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校点明清之际黄道周弟子等撰写的年谱三种,即(明)洪思《黄子年谱》、(明)庄起俦《漳浦黄先生年谱》、(清)郑亦邹《黄石斋年谱》,以及本书附录的明清人撰黄道周传记19篇,包括明朝黄景昉《黄道周志传》、明朝洪思《黄子传》、明朝査继佐《黄道周传》等。此书原在我社以 八闽文献丛刊 之一种出版,此次修订后再版。整理出版黄道周的相关著作,乃至对黄道周的生平进行著述,可以为学术界研究其理学思想、艺术创作、人格魅力等方面提供载体,乃至为研究晚明社会风云突变的政治、社会、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提供相关资料。
本书以纪年方式编排,由王个簃行状事略、自民国时期直至晚年所有艺事活动的引证文献、诗书画印等创作作品的着録、附录四部分组成,重新梳理了艺术家之间的相互连带关系、书画团体组织的成因、没落,切实反应艺术家个人心理变化、思想动态及艺术发展脉络,全面厘清其早、中、晚各期的艺术创作轨迹、风格演变、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等,特别是与文艺界之交游情况。尤为重要者,本谱对谱主之家世状况、政治活动、文化交流、艺术创作诸方面,作了迄今*详实完整的记录,从而奠定谱主在近现代美术史中的地位。同时,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和海派艺术之研究,或将提供可靠的佐证文献资料。
该年谱系由潘中华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蘀石,一号万松居士,嘉兴秀水人,是清代乾隆朝著名的诗人、画家。他年青时跟随陈书学习画法,后来到京城蒋溥家坐馆,又受到恒轩指点,主要画兰、梅、竹、松等草木花卉,风格以水墨写意见长。钱维城于同代人中,山水推张古渔,闲写则推钱载。他在诗歌方面成就更是不凡,尽管在同代人中少有知音,后世却公认其为乾隆诗坛独树一帜之人。钱载科场晚达,四十余岁考中二甲*名进士,从此仕途坦荡,由进士入仕翰林院,一直做到礼部左侍郎。因而有关系往来的人多为当时显贵才俊,如成亲王永瑆、蒋溥、邹一桂、董邦逹、英廉、张庚、罗聘、金农、翁方纲、张宗苍、袁枚、沈德潜、钱陈群、梁同书、陈兆崘、马曰琯、沈大成、王昶、王鸣盛、钱大昕、朱筠等等。年谱旨在全面展现钱
文廷式是我国近代 爱国诗人、词家、学者,积 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本书通过对文廷式一生之行旅做出了翔实可信的描述,展示了文廷式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为晚清历史、文学等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材料。
《黄绾年谱简编》系作者已出版的《黄绾生平学术编年》的压缩、修正版。以谱主生活世界的时空(时间、地域)为经,发生事件(人物活动、诗文撰著)为纬;以年、季、月、日为序,一事一条,列举史事之梗概。所录文献,上起谱主生年即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下讫谱主卒年即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凡七十五年,勾勒式地再现谱主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思想,涉及与谱主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谱主家事、师友交游、仕宦活动、诗文撰著等。《黄绾年谱简编》的整理、修订,可使读者在研究台州思想文化史、浙江阳明学派学术史之时获得一手文献史料与学术信息,从而推动明代台州学术思想史、浙江历史文化史的深入研究。本书附录的《洞黄黄氏家训》系黄绾佚著的一大发现,摘录于台州市玉环县沙门镇路上村黄氏后裔家中所藏民国乙卯年重
中国的新文化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嬗变,它首先唤醒的是大批生于忧患、长于战乱的知识分子。传统的中国文化使他们满怀忧国忧民的情怀,决心为拯救苦难的中华民族奉献自己;为了寻找真理与出路,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新文化、新思想,许多人因此义无返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整个20世纪历尽艰险,为推动中国社会的文明转型与进步贡献了毕生,他们以生命为代价,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精神财富。本书主人公就是这一特定时育出来的革命知识分子代表。通过这两位革命夫妇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百年历史缩影和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命运。
无
无
黄仁国编著的这本《刘大年年谱》是记载刘大年生平活动和学术思想主要线索的编年体著作。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准确性、全面性、资料性、学术性和传记性相统一为原则,以刘大年本人的书信、日记、笔记、未刊文稿、公开发表作品以及其它可信的文献资料为依据,通过访谈、调研和考证,汲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展示刘大年的人生轨迹,特别是其学术组织、对外交流、社会活动和思想发展历程,反映他将马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直面现实的学术品格,表现其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与待人之道。
吴梅村的诗,在明清之际的诗坛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被号称为“梅村体”。所谓“梅村体”主要是指他的歌行。梅村的歌行,一方面是对元、白歌行的继承,同时他也吸收了初唐四杰的壮采和他们歌行的特色。特别要指出的是,梅村的歌行,不仅仅是初唐四杰和元、白的继承,而是有了重大的发展。其突出的一点,就是用歌行来写重大的历史题材。梅村歌行具有史诗的价值。原是人所共知的。但梅村以歌行体来写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不是偶一为之,而是作者特意这样做的,诗人在临终时曾说:“吾诗虽不足以传远,而是中之寄托良苦,后世读吾诗而知吾心,则吾不死矣。”可见诗人确是有深意的。所以在梅村的集子中,这种带有史诗性质的歌行,就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他的成就也就显得十分突出。梅村的歌行,不仅受的文学传统的影响,而且又有新的发展,又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痴庵、嵩樵、烟潭渔叟等,卒谥文安,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的书法家和诗人。明天启进士,崇祯朝官至礼部尚书(未赴任),在南明弘光政权官至士,入清亦仕至礼部尚书(命下时已辞世)。他出仕两朝,迫不得已;身为贰臣,大节已亏。后世对其一生之行举,言人人殊,毁誉参半,然书名满天下,其作品当时已颇受人推重,后世更是珍若拱璧。王铎出生于小地主家庭,早岁生活艰辛,靠自己的努力得以跻身显宦,一家之生计全仰仗于地,所以为人做官格外谨小慎微。他为官以清流自居,虽非复社中成员,亦非东林党人,但其交往之好友、亲戚多为党社之人,如吕维祺、黄道周、倪元璐等,所受影响自然很大。从其一生行事看,与阉党有冲突,对东林多同情,但并不投靠党社以欺压他人。
《叶圣陶年谱长编》通过大量珍贵的手资料全面详尽地反映了圣陶先生长长的一生奋进的历程,包括谱文和附录两部分。谱文是谱主从1894年10月28日出生至1988年2月16日逝世为止的正谱。附录则记载了谱主逝世以后有关其著作的出版和纪念活动。全书分为四卷,卷为1894―1935年的谱文,第二卷为1936―1949年的谱文,第三卷为1950―1965年的谱文,第四卷为1966―1988年的谱文和附录。
本书以“晚明四大家”之一邢侗为考察对象。通过全面搜集邢侗诗文及墨迹、碑帖作品,广泛浏览谱主与同时代人的唱酬诗文与往还尺牍,爬梳史料,钩沉事实,对邢侗的家世生平、宦绩交游、诗文书画作了深入考察,勾勒出谱
这部年谱对王一亭在商业、金融、政治、慈善、文化交流、艺术创作各方面的活动,作了迄今最为详尽的纪述。这是王一亭的编年性传记,但也广泛收录了和王氏有关的20世纪上半叶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史籍和闻见。此书的出版,必将对20世纪上海史、上海艺术史和中国现代艺术史的研究,产生有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