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盖叫天口述,由何慢、龚义江记录整理的《粉墨春秋》,可以说是解放以来谈艺术的书。人生—教育—伦理—艺术,再没有结合得更完满的了。从头至尾都有实例,决不是枯燥的理论。关于学习,盖叫天先生还提出,“慢就是快”,说明根基不打好,一切都筑在沙上,爬不上去。倘若一开始就猛冲,只求速成,临了非但一无结果,还造成不踏实的坏风气……此外,盖叫天现身说法,谈了不少艺术家的品德,操守,做人,必须与艺术一致的话。《粉墨春秋》不仅学艺术的青年、中年、老年人,不论学的哪一门,应当列为书,便是从上到下一切的文艺领导于部电该细读几遍;做教育工作的人读了也有好处。
越剧“三花一娟一桂”的时代由此刻开始向“尹桂芳时代”转变,万人空巷的“尹桂芳现象”成为越剧最终确立起以小生为台柱的风格特征的有力佐证,成了上海越剧圈中的代表人物。《我在人世间--越剧皇帝尹桂芳的舞台伴侣李金凤自述》由李金凤记录了这位大师的艺术旅程。
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的传记,分为“艺术访谈”和“艺术传评”两部分,对艺术大师的从艺经历、艺术成就、艺术特点进行了重点采写。对艺术家在王派艺术的形成方面所做的探索、创新,进行了深入点化。特别是对于“王派”艺术的表演、唱念特色的总结,是本书一大特色和亮点。
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的传记,分为“艺术访谈”和“艺术传评”两部分,对艺术大师的从艺经历、艺术成就、艺术特点进行了重点采写。对艺术家在王派艺术的形成方面所做的探索、创新,进行了深入点化。特别是对于“王派”艺术的表演、唱念特色的总结,是本书一大特色和亮点。
本书先后采访广东粤剧界18位中国戏剧梅花奖(2007年 名为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记录他们的从艺经历和舞台心得,在回顾演员成长过程的同时,也力图描述20世纪80年代的粤剧状况和艺术表演规律,并就诸如戏曲传承、创新元素、市场机制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对于记录评论当今广东粤剧界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足迹和心声,关注传统戏曲的薪火传承,有着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