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视野下的李斯特:生平及作品》旨在使纷繁复杂的资料数据相互关联,深入剖析李斯特其人其作,尽量做到理性探析、以理服人。此外《现代视野下的李斯特:生平及作品》还在于昭示人们:无论出于任何原因,人们都应至少尝试重新审视自己的先人之见。没有破除规框、敢于创新的勇气,就无法开启音乐殿堂的大门,无法洞悉音乐创作的奥妙。音乐方面的近距离观察无疑也意味着要认认真真地拜读他作,或者至少须虚怀若谷地侧耳聆听。在此可读可听的作品实在太多,其中截至目前鲜为人知的也不乏其数。探究李斯特作为音乐奇才本身以及他在作曲方面的杰出贡献非常重要,因为回首往昔绵远悠深的音乐岁月不难看出,李斯特的作曲功绩即使对未来的音乐发展也会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杨善深,出版画册多种,创作中西兼取,注重写生,在继承“岭南画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另辟途径,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成为当代“岭南画派”主要代表画家。作品构思新颖,笔墨凝练,巧拙互用,雄放而不失秀雅,以花鸟、走兽见长,人物亦自具特色。本书向我们介绍了杨善深的传奇人生。
郎绍君著的《齐白石的世界》分为24个章节,内容包括齐白石生平迹历、齐氏的思想、个性以及艺术作品(包括绘画、书法、篆刻、诗文)的评介,全书语言朴实无华,耐人寻味。
谭正璧编著的《评弹艺人录》辑录有关隋唐时期“说话”记载及以后历代评弹艺人的事迹。这些资料多见于历代野史、笔记、小说及近世期刊等,作者前后历数十年,披沙拣金、分门别类实为不易。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收录历代男性评弹艺人相关资料,共175条,涉及200余位艺人;下编收录历代女性评弹艺人相关资料,共163条,涉及170余位艺人。此书对研究中国民间说唱艺术帮助良多。
《中国当代名家:胡建成》是现任孝感地区中学物理教研会副理事长——胡建成先生的作品集,书中具体收录了:《疏离而浪漫的情怀——胡建成的艺术》、《诗化生命——胡建成作品散话》、《胡建成与画》、《老胡的画》以及其的代表作品等内容。
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吴兴人,原名君默,字中,后改名为尹默。曾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中法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等职。擅长“二王”书风,晚年主持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致力书法教育,被后人尊称为现代帖学的启蒙者、开派人物。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沈尹默的成长、事业、思想和人格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形象地讲述了这位书法宗师一生的主要经历和成就,从其个人命运的起伏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光影。
吴小如,号莎斋,祖籍安徽泾县茂林。当代学者、诗人,北京中文系、历史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先后出版《读书丛札》、《戏曲文录》、《莎斋随笔》等十余部著作。《红楼梦影——吴小如师友回忆录》收录的就是吴小如先生的回忆文章。这些文章,典雅端庄,炉火纯青,为文渐有潦水尽而寒潭清之意,读者当能体会。《红楼梦影——吴小如师友回忆录》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画重笔墨、神韵、意境、再就是情趣。中国画笔墨技法可数,而幻化无穷。写意之[不可控性],使众画人难逾艺道之槛,唯大悟者可邂逅画学三昧,造化天机。神韵者,神采至上,气韵生动。艺道通神,生机盎然,气息畅通,格致井然,方韵律迭宕。意境者,画外之域,勾魂摄魄,导引观者出神入化:或犹游其中,或冥冥之中……敝其胸扉,淡其俗念,净其心灵。情趣者,藉一花一鸟一人一物传情达意。入神时,物我为朋,主客呼应,意会神交,天趣无尽。中国画自古不以幅面定优劣,皇皇巨制不乏神品,而小品似乎更多精作,小幅微篇更易把握中国画之要旨。故此,苟拟把味细品,领略中国画之真谛,还是看小品。编此画丛,选当今画坛人物画高手精作,谨供与诸家交流和蒙学者摩识。
郑律成是当代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作曲家,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郑律成同志用感染力极强的音乐作品,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作品是中华民族和无产阶级文化宝藏中的珍贵财富。
全面的了解米芾,才能比较准确的复原这位天才人物风貌。目前对米芾的研究多注重在书法艺术方面,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似是而非在文学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够,在生平、思想、履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研究也还很薄弱。《米襄阳年谱》的编写,则在于提供一点资料,希望能对米芾研究有一些帮助。《米襄阳年谱》分为襄阳年谱,附录。未系年之诗、词、文,米信、米芾传,米芾子、婿等几部分,从米芾的生平、履历、社会交往等几方面,对米芾研究提供了相关的资料。
王克举,1956年生于青岛;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89年中央美院油画助教进修班;2002年中央美院油画高级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克举不仅仅是在画风景,他乐于吸收中国文人画写意的传统,把写意的因素运用于油画当中,创造一种比较随意、自由、意象的绘画方式,具有中国情调、中国意味,但同时又没有丢掉色彩的厚厚重感、肌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