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编 文言文阅读 1.文言实词 推断实词含义常用方法7种 常见的通假字128个 重要的古今异义词126个 常见的偏义复词18个 高考常考实词120个 其他重要实词153个 常见的多音字121个 常见的异读字56个 2.文言虚词 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用方法7种 高考常考虚词18个 其他重要虚词12个 3.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8种 常见固定句式45条 4.文言文断句 常见断句方法5种 客观题和主观题解题技巧4个 5.翻译句子 常见翻译方法8个 翻译采分点7个 6.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常见设误方式4种 答题步骤3个 7.概括分析文意 选择题答题比对角度5个 简答题主要题型及答题要点3个 第二编 古代诗歌阅读 1.鉴赏诗歌的形象 常见答题方法3种 古诗词曲中常见意象35个 2.鉴赏诗歌的语言 常见答题方法3种 古代诗歌常见语言风格9种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常见修辞手法11种 常
北京四中语文课:红楼梦从来没有这样学》是北京四中一线教师为高中生真正读懂《红楼梦》、高考应试而写的书。万君老师在本书中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套 两步红楼阅读法 ,依托一张时间轴梳理清楚前80回的组织架构和故事情节,快速获取重点内容。 第一册以历年红楼梦中常考的知识点为主题,萃取原书菁华,分析各个人物的性格、探索人物间的关系、关注重要情节、学习重要手法;第二册精心准备了学习任务、试题和解析。激发高中生真正的阅读与思考,深刻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这本书既有助于中学师生教学参考,又可供广大红楼爱好者阅读。 《北京四中语文课:细说诗文》是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杨志刚的一手课堂资料,其中20篇直接对应高中课文,10篇延展课外经典阅读,包括《论语》《庄子》《左传》等经典作品节选的解说,以及陶渊明、鲍
《北京四中语文课:细说诗文》是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杨志刚的一手课堂资料,其中20篇直接对应高中课文,10篇延展课外经典阅读,包括《论语》《庄子》《左传》等经典作品节选的解说,以及陶渊明、鲍照、张若虚等著名诗人的名篇佳作解读。本书侧重学生快速把握古诗文的鉴赏逻辑,逐一突破 疑难字词 课本重点 整体鉴赏 ,每一篇都是名校授课精华,处处体现名师教学风采。 北京四中语文课:名篇品读》是北京西城区骨干教师王志彬的一手课堂资料,一共收录25篇高中经典篇目,涵盖诗歌、散文等体裁。本书用高考名著解题思路,高效培养学生阅读赏析习惯:首先清楚文本背景,分析创作意图,然后对应原文分段解读,最后逐步引导写出赏析用语。每一篇都是名校授课精华,每一句都是名师赏析用语,处处体现北京四中教学风采! 《北京四中语文课
本书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同步配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介绍作家作品,讲解中心思想与写作技巧,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常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与鉴赏评价的能力。 2.针对古诗文难懂、难译、难记的实际情况,全解全译每篇古诗文的字、词、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理解与翻译古诗文的能力。 3.归纳要点、考点,归纳重点字、词的基本用法,分析特殊句式,培养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 4.解析经典高考试题,分析总结高考命题规律。 以上各方面内容相辅相成,从多种角度对教材中的每篇古诗文予以全解详解,让学生在学习上拥有一本全解,别无他求。
本书为高中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文言文课文以及要求背诵篇目的全解类辅导书。本书选文完备,覆盖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篇目,体例严谨:文章前有 题解 ;文中有逐字 笺注 ,覆盖所有篇目的虚实词;文下有文章疑难点的解释性注释;文中穿插文化常识 名物图解 ,配有大量插图;文后有全译文; 辩疑 ,主要为分辨疑难句式和虚实词难点;再有相关的 附载 ,表达历代名家对文章的观点;书的*后还附有虚词用法的总表和索引。本书能够有效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帮助学生打通文言文的所有环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延伸拓展,实现文言文的一通百通,将成为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帮手。
关于本书 《思辨性写作30课》共有五章,分别是议论文写作的“思辨”、最基本的论证方法、篇章结构的锻造、不同类型命题的写作、下水文示范。每一章六课左右,具体论述写作的方法、策略和技巧。结构清晰、条理清楚、层层递进。
本书是金陵中学语文组的老师们,根据历年高考、模考作文试题,总结出新材料作文的八种类型,每个类别下又分为六个步骤:依据例题图解类型,随后立足每种类型的特点层层深入,后以同类真题选编作结。每个步骤下又分为实例解析和佳作示范。解析包括对该题型特点和难点的概述、经典试题的详解以及相关写作技巧的指导;佳作示范精选自考场佳作,并作了构思、结构、素材和行文等方面的点评,或通过批注、归类、升格等方式加以点拨。本书适合用作高考应试的教辅资料,也可作为高中写作教材使用。 本次修订中根据2021年新高考语文卷的变化,作者预测新材料作文将继续是高考作文的主流。 修订本中增加了新试题,替换了部分范文,合并了部分不适合新高考的作文题型。
意象是感性形象与理性思辨的完美结合,以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作为写作素材,对高中学生写作的价值要远远要高于普通素材。本书选择了五部极具代表性的西方经典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傲慢与偏见》《约翰 克利斯朵夫》《悲惨世界》和《第二十二条军规》),从意象与思辨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并积累作品中的经典意象素材运用于写作,读写结合,既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又从素材内容与思想层次两个方面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