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咨询与治疗》是一本针对进食障碍这一疾病进行全面而系统介绍的专业书籍。内容包括该病的诊疗发展史,病因学研究(尤其是社会文化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临床特征,诊疗原则与方法,治疗方案的实施与护理技巧,尤其详细介绍了以本病的心理学机制为基础进行的全方位心理咨询及以系统的心理治疗为重点的治疗策略和实施方法。《进食障碍咨询与治疗》适合于精神科、营养科、口腔科、消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妇科等多种学科医师阅读,旨在为他们提供早期识别、准确诊断、有效治疗的方法学指导。
本书主要为卫生部科教司制定撰写的培训康复医学人才的教材参考书籍,旨在推动我国康复医学人才的规范化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全面提升我国康复医学从业人员的的素质。主要编写内容涉及骨科范围的康复。为指导我国防灾医学的发展及四川地震地区的康复医学发挥作用。本书的编委均为全国在骨科康复医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医界春秋〉1926-1937--民国中医变局中的人和事》全面整理研究了民国时期影响的中医期刊《医界春秋》的办刊情况,涉及民国中医重大历史事件,披露了民国中医鲜为人知的行业内幕。以《医界春秋》作为个案研究,展示民国时期民办中医期刊的特点,探讨中医期刊在读者与作者、编辑模式与经营手段等内容。本书从微观上分析期刊出版与社会政治关系,研究行业出版史,并从而探讨出版与学术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反映了民国时期尤其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中医期刊出版的特点,同时也反映出行业内期刊出版对中医行业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本书对民国中医史研究及民国出版史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整复外科基础与临床》主要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40余年来在整复外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成就。九院整复外科由《整复外科基础与临床》主编张涤生院士一手创办,其发展史是中国整形外科发展的一个缩影。《整复外科基础与临床》涉及整复外科各个领域,如实验外科、显微外科在整复外科中的价值与应用;烧伤后的晚期处理;血管畸形和血管、皮肤肿瘤,眼眶、鼻缺损,面瘫和面部缺损,胸腹部缺损、生殖器畸形与缺损等治疗;颅面外科、淋巴外科、美容外科和组织工程学的研究与应用。《整复外科基础与临床》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体现了九院整复外科的特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临床参考用书,适合整形外科及相关学科的医师和学者在工作中学习、参考。
原发于颅内的生殖细胞肿瘤(GCTs)有两类,即生殖细胞瘤(Germinoma)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后者包括畸胎瘤(成熟性、未成熟性和畸胎瘤恶性变)、内胚窦瘤、胚胎癌、绒毛膜上皮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本书用翔实的实例资料并参考外文献200余篇,详细地介绍了本病的发病年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神经放射学特点、肿瘤标志物的意义、诊断手段、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等,其中对生殖细胞瘤化疗的具体方案及减量放疗的现代综合治疗法重点加以阐述,此疗法既获得了满意的远期疗效,又使单纯放疗造成儿童生存质量的下降得到改善。书中使用400余张影像照片配合诊治过程来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此外,由于我们对恶性的NG-GCTs的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因而也提出了大家共同探讨和改进的课题。
本书以条目的形式,系统介绍了成人和儿童各部位骨折的流行病学、解剖、损伤机制、临床检查、分类、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价、治疗、并发症处理等,并配有大量图片。同时,为方便读者查阅OTA分类或其他相关资料,还收录了骨科创伤学会的网址。本书语言精练,信息量大,携带查阅方便,可供广大骨科医师、急诊科医师及相关科室医师学习、参考。
本书是由目前正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或过去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过的专家们编写的。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在制度作风上有着光荣传统,在专业技术上有着丰富经验,是我国代胸外科前辈如王大同、张纪正、黄家驷、吴英恺等人工作过的地方。作者们着重总结了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传统使用的、行之有效的临床技术和理论,也包括了近年来使用的新技术、新经验。既强调实用性,也重视理论渊源。 本书注意多学科结合协作,除胸外科外也包括了呼吸内科、纤维内腔镜科、放射科、超声诊断等科室的有关经验。对技术既不墨守成规,也不片面追新求异。本书共有17章,内容翔实,文图并茂,确为医学生、研究生,各级医疗、科研、教学的临床医师有价值的案头参考书。
《临床MRI鉴别诊断学》突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思路,强调常见疾病的磁共振成像的特征表现和鉴别诊断。“MRI征象鉴别诊断”是《临床MRI鉴别诊断学》有别于其他影像学诊断专著的特别之处。在编写过程中,兼顾到了影像诊断的完整性和作为临床参考书的实用性。全书收集各种征象的MRI图像1600多幅,共100余万字,力争图文并茂,用词规范,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