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纽约客》资深剧评人约翰 拉尔为二十世纪美国杰出戏剧家田纳西 威廉斯所著传记,立体呈现了这位戏剧大师台前幕后的人生故事。威廉斯震撼人心的剧作重塑了美国戏剧,甚至这个国家的自我意识。这本独到、深刻的研究传记以富有洞察力的细腻笔触刻画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威廉斯形象 为受压抑、遭唾弃、焦虑不安之人发声的伟大剧作家。在此过程中,作者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引述与阐释、同情与批评之间的分寸。 这本书生动描绘了威廉斯的爱与恨、激情与哀愁,还深入剖析了他的《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挖掘了将这些戏剧搬上舞台与银幕的艰难过程。本书还收入七十余幅珍贵照片,生动展现了二十世纪美国精彩纷呈的戏剧世界。
历史的脚步迈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海峡两 岸关系的回 暖,齐如山这位被大陆读者已淡忘了四十年之久的人 物影像,被 拂去岁月的尘埃,再度清晰起来。这本《齐如山回忆 录》和我们 一同分享了齐如山这位中国近代历史文化名人的艺术 人生,分享 了京剧大师梅兰芳走向成功的背后故事,分享了两位 大家的历史 遇合带给京剧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 《齐如山回忆录》适合大众阅读。
“同光十三绝”指同治、光绪时期十三名昆曲、京剧演员,分别为老生: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旦角: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武生:谭鑫培,老旦:郝兰田;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小生:徐小香。张永和先生创作的《皮黄初兴菊芳谱(同光十三绝合传)》叙述各自的艺术经历及成就,分析其艺术特色,兼谈逸闻趣事;并讨论京剧形成时期的诸多问题,多有新论。“同光十三绝”中,除程长庚、谭鑫培有传记问世外,其余十一位均少有论及,值得期待。
张泓编著的《毕谷云(艺术与人生)》不以常见的传记体演绎名角艺术人生,而以毕谷云先生本人和同事、朋友撰写的回忆文章及各类新闻报导、剧评、理论文章、采访录等为纲,以其舞台艺术代表作为抓手,囊括了一百五十余帧珍贵的剧照、戏单、海报和其他戏剧史料照片,注重历史感、现场感,力图折射出现当代乾旦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大致面貌。全书分为《毕谷云小传》《追忆恩师》《氍毹风采》《演出活动等》四部分。
程砚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再改砚秋,字御霜。京剧大师,程派创始人,与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并誉为“四大名旦”。其唱腔幽咽婉转、若断若续、深邃含蓄、亢坠绵延,于凄楚哀怨、缠绵悱恻中蕴藏刚劲,被公认为“程腔”;其舞台形象典雅娴静,如霜天白菊,别具清俊之美;其表演于眼神、身段、步法、批法、水袖、剑术多有创新,独创一派风格;其人格高洁坦荡、襟怀洒落,郭沫若评价他:一生不迷茫、不自欺、不虚伪;其气质儒雅,温厚宽和,恂恂如书生,世人总结:梅兰芳有富贵气,程砚秋是书卷气,一个得于天赋,一个纯恃人功,各臻极致;其品行方正、浩气凛然,周恩来自1927年介绍贺龙入党后三十年来,只为程砚秋亲任入党介绍人,另一个介绍人恰为贺龙,传为佳话;其代表剧目经典传世,有《锁麟囊》、《荒山泪》、《青霜剑》、《春
徐丽仙,评弹“丽调”的开创者。开宗立派的徐丽仙在艺术上以执著著称,她勤奋学艺,四处求教,凭借个人的刻苦精神和对艺术的敏感天赋,终于在“蒋凋”、“徐调”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曲艺形式的唱腔和音乐特点,创造了与评弹其他流派迥然不同的“丽调”。《菊坛名家丛书·评弹系列·一曲琵琶凄婉绝:徐丽仙传》站在史家的立场,从客观的角度,对徐丽仙的艺术和人生作了历史研究式的考察,无一处无证据,无一处不推敲,可谓是徐丽仙洋弹艺术的信史。
历史的脚步迈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回暖,齐如山这位被大陆读者已淡忘了四十年之久的人物影像,被拂去岁月的尘埃,再度清晰起来。这本《齐如山回忆录》和我们一同分享了齐如山这位中国近代历史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分享了京剧大师梅兰芳走向成功的背后故事,分享了两位大家的历史遇合带给京剧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齐如山回忆录》适合大众阅读。
2006年4月3日,在第1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上,85岁的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获得了首次设立的“白玉兰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100年的越剧史 袁雪芬走过的就有74年,她自然当之无愧。
蒋月泉,评弹艺术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他博采各家所长后自成一家,创立在评弹曲调中传唱最广、影响的弹词流派唱腔“蒋调”。他与众多评弹艺人将形成于苏州的评弹在上海发扬光大后,不为盛名所累,离开大上海,辗转小码头,在摸爬滚打中,终成一代“大响档”。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整理或创作的《玉蜻蜓》、《白蛇传》,中篇《林冲》、《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将评弹艺术带入新的高度,并使蒋派艺术成为评弹中最重要的流派。《菊坛名家丛书·评弹系列·皓月涌泉:蒋月泉传》作者使用大量一手材料,从历史的角度,以文学的笔法,为我们勾勒出一位“为艺术而艺术”的评弹艺术家形象。
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1950-1980年代的家信精选,从中可以看到老一辈知识分子做人做事的风貌。此次是于是之的家信次较完整的结集出版。2017年是于是之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此次出版更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