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防撞理论和防撞装置设计》分析了世界40年来“船撞桥”事故的概况,综述了世界各国工程力学学者和工程界,利用多个有关学科积累的知识和方法,研究这个边界学科的成就。叙述了我国20年前提出的防撞设施追求的目标,并指出我国现在推广的桥梁柔性防船撞装置,可以达到保护桥的同时也保护船和环境——实现了“三不坏”的目标。书中记录了世界首次用实船撞向柔性防撞装置保护下的桥墩,船头被拨开,船回到航线上去的全过程。《桥梁防撞理论和防撞装置设计》中还列举了多个柔性防撞装置设计的实例,并介绍以通用程序进行数值计算的方法。书内还附有中文的桥梁防船撞文献200则,供学者、工程师和师生们研究、设计参考之用。
《水文测验实用手册》是水文测验技术方面的大型工具书,包括水文站网规划、水文测站的勘测与设立、断面和地形测量、水位观测、流量测验、泥沙测验、降水和蒸发观测、水文测验误差分析、冰情观测、水文调查与水文巡测等内容。全书涵盖了各水文要素测量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观测方案、仪器使用、操作技巧、计算公式、资料整理、分析检查、注意事项;参考并采纳了近年来水文测验方面的实验研究成果,现行与水文测验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和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水文测验国际标准,具有较好的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水文测验实用手册》可供水文测验人员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胡庆昌先生仙逝已近六年,他是我的恩师,我事业上所有的进步都离不开胡庆昌先生的指导和培养。胡庆昌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毕生从事结构设计和研究工作,他是和国际上的结构抗震和结构设计的专家。六十多年来他亲自主持和指导过我国大量重大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组织过我国很多重要抗震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我院很多结构设计和研究的重大业绩都与胡庆昌的贡献密切相关。胡庆昌大师为我国的结构设计和抗震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很多重要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编制人和审查人,如TJ11-78、GBJ11-89、GBJ50011-2001、GB50011-2010等。他曾多次参加、国际重要结构抗震和结构设计技术学术会议,并出版过很多重要著作,得到了外行业的高度评价。胡总一贯治学严谨、平易近人,对年轻人悉心教导、关怀备至
《液体火箭发动机特种制造技术》对常温液体火箭发动机特种制造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全书共8章,包括:概论、铸造成形技术、热压力加工成形技术、热处理改性技术、金属转化膜和化学镀技术、高温涂层制备技术、特种电火花加工技术及特种电化学加工技术。书中着重介绍了发动机制造过程中的特种工艺和关键技术,内容丰富、实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特种制造技术》可作为从事发动机制造和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发动机特种制造方面技能人员的培训教材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近年来,我国标准物质的发展非常迅速,其应用涵盖了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等各个重点领域,从事标准物质研制生产的技术人员和单位亦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指导标准物质研制生产及使用,我们对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了整理归纳,汇编成册。 《标准物质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汇编》收录了JJF1005-2016《标准物质通用术语和定义》、JJF1342-2012《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通用要求》、JJF1507-2015《标准物质的选择与应用》等12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GB/T22279-2008《煤炭成分分析和物理特性测量标准物质研制导则》、GB/T29164-2012《煤炭成分分析和物理特性测量标准物质应用导则》等3项国家标准,还收录了HY/T170-2014《海洋动物标准物质研制及保存技术规范》、HY/T171-2014《海洋植物标准物质研制及保存技术规范》两项海洋行业标准,可供标准物质研制、生产、使用
本书根据出版编辑业务、编辑技术与有关规范、标准方面的规定,参考相关专家的有关理论著述和年鉴实务操作编写,分为年鉴基础知识、年鉴编纂工作、编纂技术与规范、常见问题及实例分析,以及相关规定5 个部分。 n 本书作为年鉴编纂工具书,编排层级清晰,查找便捷,文字简练,操作性强,实用性好,一书在手,可有效解决年鉴编纂各种难题。适合从事年鉴工作的作者和编辑参考使用。
冯·卡门、李·爱特生编著王克仁编译的《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讲述了:1963年2月18日上午,白宫玫瑰园里宾客云集。当代世界航空学界泰斗西尔多·冯·卡门站在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中间,等待接受一项美国科学家从来没有获得过的殊荣—枚国家科学勋章。在几十位候选者中,8l岁高龄的冯·卡门以其对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选。 在科学上,他认为自己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大人物。有一次,有人请他把自己跟当代最的科学家们比较一下。他回答道:“如果说科学家就是具有创见的人,那么,您首先得算上爱因斯坦。因为他有科学创见。科学史上,恐怕只有牛顿比他领先;因为牛顿提出了五六个科学创见。而当代其他大科学家仅仅只提出过一个,充其量不过两个而已。至于我本人,我提出了三个,或许还多些,其实,可以算三个半。”
《航天科技出版基金: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结合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领域涉及的任务剖面分析、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计、可靠性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试验方法、可靠性评定、可靠性管理等相关内容。《航天科技出版基金: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同时对发动机领域重点关心的可靠性热点与前沿问题进行了介绍,力争来源于实际,回归到实际中去,使读者在与发动机故障作斗争的过程中,尽量少走弯路。本书可供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生产、试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可靠性专业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领域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