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品
......
本书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从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规划、教学管理,以及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对 、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分别提出了要求。增设“条件保障”部分,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增设“管理与监督”部分,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
本书是高中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版,本次修订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育人质量的提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完善。可以预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在过去十余年改革的基础上,在丰富而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共创普通高中教育的新辉煌,为实现 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
本教材为《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的第三册,篇幅上合原来的《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下册的二分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社会伦理的意识和淑世爱人的精神。 《中华文化基础教材》采用分类方式讲解“四书”。 在每单元之前附有引言, 设计“问题与讨论”和“今人今事”;各章之下列有“章旨”、“注释”、“解读”、“相关名言”;书末附录“渊源于《论语》、《孟子》中的成语熟语”作为补充材料;并在“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关键的字词句添加了补注,以供教师教学使用。 本教材打破了通常的注释模式,将义理相近的章句重新归类,使之相互贯通, 明晰地阐发了儒家问价的精髓。对如何理解和感知儒家文化的精神,尤其是这种精神的现代价值,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