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学者张灏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幽暗意识”和“转型时代”概念的提出,曾引起学界广泛的争论。 本书系统地论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不能开出民主宪政的道路,通过意识和幽暗意识正反两面辨析儒家文化传统的合理与不足。作者认为,西方历史上。一直存在一种对人性之恶警醒的“幽暗意识”,所以,才慢慢孕育了西方的民主传统,而中国的儒教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洞察,但其怀抱的是“乐观的人性论”,所以才诉诸于“圣贤之治”。 本书为我们开辟了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全新视角,必将深远地影响后世。
一、本书利用《尹湾汉墓简牍》尹湾六号汉墓出土木牍之官文书释文,以考证汉代官制与地理。释文所用之符号,完全参照。 二、《尹湾汉墓简牍》之释文不附各条号码,甚不方便使用。今每条释文加一号码:前一数字为《尹湾汉墓简牍》之页码,后一数字为该条释文在该页之次序数。如82-3表示该条释文为《尹湾汉墓简牍》82页之第3条。 本书引用《尹湾汉墓简牍》之释文,以引用《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最多。部分章节引用《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每条释文除页码及在该页之次序数外,再加一括号号码,括号中之数字为《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释文之先后顺序号。如86-5(18)表示该释文为《尹湾汉墓简牍》86页之第5条、《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之第18条。 三、本书征引文献,于内文及注释仅注明作者、书名(或论文之篇名)、征引之页码。另于书
“冷战”作为世界现代历史上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阶段,已经结束了。正是因为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世界两大阵营相互对抗已经成为历史,人们才有可能在冷战格局已不复存在的条件下,回过头来对于冷战的起源、美苏冲突的演变过程、中苏结盟和走向分裂的原因、中美苏三角关系的内部结构、冷战对苏联解体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比较客观的重新思考。于是,从90年代初,国际学术界关于冷战及其历史的研究和讨论掀起了新的热潮。在参与学者的人数和国度、研究的角度和方法、题目的种类和范围以及档案资料所涉及的语种和国家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以往几十年的研究状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在西方学界把冷战史称为冷战国际史。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毛泽东就指出:“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季
本书追溯现代国际法理论形成的历史,从中世纪人文主义和经院哲学的传统,到格劳秀斯、普芬多夫、霍布斯、洛克、卢梭和康德等政治理论家,展现他们如何分析恐惧、国际惩罚、占领荒地等战争理由,以及自然状态下行为主体的道德限度。叙,述中注意点出每一理论思想的历史背景及其对殖民战争的实践影响,并通过现代政治理论中国家与个人的类比关系,揭示了一自由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复杂联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战争,是正义的战争,这种正义性,大大提高了胜利的可能性。但是,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最终是胜利,无疑还要依靠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里就有一个统一战线问题,即如何保护和发展自己、孤立和瓦解敌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总结的那样,“要胜利就要搞好统一战线,就要使我们的人多一些,就要孤立敌人。”而在革命年代和非法环境下,想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先有坚强的地下党组织,才能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人们必须重新思考欧洲模式。这一模式已经运转了50年之久,今天却不再有效。不仅如此,随着欧盟的东扩,一个新的时代,即边界推移和边界消失的合作时代,也开始了。这难道值得奇怪吗?欧洲化将把我们引向何方?迄今为止,它究竟做了些什么?对一个新的、更加广阔的欧洲的兴奋之情(或许还有怀疑),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欧洲直到今天仍然未被理解,未被接受。这种在历史上的、独特的跨国家、跨社会共同体的构成形式,了一切现存的范畴和构想。欧洲的范例清楚地表明,我们的政治概念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工具,离历史现实已多么遥远,已经变得多么迟钝——它们仍然被禁锢在民族主义的思维大厦和方法论之中。 究竟是什么把一个幅员更加辽阔的欧洲维系在一起的?显然,是一种新的构想,世界主义欧洲的构想!这本书所要阐明的正是欧盟的崭
《清代科举家族》从经济基础、人文环境、日常生活、社会流动、地域变化、家庭影响等方面对清代科举家族进行探讨,并对清代科举家族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评价。
冷战史研究在国际已开展有多年,成果也颇丰,但中国学者以此为专题出版专门学刊还是头一回。书中内容主要分为研究论文、档案刊布和书评三部分,除着重以国际冷战史为重心外,研究论文还会侧重于冷战期间中国外交、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研究,以考察国际冷战对中部事务与对外政策的影响。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本书档案文献丰富多彩,既有关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是如何出台的俄国解密档案,又有涉及1956年10月波兰危机与中国关系的波兰解密档案,这些档案的发表,为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资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包括了试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及其价值、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目的性价值取向、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思想述论、试论十六大以来党的农业思想的理论价值、十六大以来党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探析、试论十六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中共十七大报告对台方针政策解读等等。
本书是外部长时段(从北宋至清末)研究中国宗法宗族制发展变化及族田义庄专著。书中除对制度本身发展变化轨迹进行探讨外,特别论述了中国宗法宗族制与地方基础政权结合,对加强和维护封建统治所起的作用和族田义庄对缓和阶级矛盾、延缓封建统治所起的作用。作者历时20余年,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研究,自成系统,富有创见,是目前专题研究中最有成就之作。 本书可供政治、经济、历史类理论工作者以及经济史学研究、教学工作者、海外相关专题研究者阅读。
本书主要研究了1895-1949年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际交往,私人脉络,团体组织以及与城市公共媒体的关系。是一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生活史。书中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笔墨介绍了梁启超、陈独秀等众多知识分子的社会交往,亲疏聚分。
在本书中,奥兰·扬总结并发展了他早先对国际环境体制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体制理论当前发展及未来前景的综合画面,并把它作为思考讨论世界事务治理的一种方法。 奥兰·扬主要围绕两个方面来展开他的研究。一是强调体制是动态的系统,因而体制的建立也仅仅只是个开始,其后还有投入运转后的有效性问题,以及本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调整的问题。二是强调两类运用不同方法来研究国际制度的学者之间进行对话的重点性:一类是产生于经济和公共选择领域的集体行动理论,一类是和社会学及人类学相关的社会实践理论。 在这样一个框架之下,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诸如制度任务、体制有效性、制度变迁以及不同体制间联系等方面许多精到的看法和分析。
《和平与战争》是一部研究过去350年中的战争起源与和平建设的重要著作,堪称外交史、战争与和平研究、国际关系、国际冲突以及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著作。 千百年来有无数的政治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探讨过战争发生的原因问题,并产生了浩如烟海的著作,但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定论。霍尔斯蒂在这本书中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对该问题的研究。他提出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争议问题引发了冲突?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是如何改变的?为了控制和预防国际冲突和危机,人们过去曾经做过什么样的努力,采取过什么样的措施? 霍尔斯蒂教授首先评价大量有关战争研究文献的成就与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研究国际政治的框架模式。然后,他详细考察了自1648年以来将近三个半世纪中欧洲和世界国家体系中的177次战争和大型的武装冲突,以及调停人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