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伟大的艺术家马蒂斯的150周年诞辰之际,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划举办了大规模特展向他致敬,本书即为配合该展览编撰的画册。本次展览除了将蓬皮杜所藏的马蒂斯经典画作悉数呈现,还展出了来自巴黎毕加索国家博物馆、格勒诺布尔博物馆、卡托-康布雷齐马蒂斯省立博物馆、尼斯马蒂斯博物馆收藏的马蒂斯杰作,可谓是史上关于马蒂斯的颇具影响力的展览。因此,本著作也成为了目前市面上关于马蒂斯的全面和重磅的图文画册,可以说填补了中文图书市场的出版空白。(因为马蒂斯、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大师的图片授权费非常高昂,所以之前鲜有出版社授权出版他们画册的中文版。) 马蒂斯与毕加索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两位艺术家,他们的创作改变了现代艺术的进程,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毕加索曾经说: 没有人比我更仔细地研读马蒂斯的作
从里窝那到巴黎,出生在意大利的阿梅代奥 莫迪利亚尼短暂的三十五岁人生往往被人们从三个角度解读:一个在朋友们眼中像优雅王子般的情感主义者;一个自幼都在和病魔抗争却缺乏自制力的破坏者;一个对艺术创新与纯粹抱有勇往直前决心的执着者。 这位巴黎画派领袖生前一直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在他死后,其作品价值连城。伴随而来的是关于他的种种说法不一的传奇与趣闻。褪去种种传闻,反观存世的绘画作品与雕塑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年少时接受的意大利古典艺术训练,同时吸收立体主义、原始主义、象征主义、野兽主义等不同风格,加之以超乎寻常的敏锐以及对人物真实神色的捕捉能力,使这位犹太艺术家成为名副其实的、意大利伟大的现代主义画家,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 波提切利 。 本专著由国际知名美术史学家、国际艺术史学会秘书长蒂埃里
《克劳德 德彪西书信全集》(上卷)收录了德彪西 1872 1902年的全部书信和部分收信人给他的回信,具体内容包括家书、与出版商探讨合约条款、作曲家成长道路上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吐槽,还有德彪西对周遭音乐人物、音乐事件、音乐作品的独到见解。 通过 1872 年他写给外祖母到 1902 年答谢数位乐界巨头,我们见证了德彪西从一个懵懂的少年逐渐发展成一位成功的年轻作曲家,与他一起重温了青少年时期的烦恼与压力。此外,我们也对《牧神午后前奏曲》《三首夜曲》《佩雷亚斯与梅利桑德》等第一批代表作品及其创作始末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一封封书信就如同一本日记,还原了德彪西的日常生活、精神状态以及成长历程,展现出一个对人亲切幽默、对创作一丝不苟、对创新坚定不移、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伟大作曲家。通过阅读该书信集,读者可以穿越
《音乐即自由》 这是日本著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自传。从坂本龙一幼时接触音乐与作曲,一直讲述至他近年的音乐思想。 幼时的坂本龙一,因幼儿园作业所作的一曲《小兔之歌》,使他*次强烈地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强烈冲击。小学时,他随波逐流的学起了钢琴与作曲,*终成了朋友中*坚持下来的人。中学时,他是一名彻头彻尾的 愤青 ,罢课抗议、游行示威。期间,他曾一度拒绝学习音乐。但却正是这次 拒绝 带来的空虚,使坂本龙一察觉到 自己原来是如此喜爱音乐啊 。他从来没有想过,将音乐当成自己人生的使命,但音乐伴随了他的一生。参与YMO乐队,取得国际性成功;凭借《末代皇帝》的配乐,他获得电影配乐领域*荣誉的奥斯卡金像奖 在本书中,坂本龙一不断回望自己的成长与音乐创作,以期看清现在的自我。书中还穿插着他不同时期的照片30余幅,展现
田汉(1898-1968),话剧、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早年留学日本,创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多部名话剧。1930年加入"左联",40年代开始对京剧、汉剧、湘剧等戏曲进行改革,创作了大量以反侵略为内容的戏曲剧本。解放后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剧协主席和党组书记、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创作了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及整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等,在历史剧的创作和改编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田汉传》作者田本相、吴卫民、宋宝珍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戏剧的研究,分24章阐述田汉为戏剧而奋斗的一生,对其《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白蛇传》、《谢
肖邦,是19世纪欧洲乐坛上的一颗明星,也是一位以钢琴作曲和演奏闻名于世的音乐大师。他的音乐简单、华美而决绝,用最凝练简洁的形式,表现最强烈的情绪精华;浩瀚无涯,奇谲恣肆的幻想,如晶体般明澈。《肖邦传:音乐地平线上最闪亮的流星》是一部有趣的传记,因为作者弗朗茨·李斯特本人也是举世无双的音乐家。他理解肖邦,于是耐心地擎起他的天才之火去照亮阴暗的陵墓,以此表达他对肖邦的仰慕。一位音乐大师如何欣赏与评价另一位音乐大师,让我们跟随李斯特去聆听肖邦吧!
单簧管波尔卡、黑眼睛、加沃特、幽默曲、野蜂飞舞、两把吉他、斯拉夫舞曲、挪威舞曲、风流寡妇圆舞曲、索尔维格之歌、安尼特拉之舞等。
《莫扎特:第3小提琴协奏曲》是莫扎特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是历代小提琴演奏家必演的经典曲目。《莫扎特:第3小提琴协奏曲》内容为G大调,作品216。
迈克·沃特金森、彼得·安德森编著的这本《疯狂的钻石》是锡德·巴雷特最的一部传记。这位传奇的乐手身上笼罩着摇滚乐坛的谜团。他创造了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神话,却也光怪陆商,昙花一现。作为平克·弗洛伊德乐队最初的主唱、吉他手和主创,巴雷特在1968年因服用诱导剂导致精神癫狂而离开乐队,他创作了两张经典的单人专辑之后销声匿迹,引发了无数疑问——“锡德到哪里去?”《疯狂的钻石》的攘写经过数年的研究,采访了巴雷特的家人和友人们,其中很多人亲历了这场震动摇滚乐坛的悲剧。这次新版亦更新了其后2006年巴雷特之死和很多珍贵影像,完整版专辑和朱利安·科晋(JulianCope)题写的序。
石涛是明清时期富有创造性的杰出画家之一,在绘画艺术上有独特贡献,《艺术巨匠:石涛》共分为生平传略、诗与书法、年表等三部分,详细阐述了石涛精彩的一生。《艺术巨匠:石涛》收入画家大量珍贵的绘画及书法作品,资料详实,图文并茂,既有较高的学术性,又有的可读性,是专家、学者研究中国画家不可多得的史料性著作,更是广大青少年和美术爱好者了解中国绘画艺术不可多得的佳作。
京剧界有很多卓有建树的琴师名家,也有不少爱好者在演奏京胡的同时热衷于对京胡品鉴和收藏。上海琴票楼庄东对琴文化的探索情有独钟。多年来,他勤奋好学,处处留心与京胡有关联的人、事、物,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终于汇成这本《中国京胡与琴师》。书中记载了京剧史上有名姓的琴师不下六百多位,这些为京剧发轫、发端、鼎盛繁荣作出非凡业绩的琴师,因为是灿烂辉煌京剧舞台上的配角,是红花边的绿叶,所以有时不像京剧史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名角那样儿被人关注。《中国京胡与琴师》可说是填补了京剧史的记载空缺。伴随京剧诞生,京胡艺术也同样跨越了四个世纪,书中所述的琴师,高手云集,群星荟萃、后继有人。京胡,它的来历、演变及与皇门的“联姻”、所蒙受的“不白之冤”、京胡成型乐制变革之先驱等历史背景,书中作了详尽介绍。书
本书大体上是根据布洛姆选编的《莫扎特书集集》(布洛姆从安德森的《莫扎特及其空人的书信》中选出201封信,加上按语和注释)编译的。布洛姆的按语由汉译者作了增补。信中的夹注一部分是布洛姆的原注,一部分为汉译者所加。阅读莫扎特的书信时,需要查考每一封信是在哪一次旅行中写于何时何地,汉译者为此撰写了“莫扎特旅行年表”,绘制了“莫扎特旅行路线图”,以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