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系列:辞海(第6版)(缩印本)》概况:当代中国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自1936年出版发行至今已有70余年。一书在手,常用的单字、语词和百科词语,包括重要的名词、概念、术语、成语、国名、人名、地名、组织、机构、事件、会议、著作、文件、决议等等,均可查到。“对不对,查《辞海》”已成为广大读者的口头禅。 词目改动超过三分之一 新版《辞海》收单字字头17914个,比第五版增加近400个,附繁体字、异体字4400余个;词条127200余条,比第五版增加4200余条;字数2300余万字,比第五版增加200余万字;图片16000余幅,与第五版相当。本版删去词目7000条,新增词目12300余条,词目改动幅度超过三分之一。本版有大16开五卷彩图本,大16开3卷普及本,大16开单卷缩印本以及大16开多卷彩图豪华本(暂名)。此外,还计划推出具有无线上网功
《汉语大字典》集古今汉语文字研究之精粹,是我国辞书编纂史上的里程碑。它以“大而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等重要特色而卓然立于世界辞书之林,受到读者和学术界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誉。本字典一定能成为广大读者学习的良师和益友。 袖珍本立足于普及和实用。一方面保留了正编本所有的字头和音义,能充分满足广大读者阅读古今著作释疑解惑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又删去了过于艰深的内容,还在正编本、简编本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字形,调整了字序,订正了讹误,改进了检索,而且所有释文和例证均采用了简化字,凡此种种,意在让广大读者买得起,用得上检得快。
本书以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朱筠刻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影印)为排印基础,并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以及同治12年(1873)陈昌治刻本进行校核。
《古汉语大词典》是在《辞海·语词分册》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供广大读者阅读古文献时查检的实用工具书。原书以古汉语语词为主,兼收现代词汇,历经修订、增补,已成为广为人知的工具书之一。本社为与其他工具书配套,对其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删。剔除所有现代汉语词汇和现代书证;纠正原书中字形、音注、释义、例证等各方面的讹误;删汰生僻而无检索价值的字词;增补大量古籍中常见而有用的典故和词汇;并精简书证,统一体例。改编的指导思想是: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荷载尽可能多的信息量,以副其实用之旨。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仍会留有错误,祈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丛”系列之一,全书分为《汉语大词典》失误的类型;《汉语大词典》疏漏的类型;《汉语大词典》疏失的原因;修订《汉语大词典》的初步论证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汉字解构字典》为作者花十数年工夫编纂的一部突出解释汉字结构构成的工具书。本字典以《新华字典》的收字为基础,适量作了删减,并对所收录的每个汉字的构成作了分析。此外,还以国际音标标注广州话读音,方便广大学习粤方言的读者。
《汉语大词典疏误与修订研究》(作者曲文军)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丛”系列之一,全书分为《汉语大词典》失误的类型;《汉语大词典》疏漏的类型;《汉语大词典》疏失的原因;修订《汉语大词典》的初步论证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辞典是一部大型成语辞典,由资深辞书编纂和辞书理论研究专家历时十年,精心编纂。收词宏富而确当。收词量近40000条,总字数450余万字。收词的原则:力求是成语的不漏,不是成语的一条不收。做到了条目丰富,搜罗广泛,大大超出已出版的其他成语词典。功用全面,非常实用。除一般成语大辞典所有的注音、释义、出典、例解外,还有 成语结构、辨误、用法、同义、反义等,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以国家《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中成语注音的原则给成语注音,明确提出成语的规范性。例句新颖,所用例证大都尽力搜寻新的、适合成语释义的、准确的用例。选择结构比较严谨定型的、意义较为浓缩的成语。此外,根据语言学家、辞书专家的意见,从大量语料中,确定并增收了部分其他成语词典所未列的新成语。
《千家诗》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启蒙读物。本辞典以宋代谢枋得选辑、明代王相作注的《增补重订千家诗注解》为底本,收录120余位诗人的226首诗作。所选诗作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题材广泛,易于吟诵。每首诗设有“作者简介”“注释”“题解”和“赏析”四个板块,从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细致鉴赏,以帮助读者充分领悟原作的意蕴。
本书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02BYYO17)的成果--"汉语俗语语料数据库"为依托,补充了许多新的语料,广泛搜集各类歇后语共约7000余条(含副条)。本书释义严谨,引例丰赡,编写者均为多年从事语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既有专业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词典编纂实践经验,很好地保证了本书的专业水准。全书体例谨严,适合中等文化水平以上读者阅读。
《编纂忆往》分往事回忆、学术评论、编纂花絮三部分内容,主要由《汉语大词典》靠前版的回忆性文章组成,主编为原《汉语大词典》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办公室主任,作者均为参加靠前版编纂的编写者或编辑,孙厚璞等回顾了《汉语大词典》1986年出版靠前卷,1994年全书出齐。这在我国辞书编纂目前,是一个少见的盛举。它对我国迅速发展的汉语辞书编纂事业,起到了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作用。《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既收今词,又收古词,也收“不古不今”的语词,具有汉语词语的总汇那样性质的词典,供人查阅和参考。全书编写方针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所谓“源流并重”,是说每一条词语的解释都应尽可能依据历史原则,理清词义的来源和演变,发生和发展。在处理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关系时,又以词汇意义为主。
本词典为汇释汉语隐语行语及禁忌语、口彩语、粗俗语、民间流行习语等的大型民俗语言工具书。所收词目为语词及定型化短语(词组)形式。词条内容为:词目,主要流行时间,地域,行业,简明释义,语源,以及特殊读音或生僻的读音。
这是一部供广大爱好学习和写作的同志便于查寻古代名言警句的词典,依中国文学史的顺序,从浩瀚的古代文学宝库中爬梳剔抉,筛选名句,选目制卡,分类编排,从写作角度分为写景、记人、抒情、论事、说理5编、36类、157项,下分细目,共搜集名句6050条,然后按词条详注出处,诠释赏析,提示用法。
本书收集了化妆品和表面活性剂的商品名称2万余条,可作为化妆品和使用表面活性剂的上述各部门科研、生产、供销及情报人员的工具书。 近20年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美容化妆品已成为人民美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化妆品的质量、功能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差距。表面活性剂不仅是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的主要原料,由于其具有多种功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如石油采收、高分子合成、建材、化学冶金、制药、涂料、机械加工、选矿、纺织、食品、发酵、造纸、皮革、医药卫生、生化、农业、农药、林业、土壤改造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国外文献中化妆品和洗涤用品配方中的组成以及表面活性剂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大多以商品名称出现,这给广大科研生产人员查阅国外文献及引进必要原料、开发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