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李镇西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让成千上万的读者 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感动流泪。很多教师读了本书后,深为震撼,开始自省,从此改变态度,因而改变了教育方法。 1999年,本书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 五个一工程 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教育学会 东方杯 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传播,时至今日,因为广大教师的喜爱,《爱心与教育》已成为教育新经典。
有名教育学学者、陶行知研究专家周洪宇教授在全面细致研究陶行知著作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教育标准》,以教师素养推荐的六大领域为纲,精选陶行知对这六个方面的论述,对教师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修为极有帮助,是一部带有工具书性质的教师可常备的书籍。
本书收录了世界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主要教育论著以及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论著,共计五卷。 *卷选编了杜威1897~1915年撰写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六篇教育名著。 第二卷选编了杜威1916年撰写的著名的教育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哲学导论》。 第三卷和第四卷选编了杜威1919年4月至1921年8月在华的主要教育讲演。第三卷为著名的《杜威五大讲演》,即在北京的系统讲演;第四卷包括著名的《杜威三大讲演》,即在南京的系统讲演,以及在其他各地的讲演。 第五卷选编了杜威1920~1952年撰写的《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15篇著名的教育论著。
本书为著名学者、陶行知研究专家周洪宇教授对陶行知的人生历程、教育生涯、政治活动、办学活动与教育实验、人格精神、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的精心梳理和全面总结,对于教师的学习和业务提高极具帮助。
有名教育学学者、陶行知研究专家周洪宇教授在全面细致研究陶行知著作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教育标准》,以教师素养推荐的六大领域为纲,精选陶行知对这六个方面的论述,对教师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修为极有帮助,是一部带有工具书性质的教师可常备的书籍。
本书从十四个方面精选陶行知关于教育的著名论述:即教育的理想、教育的信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科学的教育、创造的教育、儿童的教育、师范之教育、整个的校长、教师的素养、教育之研究、学生的教育。为教师成长以及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提供可供探寻的踪迹。
本书是《现代外语教育学》的修订本,全书基本保持原书的结构和大部分内容,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修改和完善:一,增加了部分材料,更新了某些内容;二,调整了部分内容,使其分布更逻辑、系统;三,进行了文字校对与修改。 这是一本探讨外语教学知与行的书,共有十八章,、二、三章讨论外语教学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第四、五、六、七章讨论如何教学语言以及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第八、九、十、十一章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技能;第十二、十三章讨论课堂组织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第十四、十五章讨论教学评估和教学反馈;第十六、十七章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介绍国内外外语教学的各种方法、历史及其发展趋势。后一章讨论教师自我发展的问题。整本书的布局遵循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模式,力求兼顾实用和研究两方面的需要。
本书收录了世界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主要教育论著以及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论著,共计五卷。 *卷选编了杜威1897~1915年撰写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六篇教育名著。 第二卷选编了杜威1916年撰写的著名的教育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哲学导论》。 第三卷和第四卷选编了杜威1919年4月至1921年8月在华的主要教育讲演。第三卷为著名的《杜威五大讲演》,即在北京的系统讲演;第四卷包括著名的《杜威三大讲演》,即在南京的系统讲演,以及在其他各地的讲演。 第五卷选编了杜威1920~1952年撰写的《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15篇著名的教育论著。
梁启超的《作文入门》的构思很值得后人继承和发展,在这本书中包含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另一部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二文题目相关,且一谈散体一谈韵文,珠联璧合,既互补又呼应。 梁启超谈写作文教作文,却皆不依傍这些传统的诗词文话,自具机杼,所以有组织有条理,充满了新意,毫无陈腐气,至今仍不过时,不但不过时,还恰好符合时代之需。“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和“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集中阐述了梁启超的语文教育思想,虽然主要是针对中学而说的,但对小学作文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不但是作文教学法,也是中学以上国文研究法。这本书外梁先生还有一篇《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是讲做韵文的方法,登在去年《改造》杂志上,必须参考的。
夏丏尊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语文教育改革家。其一生致力于教育,矢志不渝,屡受挫折仍痴心不改,难怪著名散文家、教育家朱自清曾经说过,“夏先生才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 夏丏尊先生对教育的忠诚完全可以比得上信徒对宗教的朝圣,在他心中,教育是理想,更是责任,推进中国的语文教育是他毕生的事业。作为教育家,他桃李满天下,出于他门下的著名人士有丰子恺、柔石、冯雪峰、汪静之等等知名作家。而作为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他更是著述丰厚,观点独特,主张“爱”的教育,曾与另一位著名教育大师叶圣陶合著过多部理论著作,如《文章作法》、《文心》、《阅读与写作》、《文章讲话》等等,他们共同创立的语文教育思想在新中国建立后得到了充分发展,至今,他的教育理论经久不衰。 本书集夏丏尊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
本书从十四个方面精选陶行知关于教育的著名论述:即教育的理想、教育的信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科学的教育、创造的教育、儿童的教育、师范之教育、整个的校长、教师的素养、教育之研究、学生的教育。为教师成长以及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提供可供探寻的踪迹。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 《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是为了提供一个陶行知著作的普及性读本,从而让陶行知的学说广为人知,深入人心;为了把陶行知所做的探索在全国更深入下去,推广开来,让他的理论和经验为现在的教育改革服务。
人本主义是关于人的学问,萌芽于古希腊,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近代欧洲思想史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延续,现代人本主义则是传统人本主义的反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包括:传统人本主义(以夸美纽斯为代表)教育思想;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教育思想,包括唯意志主义(以尼采为代表)教育思想、弗洛伊德主义的教育思想、存在主义(以雅斯贝尔斯为代表)教育思想、新托马斯主义的教育思想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为代表)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实践家和革新家(以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的教育思想等。 本书既注重学术性又兼顾通俗性,对人们了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作为师范院校教学参考书或在职教师自修用书。
本书系钱穆先生谈论为学之方法与门径的专门著述。钱先生在书中首先谈到孔子与朱子谈论读书的内容,后又列举曾国藩、张之洞、康有为等近代名儒谈论读书的言论,并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读者可由此获知治学之源流。后几篇,钱先生从当身感触谈起,希冀好学之士取而为法,获得为学之一门径。
杜威是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继皮尔斯、詹姆斯之后,把实用主义哲学加以深化,并结合自己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长期实验,具体加以应用,形成一个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杜威教育名篇》包括了杜威从1897年到1952年的24本(篇)主要论著,其中既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明日之学校》《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一些重要著作,又有《我的教育信条》《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芝加哥实验的理论》《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等一些重要文章。从《杜威教育名篇》中,读者可以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
《素质教育与大学精神(2012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为2012年11月在西北大学召开的大 学素质教育研究会2012年会暨高层论坛论文集。书中精选了38篇论文,分四个篇章全面深入探讨 了大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包 括:(1)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2)大学素质教育机制及队伍建设;(3)素 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建设;(4)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 探索。 郭大成主编的《素质教育与大学精神(2012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兼具理论研究和实践 探索,非常适宜大学领导、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研究 人员以及关心素质教育的社会各界同人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