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第2版)》 当前,项目化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风向标,素养导向的项目化学习日趋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学习方式。作者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现状,选择立足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 提炼了学习素养视角下项目化学习的四个特征:①核心知识的再建构,②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③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④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 创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项目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学习时代性、本土化的特点; 针对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给出了符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大量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和辅助工具,并结合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 《项目化学习 的实施 》 在《项目化学习设计
本书所呈现的25个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主要来自实验区在新课程实验初期的探索。尽管每一个案例背后都蕴涵着课程开发者对校本课程独特的校本化理解,但仍能看到指向学生兴趣培养并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旨归的校本课程目标,仍能把握课程整体规划、目标设计、实施计划、有效管理和评价等基本要素,这种课程目标和课程要素构成了新课程框架内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边界25个案例用共同话语方式言说着不同的实践建构,这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智慧和教育魅力所在。25个案例如同校本课程的意义之网,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照。
岁月如歌,往事依依,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有失落有收获 《岁月如歌(手稿珍藏本)》作者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知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家于漪老师回顾了求学和从教生涯,总结了自己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的岁月人生,既有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心得,更有一位在逆境中成长、不断奋斗的教育家的教育思考。
《做幸福的好教师——名家名师教育访谈》是“大夏书系”编辑朱永通与21位教育界名师、名家的对话。他们既从微观角度讲述了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之道、教师的站讲台之道、教师的修炼之道等内容,又从宏观角度讲述了教师应该坚持的人生价值、应该欣赏的生活意义、应该具备的品质等。文章在彰显一个幸福教师最受感动的一面时,也传递着他们的“幸福”老师之感。
《教师教学科研指南》立足教师教学科研的特点、面向教师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对教师教学科研中的问题逐步展开探讨,详细讲解了怎样选题、怎样申报选题、怎样搜集资料、怎样写作论文、怎样发表论文等内容。作者站在教师的立场思考问题,对教师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且,在叙述的语言上,也注重使用教师的话语方式,避免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表情达意,贴近了教师的实际需求与阅读习惯。
科学、教育、人生——美国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何毓琦博士在他的科学网博客中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科学家生涯,一个完整而丰满的人生。 何教授将他半个多世纪的科研教学和人生体验浓缩在数十篇博文中: 美国大学教授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如何设计研究课题?如何指导学生?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到国外做博士后?等等。不论是资深的教授,年轻的学者,抑或刚刚迈入科学大门的学子,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受益。 作为世界知名的自动控制专家,何教授很擅长化繁复为简洁,化深奥为通俗。这本书收录了数篇介绍决策论、博弈论等方面的科普佳作,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实属难得一见。 此外,何教授以一位杰出科学家的眼光审视这个纷乱不断的世界,写下了诸多见解独特、精辟深刻的时事评论。 何教授还拥有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