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儿童最普遍的语言。所有儿童,无论其文化背景,都在游戏着。 过去对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通常使用经过严格抽样标准化的工具,由于样本中有限的文化、语言、生物、环境等因素和儿童能力水平会导致使用这些工具测量的结果自相矛盾。如果接受这种测试的儿童与样本不符,结果就有可能出现错误,就可能导致对儿童发展支持的需求程度作出高估或者低估的结论。因此,我们无疑需要一些能够适应不同文化和个体需求的评估方法。 本书对儿童游戏的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替代方法,它使我们能够提供对儿童的技能、学习风格、动机因素、交往模式和行为的功能性信息。这些信息就可以使我们能够基于儿童的优势和准备好的领域来制定个别化的发展和教育措施。
在世界各地的幼儿教育实践中,绘本都被视为重要的教育资源。绘本阅读活动既能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又能拉近师幼、亲子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深圳市第三幼儿园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绘本阅读活动,致力于在幼儿内心播下热爱阅读的种子,并积累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案例。本书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将园所积累的实践案例呈现出来,囊括了独立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一日生活中的绘本阅读活动、亲子阅读活动、绘本戏剧活动和绘本主题综合活动,以供一线教师参考。
《幼儿园球类活动理论及设计集锦》是我园成为全国重点科研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实验学校和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研究课题“幼儿园球类活动课程开发的研究”的成果,它凝聚了幼林培英幼儿园领导及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心血。
《未来的幼儿教育:培育幸福生活的能力之根基》内容包括未来的保育—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保育指南的基本精神、保育的年度计划是如何制定的、有关保育形态的思考—幼儿真正追求的东西、停止指令性的传统活动—幼儿园传统活动应有的状态等。《未来的幼儿教育:培育幸福生活的能力之根基》书集中介绍了今后家庭保育的关键要素--如何培育孩子幸福生活的能力。此书对研究日本幼教改革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对目前的幼教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道德教育不仅仅是要促进“好人”的出现,还要关照儿童对社会习俗与个人事务的认识与理解。本书基于道德、习俗和个人三个领域之间的区分与联系,描绘了0~18岁儿童道德发展的综合图景,并全面细致地介绍了各级学校该如何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本书的作者拉里努奇是社会认知领域理论阵营中的领军人物之一,书中不仅呈现了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且提供了大量具有启发意义的、生动的、可操作的教学案例。所以说,这是一本值得不同学段的普通教师和专门的道德教育工作者,以及道德教育研究者和心理研究者们研读的好书。
本书理论基础科学、系统,对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现状、指导内容、方式方法、指导途径、指导者素养提高和培训、指导工作的实施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论述,包括“绪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政策发展与理论体系构建”“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调查的数据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问题与应对”。全书文字通俗易懂,文风朴实无华,对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爱上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澧溪幼儿园多年课题研究的成果和经验。该课题旨在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与幼儿园教学融合起来,在幼儿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教育的内容,使幼儿通过接触源于生活的传统民间艺术,认识中华文明,启蒙文化修养,进而完善其个性,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顾剑英主编的《爱上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所展示的民间艺术课程,涵盖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和民间游戏四个方面。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通过移情、变化、重组等手法进行创新,使民间艺术的教育真正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