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悬念的叙事分析》对电影悬念的理论贡献在于,深入到叙事过程的基本环节中解析悬念构成的内在机理。作者陈瑜从布雷蒙的“叙事可能之逻辑”入手,指出“主人公”实现内心愿望的“可能性”是故事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剖析这个动力结构的同时,她看到了“阻挠因素”在叙事功能上具有的重要性,正是主人公在实现愿望时遇到的各种“阻挠因素”,才构成了叙事序列推进过程中的大小悬念。
青年亚文化的盛行,构成了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奇观。随着新媒介的发展,随着媒介的民众化转向,当代青年亚文化风格的更替、传播出现了新的变化。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与透视》主要借助文化研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研究了新媒介时代的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特点及其变迁,对恶搞文化、网络文学、流行歌曲、青春片等青年文化进行了个案解读,对理解当代青年文化和审美文化有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1101242280 1109078091
香港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成功故事。20多年来,这个约600万人居住的城市,一直拥有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所制作的电影数量,几乎所有西方国家,输出电影之多,只仅次于美国。 不管你是否是影迷,你都会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动—如说故事的方式、影像与音乐的配合、人类普遍情感的煽动与塑造。这些跨文化吸引力,都是艺术技巧制造出来的。那技巧,就是娱乐的艺术。 作者写的不是一本介绍香港电影的书,而是一本研究香港电影的书。全书分为9章,析论香港电影业的各种状况,并加上对特定人物(李小龙、成龙、吾宇森、徐克、王晶、张彻、刘家良、胡金铨)的特写,可谓洋洋大观,对于对香港电影史本就缺失许多深层次了解的读者,不啻为一种弥补。作者大卫·波德威尔作为当今的电影学者,其深厚的学养和长期在"江湖"出没的经
本书以观众为核心,讲述了如何对观众的意识与潜意识进行制码、编码操作,建立有效的观影动力与观影反应,从而对观众的观影过程实施高度具体而精密的操控,像做钟表一样做电影。本书除了给出一套剧本创作的方案外,还给了所有电影从业者一套剧本诊断修改、电影审核立项的标准与依据,同时也为电影大数据分析提供了信息采集点,为编剧人工智能化提供了可靠的底层逻辑。本书是电影编剧创作的指导书,更是所有电影从业人员进行创作、生产、制作、发行的通识读本,是给所有电影人的创作密码书。
《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为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作,旨在借用庆典契机梳理本土电影的历史脉络。
电影成败与否的关键就是导演。导演不仅要完成一部电影的创作,还要有效地管理好拍摄现场的工作。《电影导演大师访谈》采访了17位才华横溢的世界电影导演,通过访谈的形式展现了导演工作的职能与属性、电影分镜头的选择、电影场景的布设,导演与演员、摄影师、化妆师等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以及如何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等。《电影导演大师访谈》还向读者揭秘近年来的经典电影的拍摄手稿、示意图、故事板和概念图等资料。 《电影导演大师访谈》适合所有电影爱好者、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对电影文化感兴趣的人。如果您想成为一名导演,书中多角度介绍的电影导演的创意构成和对视觉语言的运用方法将会让您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