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忆往》是107岁的智者周有光先生*的回忆录。他检点平生,只留下这薄薄小册,却似吉光片羽。世纪老人既见证世纪,也为时代立楷模。当今社会,有一点浮躁,有一点虚妄,也有一点纸醉金迷。而人生阅历资深的周有光仍认真地过着正直、温情、理性、乐观、好玩的生活,着实稀罕,着实幸福,着实让我辈倾慕!
《汉语大字典》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编纂的难度很大。我国方献典籍浩如烟海,还未进行系统的整理,就更啬了编审工作的难度。我们着手搜集资料和编写的准备工作,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编写初稿的工作从一九七九年才开始,嗣后《汉语大字典》的编纂处成立,并在编委会领导下进行工作,真正编写与定稿的时间仍然显得仓促,书中存在的缺点、错误不少,敬希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订再版。
威廉?冯?洪堡(1767—1835)和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这对兄弟书写了历史——哥哥作为哲学家、语言学家和普鲁士的政治家;弟弟作为自然科学家、作家和世界考察家。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成绩斐然,出类拔萃。尤其弟弟亚历山大的人生与作品最近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通过亚历山大?冯?洪堡本人的鸿篇巨制《宇宙》(Kosmos)的出版,通过丹尼尔?凯尔曼(Daniel Kehlmann)的长篇小说《丈量世界》(Die Vermessung der Welt)的出版。洪堡兄弟毕生彼此联系非常紧密,然而,他们在性格气质和兴趣爱好方面却迥然不同。 本书作者借助书信和作品节选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两兄弟会走上如此的殊途?在突出了他们人生中的重要站点——比如在魏玛与歌德和席勒的相遇,同时,也描绘出他们生活的光辉时代。
周有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是我国语言规划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语言文字学理论对我们实施国家语言规划,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完美的人格品质。《周有光年谱》以一百多年前周老的出生地常州青果巷为起点,采取逐年记载的方式编年记事,以周老106年的年岁为纵轴,将其一百多年的人生经历、社会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事件及其对周老众多的作品进行纪年记载,谱录着周老看似平凡的人生轨迹。
我心爱的人——胡明扬已永远离开人世,但他留在我心中的记忆永不磨灭。为使这份记忆留在人间,八十四岁高龄的我决心为他写这部传记。 他是一个杰出的知识分子,为他深爱的祖国与人民鞠躬尽瘁。 他是一个著名的语言学家,为中国语言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他一生坎坷,受尽各种折磨,个中滋味一言难尽。然而,他却能坦然处之,正如他的诗中所云:“人海浮沉数十年,风风雨雨任熬煎,只缘留得丹心在,万劫千灾自坦然。” 这部传记,是根据我自己与亲戚的回忆,他的文章、自传、日记、档案,他的同事、学生以及同行好友的追思写成的。
本书作者许永全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根据现代记忆科学规律潜心创制的英语单词形象速记法,经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兼具高效、简易、适用对象广的优点。本书的出版,是首次将此法介绍到国内,将有助于此法的推广和普及,希望能使英语学习者在记忆单词方面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的精力。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四姐妹。她们的诗意人生牵动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想象,她们的文集和传记——《最后的闺秀》、《张家旧事》、《合肥四姊妹》都曾畅销一时。《张家旧事》是从老照片来的,由张允和先生口述,叶稚珊女士编写。是对一个文化世家几代人老照片的解读。讲述这些故事的,是一位九十岁的才女,记录、编写这些故事的则是另一位才女———只是年龄小了一半。口述者的父亲是蔡元培的朋友;口述者的丈夫是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口述者的四姊妹曾扬名上海学生界:大姐元和是校花,三妹兆和是体育健将———后来成了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二姐口述者本人则与大姐和四妹充和一样,爱好昆曲,并极有造诣,而且四姊妹都有很好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