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美铃童诗经典 精选童诗300首,采用吴菲全新修订译本,分夏秋篇《向着明亮那方》、冬春篇《星星和蒲公英》、心梦篇《寂寞的公主》三个主题呈现。愿金子美铃的诗歌能感动更多怀着一颗童心的大人,以及天真烂漫的儿童。让我们用童真童趣之眼看大千世界,让我们的心离明亮更近!
枡野俊明,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 日本庭园设计大师、禅僧、生活美学家,一生致力于把禅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他说:“所谓真正的富有,并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精神上的富有”,“什么都不浪费,只拥有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样的生活,才是美丽的生活”,“一周吃一天素食,就能让身体回归清爽的状态”,“只要养成每天打坐10分钟的习惯,身心就能舒服地度过每一天”,“打扫卫生可以让心情变得愉悦”,“无论什么食材都不浪费,可以让我们拥有漂亮的活法”…… 少买东西,自己动手,惜物爱人,享受独处,时时微笑,清净温柔,举止优雅,偶尔素食,清空杂物,心守一事,学会放空……生活极简、工作极简、情感极简、物质极简,我只要一些简单和重要的东西。 极简的本质是不索取多余的东西,禅
很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普儿。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小毛驴普儿聪明可爱,体贴有耐性,是许多孩童的玩伴,也是作者的知己。他们相依为命,一同走过美丽的原野、村庄、山岗、教堂、大街、小巷……这是一组西班牙南方的风情画,也是献给普儿的一首长长的抒情诗。普儿在作者细腻生动的描绘下、跃然纸上,引人入胜,触动了各地读者的心。《小毛驴与我》是西班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梅内斯写下的关于自己与心爱的小毛驴普儿唇齿相依的散文集。全书共100多个短篇,每篇文章短小、简洁,干净典雅的文字,充满诗意的忧郁,散发出淡淡的哀愁,以孩子天真的口吻道出现实的不完美,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和温情。在作者眼中,小毛驴普儿充满灵性,
日本有名作家德富芦花隐居山村,记录了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美好自然生活。 《春时樱秋时叶(精)》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作者以优美的文笔,细腻地描绘出日本当地一年四季的自然风光——绚烂多彩的富士黎明,广袤无垠的相模滩落霞,奇诡多变的香山飞云,缥缈迷茫的花月秋夕……这些自然景象,一经作者妙笔点染,无不意趣盎然,令人神往。
磨耳朵,练嘴巴,做游戏,和孩子一起玩转英语童谣 本书精选 52 首英美百年经典童谣, 并配备原声英文朗诵,旨在帮助建立儿童的英语 韵律感 , 练习体会英语的 发音 , 轻重,缓急 。 每首童谣贴心设计对应的手指操,妈妈和宝宝边念童谣,边做手指操,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发展。 同时把童谣的学习和 STEAM 活动联系起来。每首童谣后面设计相应的 STEAM 活动,如 画一画,做一做 玩一玩 小小数学家 小小科学家 安全小知识 等不同的活动,通过活动把每 首童谣的学习与 宝宝 发展的各种能力联系起来 , 如自理能力 , 科学 ,艺术等。 本书 英语启蒙的方法采取游戏的方式 ,而不是死板的灌输 。 通过玩游戏,手工或小实验 , 孩子 学习了 英语, 增长了知识;通过探索和合作 ,父母 孩子互相更了解 ,共度一段好时光 ,
用刘勃老师的话来说“做文章的过程,近乎一种四则运算:蒐集材料做加法,挑选材料做减法,用理论整合材料做乘法,指出人家的理论不靠谱是做除法。这里的文章,主要是做减法,暗搓搓也耍了不少除法,乘法是没有的。”
作者是孙犁先生的孩子,成家前,她经历和感受到了家中的一切,看到了父亲的喜怒哀乐;退休后,她又经常侍奉父亲,看到了父亲的创作与交往。《布衣:我的父亲孙犁》是作者对父亲和这个家的回忆文章的结集。回忆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这本集子的灵魂,是女儿对父亲、母亲的深情;而本集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写出了孙犁对老战友、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以及儿女的真情。在外人眼里,孙犁先生孤高清傲,但当你看过《布衣:我的父亲孙犁》,看过孙犁与梁斌、与刘绍棠、与李之琏、与邹明,你就会感到,孙犁先生的那颗滚烫的心,那深切的情。
随笔是一种在英国有三四百年历史传统的文学样式。从18世纪开始,英国随笔蔚然成风,进入19世纪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题材更为广泛,作者的个性愈加鲜明,名篇佳作更是层出不穷。《中学图书馆文库:伦敦的叫卖声》正是从18-20世纪的英国随笔作者中选取了十四位名家,掇英三十一篇,带领读者一窥当时的世相人生,体悟作者丰富而平和的情怀。
这是现代繁忙社会中的一片净土,压力中的一丝轻愉。 人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放慢脚步,慢慢体会该如何过一个饱满的人生;可以品味百种茶,体会不一样的人生;可以看看花开花谢、潮起潮落,过有品质的生活。
《杂书过眼录》是学者谢泳先生继《逝去的年代》和《没有安排好的道路》之后,又一本思想随笔力作。全书介绍了六十多部鲜为人知的“杂书”,通过这些书里书外的故事讲述,揭示了近现代中国许多令人震惊的历史真相和鲜活的历史细节,给人无穷的启迪和思索,堪称小文章构成大学问。 全书文笔清新平易,不枝不蔓,不故作高深,更不穿靴戴帽,让人在不经意间品出历史的滋味和无奈。
《晚窗偷得读书灯》是流沙河先生一本特别的随笔集,论书解人谈文化,妙趣横生,读来使人如沐春风。可以让读者从中感知流沙河先生的人文情怀。亦可看作先生的精神自传。
沈胜衣著的《行走的书话》是书话体的游记,也是游记体的书话。上辑“海岛访书录”,记在香港、台湾地区、新加坡、日本和英国这些作者喜欢的海岛,逛书店、买书、读书的经历;下辑“双城圆梦记”,关于巴黎、希腊,它们属于作者很深长的青春旧梦,是热爱的胜地、酣畅的旅途,故而着墨较多,包括抄书体的游记和有旅行背景的书话。
本书记录了作者当法医、当警察的经历和感悟,其中既有刚刚入行时的好奇和窘迫,又有破获大案的种种心路历程,既有在法国里昂国际刑警组织中的“国际行动”,也有本土侦破遇到的离奇案例。作者用案例和细节,以及穿插其中的知识和思考,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常人难以进入的世界——警察的世界。不同于一般的作者,本书作者左芷津在北京市公安局、公安部长期从事刑侦工作,现为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助理,也是我国历史上首位具有博士学位的警察,有着专业背景以及大量刑侦实战经验。同时2000-200年被公安部派往法国,又有着国际视野以及与国际刑警合作的经验。作者还曾任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善于进行思考和总结,也擅于与学生沟通,会“讲故事”。全书文风轻快,生动有趣。
《来燕榭集外文钞》为新发现的黄裳作品全编,这些文章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她高中时期一直到八十年代初,这些文艺性散文、文史随笔、杂文和游记涵盖面广,写作形式多样,既呈现出作者丰厚的学识、修养和人生经历,又系统地反映了半个多世纪间中国文化曲折发展的历史行程。
《淡江记》的文笔雄劲到都豁出去了。冈洁喜说雄劲二字,近来我从书法才体会得了笔姿的雄劲。《淡江记》则有司马相如赋的雄劲。天文与司马迁,贾宝玉,张爱玲都是多爱不忍,而司马迁贾宝玉与你又都是自身参预在内的,惟独爱玲是旁观者。爱玲小说中人物的美处都是有限制的,天文笔下的人物则虽如凡凡等,在那一节里都是绝对的。爱玲如神看世人,天文则参预其中,自身与凡等人皆在那一节里成为神仙。
赵中森是一位正直、纯粹的文人,长期任文学期刊编辑,是新时期以来河南许多重要文学事件的亲历者,也与全国许许多多的诗人、作家有着文学内外的多种交往。 《诗歌编辑札记》作者墨桅文笔简练而意蕴深邃,描写随意却生动传神,他善于把握描写对象具有特色的细节,寥寥数笔即刻画出人物性格鲜明、特点突出的简笔肖像。这些文字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忆,勾勒出了一个时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和真实面貌,非常珍贵。
《来燕榭书札》是黄裳写给友人的私人通信集,收入他给黄宗江、周汝昌、杨苡、范用、姜德明、李辉等人的书信二百四十余封。其内容有居家杂务,世情风物,但更多的是文坛旧事,其中又以文学创作研究及出版、文化界见闻逸事为多。信中与晚年巴金往来的记录十分珍贵。 信函写作时间为自一九四三至二○○三年共五十余载,涵盖我国历史的几个重要时期,因而这些书信不仅仅是文友间情感交往的记录,也是描绘所处时代风云变幻的不可多得的实证资料。
本书由岳雯主编,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生活的日新月异让我们不得不随时更新己身的感悟和体会,文学的表现形式也随之快速的变幻。文中许多处,作者们将笔墨用于勾写那些在文学上给予其许多助力和启示的人和事。作者追寻古人的气息,那些人,那些事,甚至那座老楼,冲破岁月的尘封铺叙眼前,给读者重新评判与思考的机会。
《人性诸相》收录了作者刘再复揭示人性真相、谈论人性变异、描写世人病态的杂文六十余篇。内分六辑:人相、禽相、阿Q相、心相、众生相、时相。 这些不同的侧面与层面,展示了作者围绕着这个主题不断寻思的深度与不断探究的广度。这种集大成式的人性病例的诊断与寻脉,堪为继鲁迅之后对于现代国人国民性的又一次深入剖解,其间流露出深刻的自审意识与反思精神。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 性格组合论 、 论文学主体性 理论,到这本 人性诸相 ,刘再复的理论批评与学术思考有一条内在的主线一以贯之,那就是立足于 以人为本 的基本理念,围绕着人的主体与本体性问题,持续地探赜索隐。由此,他把人学与文学作了深切的勾联。 除了笔触幽默犀利的特色,作者对杂文新文体的尝试和探索也特别值得注意。有些篇什近似小说,却不失纪实,引入荒
《荷马笔下的伦理》重拾中西方古典学问坠绪,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味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古学经典需要解释,解释是涵养精神的活动,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择,宁可跟随柏拉图犯错,也不与那伙人一起正确(西塞罗语)。举凡疏证诠解中国古学经典,移译西学整理旧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与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涵养,不负教书育人的人类亘古基业。
《午夜的沉默:卡夫卡幽默小品箴言精品集》是卡夫卡的幽默小品和箴言精品集,全面反映了卡夫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观,从中可以看到这位犹太“鬼才”的许多真知灼见和思想火花。卡夫卡这个不幸的犹太人,由于自己的血统而深深感觉着是被排斥于人类世界之外的“无家可归的异乡人”,他以怪异的眼光和惊讶的神情观察人类社会,发现了人生的真正道路在一根绳索上,这根绳索不是绷紧在高空,而是专门用来绊人的。人类有两大罪状,一大罪状是缺乏耐性,另一大罪状是漫不经心,从而被逐出天堂。
《一个孩子的诗园》为英国作家斯蒂文森(1850-1894)所创作的儿童诗集,全球已出版众多版本。此特别典藏版搜集19C末、20C初的插画家超过100幅经典插图,会成为每个家庭值得为孩子收藏的经典语言启蒙书和童真的纪念。英文原诗随书附赠,让孩子从童诗开始接触英文。
《北大燕南园的大师们》作者肖东发和陈光中带领我们探访北大燕南园名人故居及其轶事,饱含感情地书写了历史学家洪业、向达、翦伯赞,数学家江泽涵,物理学家周培源、饶毓泰、褚圣麟,经济学家马寅初、陈岱孙,哲学家冯友兰、汤用彤、冯定,化学家张龙翔、黄子卿,语言学家王力、林焘,美学家朱光潜,生物学家沈同,法学家芮沐,文学史家林庚,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等大师名士在燕南国的生活与工作。 《北大燕南园的大师们》展示了这些大师的风骨和智慧,勾勒了燕南园的历史风云,描绘了北大的精神与气象。全书语言厚重,资料丰富,把人文与风物结合在一起,使人读懂燕园的魅力、北大的魅力、教育的魅力、学术的魅力、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