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美国的女传记作家,曾为多位数学家作传,本书可称是《希尔伯特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一书的姐妹篇。作者以优美的文字、隽永的笔调,翔实地记述了奈曼这位来自平民的数学家的一生。他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刻意追求科学真理,在统计学这片科学园地里辛勤开拓耕耘,终于获得了非凡的成就。文中述及传主诸多的生活逸事。真实地描绘了奈曼多智而幽默的性格,读来趣味盎然,给人启迪良多。
杨南生,我国固体火箭技术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组织力量编撰出版《杨南生传》,伏萍著的此书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杨南生先生对固体动力事业和航天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科学成就,回顾和总结他个人的成长规律,记录和传承他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方法。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凝聚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着航天后辈,继续传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奋力创新、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本书讲述了印席裔美国天体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钱德拉塞卡(1910-1995)的故事。本书的写法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尽可能接近原貌的钱德拉。 传记作者卡迈什瓦尔·瓦利教授,同为印度裔,是钱德拉的后辈和崇拜者,他怀着钦佩的心情多次访问钱德拉。两人进行过广博而发人深思的对话,依据这些对话以及钱德拉的论文、信件,瓦利运用风趣流畅的手笔,追踪钱德拉一生各个时期的足迹和轶事,精彩内容层出不穷。传记介绍了钱德拉如何在其叔父、诺贝尔奖得主拉曼的影响下,从小立志献身科学。又详尽披露出钱德拉与导师爱丁顿就白矮星理论展开的激烈争论。因遭到爱丁顿的极力否定,“钱德拉塞卡极限”(白矮星的恒星质量上限)被认为是错误的而遭摒弃,直到多年后才得到公认,这是鲜为人知的故事。传记还讲述了钱德拉奖《天体物理学杂志》从一
他叫华罗庚。相信你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数学家。书中讲述的,是华罗庚童年的故事,蛮好玩的。还有他非常年轻的时候,做出的一件件与数学有关的奇事。童年的华罗庚很平凡。可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华罗庚又怎会成就巨大,蜚声中外?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1844—1906),标志着物理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转折。本书记录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生平、个性及其科学和哲学成就,详尽描述了他丰富而极具悲剧性的生活(他于62岁时自杀身亡)。本书主要在19 世纪下半叶的背景中讨论他的科学和哲学思想。他是宏观物体存在一个微观的、原子的结构基础这一学说的主要创立者,该学说深深影响了普朗克的光量子假说和爱因斯坦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对现代物理学的诞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书从不同角度记述了周光召先生在理论物理、核武器及科技管理领域所做的杰出贡献,特别是在上述工作中所充分体现出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本书适合广大科技工作者、管理者及青少年阅读。
前山东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教授创立了全息生物学,对生物学、医学等相关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成果对生命科学、医学和农学等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但也饱受争议。作者作为张颖清教授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张颖清教授的学术贡献做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位天才数学家,格里高列?佩雷尔曼,解决了数学界七大千年难题之一庞加莱猜想,之后他拒绝数学界奖——菲尔兹奖、拒绝克雷研究所的百万大奖、拒绝好几所世界大学的职位邀请,从数学界销声匿迹,不再与外界接触。 千年难题、神秘的数学家、惊世骇俗的举动,这一切都引起世人的极大兴趣。本书揭示了佩雷尔曼的成长经历,并展现出数学家异乎寻常的个性、禀赋,从而告诉人们:为什么佩雷尔曼能够证明庞加莱猜想,之后又为什么远离了世界数学界,为什么拒绝领取巨额奖金?耐人寻味的是,几位中国数学家曾声称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有巨大贡献,一时成为数学界的一段公案。对此,本书也将拨云见日,还其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