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世界钢琴大师和他们的演奏技巧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作 者 (美)雷金纳德·R.格里克著 出版时间 20200601 I S B N 9787514382624 定价 15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页 数 600 读者范围
一代评书艺术大师单田芳呕心沥血之作,迄今唯一公开自传作品四十万言,字字是金,道尽家国兴衰.个人荣辱。风雨苍黄七十年,长城内外八千里历大难而弥坚,壮心永不已读中华民族沧桑大历史,听单田芳情真意切“言归正传”!
这是一部传说,全书分为两部十章。在部,作者着重写了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乐的创作过程,第二部重点讲述了第六交响乐的诞生经过。作者较详尽地叙述了音乐大师晚年的漂泊生活,同时又以回顾的形式描写了他的年轻时代。书中还讲述了19世纪晚期的圣彼得堡、柏林、莱比锡、巴黎等欧洲城市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风貌。
内容简介
鲍伊,表演家。鲍伊,唱作人。鲍伊,时尚符号。这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潮流偶像,像变色龙一样,不断更新自己的舞台形象,模糊着艺术、表演、时尚与音乐之间的界限,给流行音乐与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他以多种音乐形式创作了诸多金曲,在全世界卖出了数以百万计的唱片。 这本视觉盛宴展现了鲍伊*精彩、*震撼的照片:从早年不为人知的戴维 琼斯,到世界著名的音乐传奇、时尚符号与不断演变的超级巨星;有大众熟悉的著名照片,也有罕为人知的稀有照片,大多出自当代著名摄影师之手,展现了大卫 鲍伊传奇生涯的万千瞬间。
顾希佳主编的这本《浙江民俗大典》通贯古今,明古详今,上限溯之发端,下限当代,大致以2010年为限,专记浙江全省各地的民俗事象。 本书采用当代民俗学常用的分类方法,设十一章。第一章概述,第二章至第十一章分别为岁时节日、物质生产民俗、商贸民俗、消费生活民俗、社会民俗、人生礼仪、信仰民俗、文化娱乐民俗、畲族民俗、特殊人群民俗。
本书是美国著名音乐记者查尔斯·R.克罗斯写就的权威科特·柯本传记。作者通过4年的调查、400多次采访以及对柯本未出版的日记、歌词和家庭照片等珍贵资料的抽丝剥茧,生动再现了这个传奇摇滚巨星短暂而炽烈的生命足迹——从悲惨的童年到孤苦的青春期,再到在阿伯丁进行音乐探索的日子,直至最终成名后在公众和媒体的巨大压力下自杀身亡。《重于天堂》不仅为读者呈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地下摇滚乐的辉煌群像,更将其中心人物科特·柯本不为人知的一面重新发掘出来——这不仅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音乐巨星的故事,更是一个始终渴望爱的、孤独的孩子的故事。
在这本回忆录中,格拉夫曼用非常诙谐的笔法回忆了他的前半生:从俄国移民来的犹太家族、学习音乐的点点滴滴、走入职业生涯的曲折风波、为事业打拼的甘苦。 在格拉夫曼的笔端,许多令人望而生畏的音乐大师有了声音气息,也透露了许多乐坛秘辛趣闻,让读者见识到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除了音乐训练之外,对于今天所说的“人文素养”的广泛涉猎,以及如何用全身心来体会人生,享受人生。这或许也是格拉夫曼在面对演奏生涯受到打击时,仍能保持幽默与泰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原因。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我毫不为我的音乐担心,它绝不会遭受厄运。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聆听贝多芬(聆听大家)》共七讲,内容包括品玩风格,转动历史——音乐如何听?、音乐作为解读文化的钥匙——聆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贝多芬音乐情怀中的自然主义——聆听《第六交响曲》(田园)、十年一剑贝多芬——聆听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一段真性情,告而不别——聆听贝多芬《第八交响曲》等。《聆听贝多芬(聆听大家)》由陈建功、傅光明、毕明辉编著。
本书是古斯塔夫·马勒代表性的传记之一,由翻译家高中甫先生翻译,并有马勒代表作品介绍,马勒作品的近百种唱片介绍,马勒年表,马勒作品演出年表,有关马勒的书籍介绍,堪称关于古斯塔夫·马勒的小百科。
北欧挪威出生的表现主义绘画天才爱德华·蒙克(1863一1944年),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和独特风格的艺术家。他从十七岁立志从事艺术创作,到1944年1月以八十岁高龄去世的六十三年间,创作了一千七百多件油画作品、大量的素描和速写习作,以及八百件不同主题的版画,多彩的技法,洋溢强韧精力。
在这本回忆录中,格拉夫曼用非常诙谐的笔法回忆了他的前半生:从俄国移民来的犹太家族、学习音乐的点点滴滴、走入职业生涯的曲折风波、为事业打拼的甘苦。 在格拉夫曼的笔端,许多令人望而生畏的音乐大师有了声音气息,也透露了许多乐坛秘辛趣闻,让读者见识到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除了音乐训练之外,对于今天所说的“人文素养”的广泛涉猎,以及如何用全身心来体会人生,享受人生。这或许也是格拉夫曼在面对演奏生涯受到打击时,仍能保持幽默与泰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原因。
弗朗茨·舒伯特生于维也纳——一个最富有音乐天赋的城市之一。当时的维也纳崇拜着贝多芬,热爱着罗西尼,欢呼着帕格尼尼。舒伯特在同样醉心于艺术的朋友们的帮助下,通过歌曲和舞曲为自己赢得了名声。同时,他又希望通过更宏大的歌剧和交响曲来确立自己的成就。本书关注的正是:舒伯特是怎样在通俗与宏大这二者之间打到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