌日新!
《张伯苓全集》共分10卷,按体裁、内容类别和时间次序编次。其中:一卷至第三卷为“著述卷”,主要收录张伯苓撰写的著作和各类公开发表的文章;第四卷至第八卷为“公文函电卷”,主要收录张伯苓各时期与有关各方和各方面人士往来的公函、私函与电文;第九卷为“南开系列学校规章制度卷”;第十卷为“年谱简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