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令人仰慕的作曲家都曾被卷入动荡的历史大潮中。莫扎特、贝多芬、威尔第、德彪西、肖斯塔科维奇 只要聆听他们的音乐,几百年的历史浮沉就会再现眼前:我们似乎可以闻到法国大革命的气息,看到一个统治时期的辉煌与衰落,甚至感受到旧时独裁政权的冰冷。一个又一个音符划过耳畔,我们仿佛又经历了他们当年所经历的,连他们的时代也变得熟悉起来。音乐里蕴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能量。当然,我们可以单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这些作品,但我们无法否认:音乐家们也在乐谱中讲述着自己的信念,勾勒着周遭的社会百态,描绘着心中的理想世界。
《滚吧,生活》为摇滚界大腕基思·理查兹的目前自传。通过《滚吧,生活》,基思·理查兹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的童年、创作、恋情等,重现他由无名小卒到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生。 基思·理查兹自小受外祖父加斯耳濡目染爱上音乐;在母亲影响下听摇滚乐;在斯图牵头下创立滚石乐队;为做音乐、为生存而偷酒瓶;遇上心爱的女子;像偷窥狂那样为写歌找灵感;一连九天不睡觉录歌;在美国巡演,和警察过招;逃离英国;成家;结识圈内各色人士;遭遇亲朋故去;遭到队友米克的背叛…… 《滚吧,生活》记下了基思·理查兹的名言:这就是我的摇滚人生。信不信由你,我没有忘记这之中的一丝一毫。谢谢夸奖。
克劳迪奥 阿巴多(1933-2014),意大利指挥家,音乐艺术家。对中国的爱乐者来说,阿巴多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可谓耳熟能详。早在1973年,他就率维也纳爱乐乐团来北京演出。2009年,阿巴多率琉森节日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为北京的爱乐者奉献了四场高水平的音乐会。 阿巴多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音乐艺术家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音乐,担任过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伦敦交响、芝加哥交响等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团指挥,以及斯卡拉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世界*歌剧院的音乐总监。伟大的柏林爱乐正是因为有了阿巴多,开启了艺术生命中的全新篇章。阿巴多一生录制过几百部音乐作品,为音乐的普及做出了很大努力。 本书以时间为轴,从阿巴多儿时的家庭音乐氛围,到他在米兰音乐学院和维也纳的求学历程;从他连续获得两项国际指挥大奖,到步入伟大的
《贝多芬传》是罗曼 罗兰的代表作《名人传》中的一部传记。在贝多芬、米开朗基罗与托尔斯泰三位文艺巨人的传记当中,罗曼 罗兰冠以贝多芬首席地位,足可见这位饱受命运摧残却依旧热爱真理的旷世奇才的影响力。古典主义后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的先驱的人格魅力给予罗曼 罗兰心灵的震撼与感动,如其交响乐中人同命运的对抗与和解一般,崇高而壮丽。仅仅聆听过贝多芬的音乐的人,会为其作品中极富感染力的旋律如痴如醉;而那些翻阅过贝多芬生平的人,再听贝多芬,则会领略到不同以往的风景:听那寂寥的月光下,一个孤单却绝不媚俗的高贵灵魂,时而怒吼,时而悲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本书由傅雷先生翻译,语言精湛,文辞雅致,实为外文名著的中文译作中不可多得的杰出作品。
本书是一部我国著名作曲家刘炽先生的个人传记。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呈现了刘炽先生一家在北京、沈阳、盘锦等地的工作与生活,通过点滴细节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家形象,披露了《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英雄赞歌 》等经典旋律的创作历程,展现了刘炽先生乐观幽默、正直豁达、尊贤爱才的性格特点及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执著与探索。 全书以刘炽小女儿的视角讲述了 我的父亲刘炽 的生活往事及艺术人生。在作者笔下,刘炽先生既是一个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喜怒哀乐;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用卓越的音乐才华谱写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又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对子女言传身教;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与其他艺术家们一道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殚精竭虑。文笔细腻真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宏观处见时代背景,微观处见细节亮点,是一部
......
马卢雅文忆述了儿子马友友童年及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带领读者一起经历这位传奇大提琴家由出生到入读哈佛大学这一时期的成长过程 他惊人的音乐天分如何被父母发掘与培养,他与家人相处的片段、小时候淘气的事迹、父母亲对他个性发展的影响,还有他如何克服成长时必须经历的困难、怎样面对文化冲击和危机,后如何踏上成功之路,成为古典音乐界璀璨的明星 生命是艰苦的奋斗,而痛苦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 马卢雅文讲述儿子早年的故事,是希望其他父母亲及年轻人读了这本书以后,会受到激励。这是一本关于马友友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奋斗与成长,关于家庭的爱与关怀的书。
刘炽,被誉为 新中国代表性的人民音乐家 ,他以六十年的创作生涯,创作了包括《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众多经久传唱的音乐作品。评价他的作品 很有中国气派 ;周总理曾说刘炽是 我们延安长大的孩子 ,创作的《祖国颂》 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本书以刘炽在延安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为祖国、为人民谱写时代乐曲为主线,讲述了刘炽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弘扬了这些经典音乐作品传递出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是一本能够丰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题材文学作品。
本书是叶永烈先生为*名作曲家、小提琴家马思聪所作的传记,记录了马思聪完整的一生。马思聪是驰*中外的作曲家、小提琴家,曾以一曲感情深沉的《思乡曲》牵动着无数海内外赤子之心。但在 文革 中遭受迫害,被定以莫须有的罪名。叶永烈为了破解马思聪的身世之谜,曾先后多番走访搜集资料,并查阅公安部档案室里有关马思聪一案的档案文件,更获得马思聪本人及其家人提供的宝贵意见和私人照片。叶永烈以充满感情的笔触,翔实记述了这位大师从童年时代初登音乐之殿,至抱憾客死异邦的一生历程,真实完整地记录了马思聪在 文革 中受到的迫害,又生动地描绘了他在遭遇厄运时仍以一颗赤子之心情牵祖国的心境,读来让人唏嘘不已。
不管迪伦还有多少其他身份,他终归是一个明星 带着偶像的光环,散发着无穷魅力,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神秘莫测,本书重新强调了迪伦的摇滚明星身份。作者既是流行音乐的研究者,又是鲍勃 迪伦的粉丝。从自己亲历鲍勃 迪伦演唱会的体验写起,以时间为节点,在空间叙事中,以新的视角洞察迪伦的职业生涯,探讨了他在民谣复兴运动中以明星身份的亮相(作为 一代人的代言人 ),以及他在创造一种全新的音乐类型 摇滚 和一种全新的明星类型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作者还重新阐释了迪伦后来的职业生涯,如何受其早期明星形象的影响,如何在他挣脱明星身份限制和责任的各种尝试中得到重塑,这些内容无疑使本书愈加贴近当下,而毫不过时。
冼星海,广东番禺人,中国现代音乐目前杰出的作曲家。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包括《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二月里来》等500多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为中国的新音乐运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赞誉他为“人民的音乐家”。本书结合冼星海的书信、日记以及学生、故旧的追忆评述,以生动的文字、翔实的史料呈现出冼星海执着于音乐和理想的一生。
本书聚焦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本体问题,同时也旁涉对音乐产生影响的社会、政治与经济问题。作者在书中展示了断代史的独特魅力,宛如将巨幅卷轴缓缓铺开。那些题为“历史插图”的章目,让读者眼前一亮。其引人入胜的程度,不逊于穿插在全书各处的百余幅真正的历史图片。为强化“历史感”,译者将书内出自历史人物之口的引文译成了浅易的文言,以使读者感受到叙述主体切换时的口吻变化,适合专业学者、音乐爱好者等阅读。可以说这是一部能催生“沉浸式”阅读体验的音乐断代史著作。
赢得了舞台下的掌声与喝彩,却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却失去了与父亲亲密无间的相处; 命运赋予了他在歌舞事业上的才华,同时也带给了他无尽的伤痛与折磨。 但他是令人尊敬的,这令人尊敬之处,并不仅仅在于他独特的舞步和歌喉,更在与他把所受的苦难和折磨,转化成让全世界一起颤栗的音乐的能力和勇气。 而他已离开我们五年了,这五年间,歌迷们对他的思念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愈加强烈,这五年间,围绕他的家人、遗产、为发行的专辑依然风波不断…… 他就是迈克尔。 本书集合了滚石官方自迈克尔成名以来的所有报道,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讲述了迈克尔?杰克逊传奇一生的完整故事。《迈克尔》收录米卡尔?吉尔莫、亚伦?莱特、大卫?瑞兹和罗伯?谢菲尔德等著名媒体人的报道,描写丰富生动,评论深度
李健,华语歌坛内地男歌手。从清华毕业的天之骄子,起初经历漂泊落魄的八年沉寂生涯,籍籍无名,无人问津。在艰苦卓绝的日子里,他静守内心,内自修炼与提升。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获得对生命的思考和彻悟。八年后,一炮而红,他成为华语乐坛人人称赞的青年才俊,名利双收却依然坚守本心,不骄不躁。 本书以李健的音乐发展之路为主线索,从音乐理念、生活哲学、爱情观等各个方面为读者还原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人傲骨与诗人浪漫气质的歌手李健,探究其擅于用古典音乐谱写流行乐曲的音乐技巧的发展历程,揭秘其与妻子孟小蓓神仙眷侣般的诗意生活奥秘,看李健如何把握 出世 与 入世 之间的平衡。 他将一切世事看在眼里,看得分明与透彻。在生活中,他清醒自知;在音乐中,他优雅自持;在爱情中,他宽和温润。本书以轻快流畅的语言为读者梳理出
这本传记探索了斯蒂芬妮在短短几年里,完成了从曼哈顿下东区夜店风景中的默默无闻,到举世闻名的蜕变。这是关于LadyGaga迅速成名的故事,由作者带着赞赏和记者特有的敏锐洞察力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多声部音乐的和弦编配与运用
鲍伊,表演家。鲍伊,唱作人。鲍伊,时尚符号。这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潮流偶像,像变色龙一样,不断更新自己的舞台形象,模糊着艺术、表演、时尚与音乐之间的界限,给流行音乐与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他以多种音乐形式创作了诸多金曲,在全世界卖出了数以百万计的唱片。 这本视觉盛宴展现了鲍伊*精彩、*震撼的照片:从早年不为人知的戴维 琼斯,到世界著名的音乐传奇、时尚符号与不断演变的超级巨星;有大众熟悉的著名照片,也有罕为人知的稀有照片,大多出自当代著名摄影师之手,展现了大卫 鲍伊传奇生涯的万千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