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收录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夫人和孩子们的一百多封书信,每一封信都饱含着对妻儿的真切关怀。梁启超在写给子女的信中,没有居高临下的威严、不苟言笑的古板,或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以平和的笔调、开明的思想、像朋友一样的方式,将毫不掩饰的慈父之爱表达出来,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在不经意之间表露出立身处世的原则和淳朴清正的家风。 读者通过本书将全面了解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从中借鉴大师的育人智慧,汲取优秀的教育理念,让子女受益终身、成人成材。
《钱穆传》以丰赡翔实的史料,层层剥去历史的尘垢、文本的遮蔽,以历史学家、教育家钱穆先生的人生阅历为主线,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创作《国史大纲》等诸多著作的历程及学术成就等融入其中,鲜明地勾勒出其思想演化的轨迹,不仅总结了先生在中国历史和儒学上的不凡成就,分析其重要著述的特点和写作背景、史学研究的特色,还努力展现出传主最本真、最人情化与生活化的历史面目。 本书作者史学功底深厚,文笔生动,立足于知人论世的人物传记体创作,客观描述了大学问家卓荦不凡的一生,全面再现了钱穆作为历史人物的真实性、立体化的影像;通过描述与钱穆相关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也让读者得以一窥清末民初直至八九十年代的时代变迁的历史风云。本书既叙事严谨又文采盎然,史学视野与文学表现相互融合,史料性和可读性
本书为杨振宁传记,主要从四个阶段书写杨振宁的百岁人生:从儿童时期到青少年在清华大学度过;后来到西南联大学习;继而赴美学习,与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后回到清华大学反哺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如他青年时期一位好友所形容的,杨振宁是一位显得最正常不过的天才。数理人文、人际交往、家庭关系、命运选择,杨振宁都显示出一种得心应手的平衡感。而他在物理学上的创造性,使他又成为国际上深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梁漱溟(1893 1988)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他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表里如一。人们在服膺他的思想的同时,尤为钦佩他的人格。 梁先生的著作多关涉人生和社会问题,读者从中不仅可以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主张,同时可以品味出他的崇高品格是如何造就的。然而读者往往无力遍读其著作,因此影响了对梁漱溟先生的全面准确的了解。为了帮助读者较为全面而便捷地了解梁漱溟先生的思想、经历、品格,我们编选了这套 梁漱溟作品系列 。 本书以 谁从我的世界路过 名之,主要是梁漱溟先生在书中回忆对其人生有重要影响和他所交往或接触的重要人物,从中不难看出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的一个侧面。 正如中国当代著名学者雷颐先生所言: 梁漱溟先生经历丰富,他对人与事的回忆
《刘伯温传》是一部全面评述刘伯温的著作。详细介绍了刘伯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过程。全文观点鲜明精当。见解深刻独到,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刘伯温传》由《国学典藏书系》丛书编委会主编。
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 1.研究刘文典的主要著作《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杜甫年谱》《三余札记》等,并探究了其在文献学、校勘学等方面的学术成就,以及其文献学、校勘学在中国学术历史上的地位。2.研究刘文典从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又参与创办《新青年》,并到北京大学、安徽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任教走上学术之路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与民国时期的知名学人进行学术交往,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学术思想。3.研究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刘文典通过翻译西方著作,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为新文化运动做出的巨大贡献。
鲍鹏山*作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本书以“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为题,分析六章,为孔子作传。其*宗旨,是为非专业人士,即普通读者,提供一部精当、博约、生动活泼、有价值的孔子传,叙述其一生行迹、事迹、心迹的同时,阐发作为思想家孔子的现代价值与当下意义。 本书32开精装本,设计独特。并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授权,首次独家连载明代名臣张楷手绘原本《孔子圣迹图》17幅。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早描绘孔子生平故事的连环画长卷。 本书附赠张楷手绘原本内容藏书票一枚。该藏书票一套全五枚。
王玉德著的《钱基博评传》是力图对钱基博先生进行客观评介的一本著作。钱基博,生于1887年,字子泉,别号潜庐,中国江苏无锡人,古文学家、教育家。早年参加革命。1913年任无锡县立 小学文史地教员。1918年任无锡县立图书馆馆长。1920年后任吴江丽则女子中学国文教员、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现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国文与经学教员及教务长。1923年后历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北京清华大学国文教授、南京中央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教授、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务主任、光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及文学院院长等职。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历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南岳抗日干部训练班教员。1946年抗战胜利后,任武汉华中大学教授。1957年11月30日去世,终年70岁。
胡适可谓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大学者、大名人。《胡适传》以流畅的笔法,再现了他昔日的风貌,不但包括其政治主张、思想倾向、学术建树,而且还详细叙述了他的生活情趣、思维方式及交友和晚年生活,发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胡适作为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本书还不遗余力地讲述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他在整理国故与考证小说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读者展示了一个永不停止的真理追求者不平凡的一生。
本书是哲学家金岳霖晚年亲自撰写的一部回忆录,是颠覆世人印象的人生传奇之作。金先生一眼望去便是哲学家,他“浑身散发着哲学家的味道”,然而他的内在却流淌士风流,一生笼罩在传奇中。它回忆了自己在人生、情趣、交友三方面的经历,颠覆了这位哲学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还原了他真实的人生-----一位游离于学问之外忘情于山水之间却成就了一番大业的人。它叙述了自己学术及学术之外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以情感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生活中的大师级学者的人格与情趣。本书情趣盎然,可读性极强,吸引力很大。读者如沐春风,如同和一位极具生活情趣的老人聊天,可以得到与读其学术著作天壤之别的感受。这部回忆录,让人得到生活的感悟,人生的喟叹,回归人类本性的呼唤。通过这部书的传奇回忆,能给我们启迪:我们今天怎么做人?
《汤用彤评传/湖北国学大师评传丛书》是关于用彤先生为详实完整的一部传记,细节考辨,颇见功力,文笔谨严,堪称佳作。如,先生在家塾、顺天学堂、清华学校、哈佛大学、东南大学、内学院、南开大学、中央大学、西南联大、中央研究院、柏克莱大学、北京大学的详细始末,其中不少内容系抢先发售梳理公布于世。这部评传纵横捭阖,文风朴实,叙事性、可读性强,又充满反思,富有学术性、思想性。全书围绕先生的治学和治校经历展开,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之精神贯穿一生,以个人折射时代,可谓20世纪学术文化史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