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电影还不发达,电视刚刚起步,一批的摄影家,开始用镜头叙述时代的变迁,记录人生百态,揭露的人性。他们的镜头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城市和农村、战争与和平、时间与细节……同时,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强烈的个性化的印记,表达出摄影家的观念、情感以及他们观察和触摸外部世界的方式,他们是20世纪的“人性见证者”。作者阮义忠以亲切活泼的笔调及丰富的摄影作品,介绍了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丝、寇德卡等二十位20世纪影响力的杰出摄影家的生平经历与影像风格。
内容简介 本书为知名摄影师、策展人傅拥军的策展项目“七条小巷”成果的首次书面呈现,也是一本展览艺术作品集。七条小巷分布于浙江丽水老城区,是当下新中国老城区现状的一个样本。2017年以来,作为“七条小巷”在地艺术项目策展人。傅拥军带领团队深入社区进行田野调查,与居民充分互动,指导居民自主拍摄照片和纪实短片,制作家庭手工书;鼓励小巷居民参与创作《小巷画报》、《小巷诗集》以及小巷纪录片,并在小巷展出和上映;还开启了“影像教育计划”“真吾照相馆复兴计划”等,帮助小巷恢复昔日活力……最终呈现了一场专属于七条小巷的艺术展览,并在日渐疏离的小巷生命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 本书真实记录了这一过程,并结合摄影作品和口述实录,讲述小巷人物的平凡故事,还原老城
很受追捧治愈系良品,2300人评价,评分高达8.8 毫无雕饰。至真、至纯,让您的心像棉花糖一样被融化 小清新超人气经典,曾获得“日本博客大奖“摄影大奖 内容均来自于日访问量高达7万次的超超人气博客 《家庭日记 森友治家的故事1》是由摄影师森友治的超人气博客整理而成,森友治用相机记录了自己一家平凡而又温馨的生活,夫妇二人,两个孩子,以及爱犬豆豆。令你倍感亲切而熟悉的日常家庭生活,毫不雕饰,至真,至纯,令人怦然心动。 《家庭日记 森友治家的故事1》中那些犹如昨日的美好瞬间,被父亲的照相机一格。文字幽默,照片精美。每天的生活看似平凡,却真实至极,让每个读者都能感觉到家的温馨与温暖,令人向往。 有人说,森友治的作品就象融化了的奶糖。这比喻确实贴切极了,不奶糖化开时的柔和色彩,更有
《幻化成风:动漫歌曲改编的长笛曲》选取30首大众熟悉的动漫歌曲改编成长笛曲,可以让使用者达到每个月每天练习一首乐曲的目的,入选的曲目有《风之甬道》《幻化成风》《人生的旋转木马》等,为了方便长笛初学者自学,随书附赠示范光盘,适合长笛爱好者和初学者使用。
《CanoEOS 5D Mark3数码单反摄影秘技大全》从一个摄影师真正使用的专业视角,全方位、深度剖析5D Mark Ⅲ单反相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经验与技巧。除了针对5D Mark Ⅲ的新功能进行详尽解析之外,对于用户最为关心的相机操控、菜单设置、镜头与附件选配、场景实拍等内容都进行了细致地讲解。摄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为了提升使用者的摄影水平,书中用大量篇幅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摄影主题的表现、摄影创意构图、色彩与光影的运用,以及常见拍摄失误及解决办法等内容。 《CanoEOS 5D Mark3数码单反摄影秘技大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合了作者20余年使用佳能相机进行创作的经验,书中的200个秘技是作者实战经验的总结,值得读者细细品味。《CanoEOS 5D Mark3数码单反摄影秘技大全》不仅对佳能5D Mark Ⅲ的用户大有裨益,对于所有想提升摄影水平的爱好者来说,也堪
摄影器材的价值多不在于器材本身,而在于它可以更轻松地记录更加优质的影像。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摄影更着力于的是一项记录时间的艺术,如果你希望几十年后看到现在的照片还会被影像中细腻的情感和熠熠生辉的细节打动,你就应该多了解摄影器材。本书就是一本讲述摄影器材的书,带领大家了解更多的摄影器材。器材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器材都适合你的使用,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什么是你需要的拍摄方向,然后才能谈到选取适合你的器材。另一方面,器材并不等同于品,因此,器材也未必都是市面上最昂贵的种类。
《明代吴门画派研究》主要内容:晚明艺术评论家、吴人顾凝远指出:“自元末以迄国初,画家秀气已略尽。至成、弘、嘉靖间复钟于吾郡。名流辈出,竟成一都会矣。”他明地将沈周、文徵明、康宝、周用、刘珏和伊英都归为“士大夫名家宗匠”之列。
本书是一本图文集。收录了摄影家任曙林的一百八十多张珍贵照片,也即他命名为“八十年代中学生”的照片集,同时与这些照片收录在一起的是十几位经历者、观察者的文字。 翻看这一张张照片,不论是黑白照还是彩色照,都透着浓浓的特属于八十年代的气息,完全不似如今数码照的鲜丽、,这些从胶片中诞生的照片似乎都有了生命,从快门按下,定格到暗房里的洗印、悬干以至日后的保存、展示,它们都像带着自己的故事,一路走来。 这一百八十多张照片,不仅是一个摄影师的一次漫长的记录,更是一代人对自己曾经历过的时代的一种记忆。照片中的这些“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如今大多已是年过四十的中年人,而他们的孩子现在又多在经历自己的中学生生涯。今夕比照,相信这照片中所展示的,已不仅是这些已为人父母的“八十年代中学生”所经
本书是诗人荒目于2017-2018年在意大利七座城市的街头游历、晃荡的摄影作品集,他用手机记录下意大利街头的日常表情,用一种漫不经心的方式搭建镜头与人的距离,在这个人人皆可拿起手机拍摄的年代,摄影的意义就是在平常中掠取惊奇。所以在他看来,记录即是发生,拍摄会使你更加贴近生活。同时,他亦在流连与历史中速写七座城市,写下七封对意大利的动人情书,窥探罗马帝国荣光之下的旧日景象与今日情境,落魄亦体面,失落也优雅。
通俗而有品位的摄影艺术著作。从独特的角度切入摄影史和摄影家生平,以夹叙夹议、小故事、跳跃性的方式记述和论述了20世纪影响力的20位摄影家及其作品。作者的书写达到了既简洁又丰富的境界。 由于20世纪上半叶电影还不发达,电视刚刚起步,摄影就成为时代和社会最重要的影像记录手段,而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摄影家,就成为“人性的见证者”。他们的作品广泛地表现了社会生活现实,各色各样的人物、城市和农村、战争与和平、时间与细节……同时,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强烈的个性化的印记,表达出摄影家的观念、情感以及他们观察和触摸外部世界的方式。
比尔 尼科尔斯编著的《纪录片导论(第2版)》详细地考察了纪录片这种迷人的电影制作形式,将一系列问题分成不同的章节。这些问题涵盖了纪录片的定义、道德、内容、形态、种类以及政治等诸多方面。由于纪录片所面对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具体世界而不是电影制作者想象出来的一般世界,因此,它与各种类型的故事片(科幻片、恐怖片、惊险片、情节剧等)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迥然不同。与故事片相比,拍摄纪录片的目标预设不同,电影作者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性质不同,对观众的期待也不同。本书假定摄影影像、磁带影像和数字影像与它们所再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极其强大的,即使它们也可以被有效伪造。
读图时代来临,大半归功于摄影,摄影史上经典佳作的合集——适合普通读者的却不多见,尤其视角独特、历史红线惯穿始末的那种。 这本书就结集了纪实摄影史上的经典佳作,从摄影术诞生后张照片开始,不单欣赏和解读,还讲述它们诞生的故事,甚至连作者的故事也不放过——专为普通读者而作。 它的确是一部世界纪实摄影史,语言是散文化的---据专家说:堪称中国的纪实摄影理论的开山之作!它对纪实摄影概念的界定,对纪实摄影风格、流派的划分,对它们的内涵和文化价值的剖析,对它们赖以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衍变的文化动因和文化个体心理的内驱力的探究,卓有创见,尚未出版就引起了摄影理论研究者、大学摄影课的教授和新闻出版界的记者、编辑的瞩目。 读图时代来临,图像叙事理论亟待整理,但是作为一般读书人,我却宁愿把它看做一
1943年初,伯特·克拉夫奇克作为陈纳德将军援华空军(飞虎队)的一员首次来到中国云南。他在那里度过了将近三年的时光,对当地的人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用照相机和画笔记录了他们的文化的各个方面。1989、1991和1994年,他三度重访云南,记录下了“彩云之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变。本书中节选的这批照片和绘画作品,跨越了整整50年的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援华空军的摄影师。 作者的作品曾在印度新德里总督宫展出。 作者还在亚洲服役时,美国的美术馆就展出了他的代表作品。 1972年,在尼克松总统结束其对华历史性的访问回美后,应白宫的邀请,前往赠送水彩画作品。 中国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海外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名誉会员、昆明市荣誉市民,美国威斯康星州水彩画协会会员。 受委托拍摄和描绘了波多黎各岛屿的风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