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将韩世忠起自行伍,以军功而至将帅,于南宋中兴贡献至关重要。时值风雨飘摇之南宋初期,其戎马倥偬的一生,与国势之兴衰、政局之变化,息息相关。举凡关乎国祚存亡之大事,如苗刘之变、盗寇之平、宋金和战等,皆有韩世忠参与其间。一代名将岳飞感叹其为 奇特之士 ,彼此相重相惜。其盛德丰功自足不朽,而自南宋以来,其事迹绝少铺叙,为世人所常致憾。详尽书写了韩世忠的生平始末。以 年谱 为体例的考述方式,使读者详见韩氏一生梗概,更使后学者由此得窥 邓广铭 先生治史门径。 本谱以传统史家手法,合编年体与纪传体史书体例为一体,广采宋代诸史、方志、笔记、文集,诠次排比,考案缀辑。其中既有正史所载的抗金事迹,如黄天荡大捷、夫人梁氏击鼓助战等事,也注重网罗其遗事、叙述其性行,详尽书写了韩世忠的生平始末。
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义宁镇桃里竹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之父,另一子陈衡恪为画家。陈三立被誉为中国后一位传统诗人。 本书即为其年谱。谱前述义宁陈氏家世渊源,附世系表。本谱纪日期,例以农历,其后标注公历,以资参照。 本谱各年之下,详列谱主本年之行止交游;谱文之下,引述相关文献,既以明事迹所本,亦就迄今为止之文献资料中涉及谱主之记载有讹误或歧异者,以案语为辨正考异。凡征引文献,均注明出处,以便检核。
《清华国学丛书:邹东廓年谱》仔细梳理了阳明学重要人物邹东郭先生的家世谱系,游学讲会行状,并附有邹氏家族人物小传。其中邹东郭(1491-1562),名守益,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今江西省安福县连村乡新背老屋里村)人。有名理学家、教育家。邹守益一生尤其重视教育,崇尚简易明白、朴实无华、直指本心。他认为,教育是人后天赖以长进的很根本的途径。守益教人,把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并对“致良知”作了充分的发挥。邹守益著作有《东廓文集》、《诗集》、《学豚遗集》等。今有《东廓邹先生遗稿》传世。北乡澈源邹氏,是江南极负盛名名门望族,四代人中有七名进士,一名解元,五名举人,一名贡元。其中明正德年间的邹守益很为名重。
本丛刊的主要内容是皖江文献整理。皖江文献整理第二批为桐城派作家年谱点校。本书是近代著名古文家、教育家和桐城派晚期宗师吴汝纶年谱资料专辑,收录《桐城吴先生年谱》和吴汝纶行状、本传、小传、墓表、墓志铭、墓碑铭等。
全书体例分为 莫言声音 诺奖反应 莫言研究 媒体之声 四个部分,收入了莫言本人的演讲词,当代文学研究者对于莫言获 诺奖 一事以及对其创作的分析和评论,除囊括了陈思和、张新颖、王彬彬、白烨、张闳等重要批评家的论文外,为了照顾所讨论问题的全面性,也收罗了其他一些有代表性的批评文章,可以说,基本反映了该年度莫言研究的全貌。
本丛刊的主要内容是皖江文献整理。皖江文献,指以安庆地区为中心,涵盖长江之安徽段区域内所孕育、产生和发展并传存于世的各种文献资料。皖江地区历史悠久,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源。皖江文献整理第二批为桐城派作家年谱点校,谱主有王昶、鮑桂星、方士淦和吴廷棟等。以谱主的生年先后为序编排各年谱。
本书以学术年谱的形式梳理了王国维的戏曲研究历程。叙述顺序上打破年潜常规,以时、事为经纬,纵横兼顾。纵向上以时序为框架,以自然年份为分野;横向上以“事迹”“学术著述”“主要戏曲学术成果”为条目,针对跨度较大的创作集中阐发。力求为学人同好提供清晰、全面、扎实的学术参考资料。
桐城派作家遍及全国近二十个省份计一千多人,其影响延及近代。本书整理吴汝纶年谱。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桐
为了说明谱主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何种历史环境中进行艺术活动的,以及他的思想发展变化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在正文谱主本事之前均有时代背景(大事记)。与谱主生平和著述有关的较小背景,则编入本事。 谱主本事,按年月日顺序纪事,少数条目根据叙事的需要采用纪事本末的写法。包括生平事迹和所有著作及译文作品名称一律入谱;书信、日记有选择地入谱。 入谱的事件和著译作品名称,凡知其年月日者,均按时间顺序人谱;仅知年月,不知日期者,人于本月后,以“本月”的形式入谱;无月可据者,则考订到季;仅知年,而又无法考订到季者,则入于本年后,以“本年”的形式入谱。凡写作时间不可考者,按发表时间入谱。凡写作时间见于作品、日记及其他记载者,如不相符,则根据考订后或*研究成果确定的时间入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