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是著名作家叶文玲历时多年,精心创作的常书鸿传,可谓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为写作此书,叶文玲六次前往敦煌,与常书鸿先生及其家人、友人建立了非常好友谊,收集了大量*手资料。 著名艺术家常书鸿,与张大千、徐悲鸿同时代的著名画家。本书讲述了常书鸿在时局动荡的政治背景下,守护敦煌的坎坷一生。全书30章,从常书鸿的少年开始讲述,娓娓道来,直至常书鸿病榻前的人生回顾。 常书鸿的一生,是极不平凡的一生,是为敦煌献身的一生。1936年,常书鸿毅然放弃了安定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回到面临抗日战争严峻局势的祖国。1943年,常书鸿几经转折抵达敦煌莫高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极其匮乏的物质条件下,筹备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有此开始了对莫高窟有组织、有系统的
法国是时尚之都 全世界都认同这一点。 在本书中,劳伦斯 皮科对法国奢侈品的变迁,对法国工业史、时尚文化史进行了一次有趣的研究。 法国是如何从邻国以及遥远的亚洲国家汲取灵感从而发展本国的奢侈品行业? 瓷器、银器、水晶、刺绣这些如今随处可见的制品在当时是如何风靡法国贵族圈? 假发、香水,珠宝、箱包、服饰等权谋、疫病和当时工业的产物是如何蜕变成为如今的奢侈品? 此外,本书还包含了出人意料但饶有趣味的知识。在各个章节里,您将认识那些性格鲜明、令人魂牵梦萦的人物,他们中有非凡的女人与狡猾的男人;有并不疯狂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有哲学家和积习已深的赌徒;有职业间谍或意外入行的间谍;有奢侈品的奴隶以及造福社会的奢侈产业。 可以说,本书足以唤起人们对历史、艺术和科学的兴趣,带你领略这场三个世纪以来
本书是著名作家叶文玲历时多年,精心创作的常书鸿传,为写作此书,叶文玲六次前往敦煌。著名艺术家常书鸿,与张大千、徐悲鸿同时代的著名画家。常书鸿作为第一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守护敦煌近40年,敦煌融入了他的生命,他视莫高窟为“家”。“敦煌守护神”这5个字永远地镌刻在了敦煌莫高窟对面的常书鸿先生的墓碑上。本书讲述了常书鸿这个早年留学法国的杭州人,只因为在异乡偶然见到伯希和整理的一本关于敦煌壁画的图录,惊叹之余,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来到敦煌,守护敦煌的故事。
《岭南画库:苏仁山》为《岭南画库》系列丛书之一,介绍清代岭南画家苏仁山的画作及后人的研究成果。 20世纪前期,由于日本驻广东领事的大量收集,画史上罕见的早熟天才苏仁山的艺术才逐渐披露于世,引起国人关注。国内外学者对苏仁山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已充分证明其绘画具有跨越地域文化界限的非凡特质,吸引了来自东西异国人士的注目。 清代画家苏仁山被美术史家誉为“广东有史以来伟大的画家”“旷代的伟大天才”,对于苏仁山的研究,本书重新撰写,殊非易事,编著者对苏仁山资料竭力搜寻,汇总这位天才画家的事迹,对苏仁山的人生历程、画风画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并高清收录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苏仁山仅存于世的两百多幅作品,进一步突出了这位出色的画家在中国画史上的贡献。
冯雪松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频道副总监, 南开大学硕士。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电视艺 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客座教授,河北大 学兼职教授,范长江新闻学院兼职教授,温州医科大学 客座教授,新华通讯社穆青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曾任 中央电视台办公室综合处长及澳门记者站首席记者。 1 999年底开启寻找战地记者方大曾之旅,拍摄纪 录片《寻找方大曾》,18年来,曾多次前往保定、石家庄、 太原、大同、蠡县寻访,查询大量史料,采访百余人,数易 其稿,完成了反映七七事变现场报道**人的专著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填补了中国新闻史和摄影史的 空白。 代表作品: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二十世纪中国 女性史》等,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 遗落与重拾》《解读方大曾》等。倡建方大曾纪念室, 发起
本书为 新时代奋斗者系列连环画(第二辑) 之一种,讲述了著名艺术家秦怡的一生。秦怡自青年时代起就投身表演,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表演事业。她在银幕上以塑造端庄秀美、温柔贤淑的女性形象著称,时而是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女革命者;时而是秀外惠中,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时而是含辛茹苦,无怨无悔的母亲。银幕之外,她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身处逆境而从不灰心丧志,能够以极大的韧性迎接苦难克服苦难。2019年9月25日,秦怡获 美奋斗者 个人称号,9月29日,获 人民艺术家 国家荣誉称号。本书中的连环画作图片清晰,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文字部分清晰简洁地勾勒了秦怡一生的事业,与图画相配合。本书作为主题出版物在主题上具有思想先进性。
《幸福的挑战者 唐季礼》 是著名导演、影视制作人唐季礼的个人传记,生动讲述了他的成长历程,详尽记述了《魔域飞龙》《超级警察》《红番区》 《 简单任务 》 《过江龙》《雷霆战警》《神话》《精忠岳飞》 《 功夫瑜伽 》 等知名影视作品 台前幕后 的故事,具体阐释了唐季礼在电影行业的独特贡献,由此可以体悟唐季礼不断挑战自我、追求理想幸福的人格魅力。 书中有彩色插图二百多张,唐季礼的青少年时期、家庭成员、书法作品的照片首次披露。
《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与日本 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的对谈录。对谈录共五章,围绕敦煌艺术及东方文明展开。对谈纵贯古今,由敦煌而起,延伸至中外艺术史、文化遗产保护、东方文明、世界和平等 深远的主题,远见卓识,令人叹服。其中不乏二位学者对于自身人生经历的回顾和对理想志趣的探讨,读者亦可从中感受到二位学者于艰难困苦中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令人钦佩的社会责任感。
《一生 一刻:木口木刻家张忠信传》是一部人物传记。 本书提到的木口木刻是一种使用木头的横截面进行雕刻的艺术,是木刻版画艺术中的一种。木口木刻与传统木刻的差异在于木材的取材方向:木口木刻的板材为横向式的切割,即与木纹垂直的方式。这样的木头表面质地紧密坚硬,可刻出极为细密的线条,表现的形象因此更为精致和清晰。18世纪后半叶,木口木刻发源于英国。位从事木口木刻艺术的是木雕刻版大师是托马斯 比伊克(1753 1828)。清末,木口木刻传入中国。但自鲁迅、刘岘等先生之后,参与这门艺术的人一直较少。而现存早的藏书票是1470年德国青年画家伊格勒的作品。木口木刻技术诞生以后,不知何时起,与藏书票 走 到了一起,使之得到了更为迅猛的发展。 本书的传主张忠信投入木口木刻的学习和创作时,已经七十岁高龄。 投入木口木刻
《无码:艺术大师的秘密生活》是著名画家真实生活大揭秘,完全“无码”的生活轶事,也许我们应当庆幸,艺术大师的生活都不曾平淡无聊。 在一次与高更激烈争吵后,文森特?梵高拿起剪刀,割下了自己的耳垂。后来,梵高搬到了巴黎附近的一片麦田边。画下名作《麦田群鸦》一个月后,梵高举枪了。 可如果你认为梵高悲惨至极,那你不了解爱德华?蒙克。蒙克童年,家人不是过世就是发疯。可在他的画布上,主人公却从不逃避,直面恐惧,对着血红的暮光发出了一声有力的尖叫。 在那些流芳百世的惊世之作背后,身负盛名的艺术大家到底在过着怎么样的生活?读了这本书,也许下一次你去博物馆参观时,会对墙上的名画多几分更立体的认识。当然,别让这些小小的故事,阻碍你欣赏艺术——虽然它们都是事实。 海报:
陈从周先生是我国学者、园林学家、建筑学家、作家、书画家。他学识宏富,其园林学说、书画艺术和散文达到一代高峰,在建筑、文学、艺术等领域都堪称继往开来的大家。其著作《说园》、《苏州园林》、《园林谈丛》等三十余部,奠定了其在世界范围内园林宗师的地位。本书是其最后的入室弟子乐峰先生遵其遗愿,历时十年完成的心血之作。作者遍访陈从周先生生平足迹、亲朋友好,并经陈从周先生女儿审阅,由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作序,并附有陈先生年谱简编,写作严谨、史料翔实、细节感人,是中国本园林学家的传记。
透过长焦,我看到夕照下的那些匆匆身影如幻如梦,美丽铭心。当我把这些感受告诉我在丹寨的朋友们时,他们说:“你要是往乡下走,那才真的迷人。”于是,我从龙泉镇开始,走过了雅灰、排调、兴仁、南皋、长青、扬武等七个乡镇。我敢说,我的这段经历和我见识到的这个世界,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之一。
瓷质鸟食罐在古陶瓷项目中属于另类,属于闲玩,属于趣味收藏,属于山水园林间的休闲收藏。其雅趣隐含着人类与陶瓷特殊的相依关系,又隐匿着人类与鸟类独特的情感纽带。这本学术专著填补文博界有关鸟食罐研究的空白,充分反映了中国民间鉴藏家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
翻拣旧箧,抹去微尘,一而十,十而百……不多时,我的画案上尽是各呈特质的俏妍美石。它宛如姣好、纯真、无邪的孩子,在与我的心灵嬉戏交流,物我两忘,清空超忽的心境油然而生。换个视点去玩索,它又如五色祥云升腾,流光溢彩,如起伏山峦叠嶂,气局瑰伟。美哉、妙啊、壮矣,总之,它令我老眼顿明、五内俱爽,呈现出别样的一个大干世界。这是我把玩寿山佳石独有的甜蜜滋味。这滋味无法抗拒,更不能忘怀。 芙蓉石,亦偶称“白寿山”。采自福州寿山村的月洋加良山。它宁静而不张扬取宠,圣洁而不孤傲妖冶,我视其为众多印石中之逸品。古来将它与田黄、艾叶绿并誉为“印石三宝”是实至名归的。 芙蓉石是印品中老资格的,在明代即已开采。彼时为井式矿洞,架木携燧,促狭而深邃,自上而下,凿采艰险,且顽岩伴生,采挖不易,量亦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