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印席裔美国天体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钱德拉塞卡(1910-1995)的故事。本书的写法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尽可能接近原貌的钱德拉。 传记作者卡迈什瓦尔·瓦利教授,同为印度裔,是钱德拉的后辈和崇拜者,他怀着钦佩的心情多次访问钱德拉。两人进行过广博而发人深思的对话,依据这些对话以及钱德拉的论文、信件,瓦利运用风趣流畅的手笔,追踪钱德拉一生各个时期的足迹和轶事,精彩内容层出不穷。传记介绍了钱德拉如何在其叔父、诺贝尔奖得主拉曼的影响下,从小立志献身科学。又详尽披露出钱德拉与导师爱丁顿就白矮星理论展开的激烈争论。因遭到爱丁顿的极力否定,“钱德拉塞卡极限”(白矮星的恒星质量上限)被认为是错误的而遭摒弃,直到多年后才得到公认,这是鲜为人知的故事。传记还讲述了钱德拉奖《天体物理学杂志》从一
这是一本以叶企孙的成长历程、治学经验、创业经过和半世坎坷为主线,以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为主要活动舞台,贯穿着吴有训、梅贻琦、翁文灏、顾毓 、赵忠尧、萨本栋、李书华、竺可桢、饶毓泰、周培源、吴大猷、黄子卿、熊庆来、杨武之、严济慈等一批留学回国的元老,培养杨振宁、李政道、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王竹溪、钱三强、程开甲、彭桓武、王大珩、钱伟长、秦馨菱、戴振铎、朱光亚等一大批杰出院士和“两弹一星”功臣及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的全过程。本书用翔实史料证明,没有这个科学家群体,我国的综合国力将难以想象。这些人多数已不在人世,有些已到了耄耋之年,他们的教育思想、成才经验都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本书还就因为受到“熊大缜冤案”的牵连而使叶企孙蒙受不白之冤的历史事实作了澄清,此外还涉及严
2014年12月25日,是中国战略科学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诞辰90周年纪念日。朱光亚,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本选题约6万字,有朱光亚的照片约470幅,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包括四个部分:少年立志、自强不息,求学海外、矢志报国, 铸造核盾、功勋卓著, 高瞻远瞩、雄才大略, 立德立功、风范长存,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朱光亚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战略科学家的非凡人生,充分展示了他的崇高风范,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两弹一星”伟业的光辉历程,以及新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1844—1906),标志着物理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转折。本书记录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生平、个性及其科学和哲学成就,详尽描述了他丰富而极具悲剧性的生活(他于62岁时自杀身亡)。本书主要在19 世纪下半叶的背景中讨论他的科学和哲学思想。他是宏观物体存在一个微观的、原子的结构基础这一学说的主要创立者,该学说深深影响了普朗克的光量子假说和爱因斯坦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对现代物理学的诞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沈括(1032-1296),字存中,杭州钱塘人,是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家,也是北宋重要的政治改革家之一。沈括的研究领域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农学、医药、文学、史学、音乐、美术等众多学科。他是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领域的通才。他的《梦溪笔谈》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沈括本着着务实创新的精神,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却几经坎坷,晚年退隐“梦溪”园。本书拟在勾沉史籍的基础上,广泛吸收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沈括的生平,以及他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成就进行概括总结,对沈括的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进行探讨,并对他在中国科学史及政治史上的地位加以评说。
《星座传记丛书:罗蒙诺索夫传》记录了罗蒙诺索夫的传奇色彩的一生。以及他的生平和大事年表。
《科学家的生活》由美国作者亨利·托马斯和达纳·李·托马斯合著。《科学家的生活》是英文原著的全译本。它介绍了阿基米德、哥白尼、伽利略、牛顿、法拉第、达尔文、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二十位世界科学家的生平。书中着重叙述他们每一个人如何历尽艰辛,突破各种障碍,为客观科学规律的建立,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创建不朽的功勋。同时,也介绍了他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描写了各人的性格、品德和爱好,表现了这些科学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的颠簸。书中还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科学家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的家庭之爱、夫妻之情,讲述了几位科学家的恋爱故事。是一本充满了生活气息的科学家传记。
本书是20世纪数学家理查德·库朗(1888-1972)的传记。库朗生于德国,有着非凡的数学天赋。他青年时代求学于当时世界的数学中心格廷根,师从数学大师F.克莱因和D.希尔伯特。在领导建立格廷根的数学研究所时,他出众的组织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当种族歧视在纳粹德国横行肆虐时,身为犹太人的库朗被迫举家迁往美国。经过库朗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原来数学研究力量薄弱的纽约大学一跃而为全美应用数学研究的中心,又一幢崭新的数学研究所在纽约拔地而起。本书生动地再现了库朗集数学家、教育家和管理者于一身的科研生涯,真实地记录了他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一波三折的人生道路。读完本书,人们得以了解这位贡献卓著的数学家隐藏在数学公式后的生活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