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文库”的编写将坚持下面的三条原则: ,借鉴与原创相结合。“文库”将随时吸收国际上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借鉴世界的经验来提升我们的研究水平。同时,“文库又将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成就原创性的教育经济与管理理论。 第二,理论勇气与冷静思索相统一。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尚存在许学术界有争议的至今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敢于面对并勇于解决理论界公认的难点,是我们的决心。然而,对于解决科学问题,仅仅先靠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研究者细致的求索和高度的智慧。力戒学术浮躁,将理论探索的勇力与冷静的思索相统一,这是我们同仁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第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瑟谷学校,一个教育传奇。 瑟谷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实践与今天全世界大部分学校所通行的教育目标和实践之间存在一种巨大的分歧。 瑟谷学校是美国一家正式得到政府认可的“自主学习学校”,渗透在这所学校以及其他根据相同原则运作的同类学校各方面的重要概念是信任。简言之,学校相信,也让家长相信,孩子们在不停地努力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我们发现,孩子们的世界每年都在极大地拓展,如果条件允许,每个孩子都会探究他们的世界中对他们重要的部分。我们也相信,当孩子们内化了他们真的很自由这个事实以后,所有人都能努力发挥出他们的高水平。 多年以来,人们对瑟谷学校的毕业生做了一系列研究,想看看瑟谷这个如此漂亮的成长环境能否为孩子们的成年生活做好漂亮的准备。 我们想了解关于我们的毕业生的各种问题: 他们在就业市场上表
《学校组织变革研究--校长的视角》力求从校长的视角来研究学校组织变革,围绕为什么要进行学校组织变革、学校组织变革的方向、变革内容、怎么变革四大问题,分九章展开研究。本书力图从校长视角研究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的是中小学面临的组织变革中的问题,也力图从学校组织变革实践中提炼出组织变革的理论,希望能够揭示学校组织变革规律,为校长智慧推进组织变革提供理论支撑。本书由陈丽、李希贵等著。
编撰本书,自2005年9月接受任务,至2007年1月脱稿,历时1年零4个月。浙江大学西迁是一幅壮丽多彩的画卷,本书取材从可读性出发,侧重于当年的一些故事和轶闻趣谈,有别于校史和人物介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浙大在西迁中的艰难崛起。因篇幅所限,也只能作鳞爪之为。本书资料主要取自《竺可桢日记》,竺可桢、王淦昌、苏步青、谈家桢、贝时璋、罗宗洛、刘奎斗等人的传记,费巩、王国松等人的纪念文集,浙大校友的回忆文集和回忆文章,涉猎书、刊凡40余种。此外,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浙江大学档案馆,以及诸多学长、校友和友人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是早期大学研究方面迄今为止最的著作。作者以翔实的史料、开阔的视野,对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论述。该书共分3卷:卷探讨萨勒诺、博洛尼亚两所意大利大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二卷重点介绍现代大学的原型巴黎大学,第三卷则集中探讨英国大学,尤其是牛津和剑桥大学。作为一个以史料见长的牛津学者,拉斯达尔对每一个细节都给予充分的史料支撑,同时给予适当的评论,让读者在掌握史料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倾听历史描述的愉悦。
杨卫兵的这本《高校基建项目招投标治理研究》在外建设工程招投标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实际,对高校基建项目招投标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书中肯定了高校基建项目招投标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着重从招标方、投标方、评标方和监督方的视角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治理对策。针对高校自行招标模式的局限性,《高校基建项目招投标治理研究》最后提出了实行委托招标模式(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和有形建筑市场招标)和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的建议,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高校基建项目招投标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