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好词好句好段、名人名言、歇后语、谚语四个部分,其中收录名人名言约2000条,歇后语约3000条,谚语约1000条。每个部分按条目的意义分类编排,包含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还补充了一些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及读物中出现的名言,民间口口相传的歇后语,各民族的经典谚语,让学生吸收正能量。本词典功能完备,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学习语文的工具书。
本词典是一部适合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使用的中型语文词典。词典以收录现代汉语词语为主,兼收学生和其他读者在阅读中经常遇到的文言词语,尤其注重收入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词新语及以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所收条目。包括字、词、成语及其他熟语约30000条。
成语是汉语言宝库中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恰到好处地运用它,能产生妙语连珠、妙笔生花的效果。本书突出简明、实用的特色,具有以下特点: 1.收词丰富 全书收录成语15000条,尤其注意收录了教材中出现的成语,能满足学生及广大成语爱好者的需要。 2.例句古今并重 在简明的古例外适当增加了现代汉语例证,改变了厚古薄今、反复援引古例的模式,便于读者理解、使用成语。 3.标注功能完备 大量标注异体、近义、反义成语,功能完备。 4.贴近市场,性价高 本书版式疏朗大方,价格适中,是符合广大读者需要的一部中型成语词典。
本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词典中所收条目,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共约60000条。
本书全面介绍了印度教的吠陀、梵书、史诗、往世书和佛教本生故事、耆那教大雄故事等宗教文学作品,以及后世出现的各类诗体和散文体的俗世故事和戏剧。所述内容广泛涉及创世神话、自然现象、风物典故、伦理说教、历史传说、节日起源等,不一而足。作为学术性著作,它也同时兼顾了知识性和趣味性。
《古今汉语字典》为商务版《古今汉语词典》的姊妹篇。全书收录字头21100余个(含繁体字、异体字),收字量大,覆盖面广,可满足一般读者查考古今文献典籍用字的需要。释义准确详备,例证丰富多样,字形、字音兼顾历史与现状,符合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正文以汉语拼音为序,多音字目分为主、次音项,并设有音节表、部首检字表、笔画检字表,查检十分方便。
本词典从学生学习文言文和一般读者阅读古籍的需要出发,收录古汉语常见字7000多个(包括繁体字、异体字);此外还收录了古汉语常用复音词10000多条。本词典所选条目有的来自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有的来自其他常见古代典籍,例句精短,难懂的例句附有注解或串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词典释义简明,在单字义项前标注了词性,并结合教学实际,指出词类活用的情况;部分单字下还设有【注】和【辨】,对学习古汉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提示辨析。
本词典从学生学习文言文和一般读者阅读古籍的需要出发,收录古汉语常见字7000多个(包括繁体字、异体字);此外还收录了古汉语常用复音词10000多条。本词典所选条目有的来自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有的来自其他常见古代典籍,例句精短,难懂的例句附有注解或串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词典释义简明,在单字义项前标注了词性,并结合教学实际,指出词类活用的情况;部分单字下还设有【注】和【辨】,对学习古汉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提示辨析。
该书收录300多篇文章,每篇文章对易混淆的近义词进行字形、词义、用法、感情色彩等方面的辨别、分析,辨析方式灵活多样,有的引用丰富的例句,直观地表现词语间的异同,如《“叉(chà)”“汊”“杈(chà)”“衩”和“岔”的用法》《“矗立”跟“耸立”用途有别》;有的从古代典籍中考镜源流,厘清问题,如《“茔”“莹”“荧”“萤”的不同用法》《“于”跟“於”有什么不同》;有的从社会的一般习惯出发,就具体语境分析词语差异,给出 用法,如《“有关部门”与“相关部门”》《“支援武汉”和“驰援武汉”的不同》。对于字形、字音、词义方面的易错点,作者在文章结尾予以点出,帮助读者加深认识。该书讲解简明准确、通俗易懂,例句丰富精当、易于理解,能够满足广大师生和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语言学习需求。
本书收入字头约8000个(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其中设难字表,收录相对较难的字头。另外,还收录不少复音词。字头下面社注音、释义、例句、复音词、辨析等项。释义方面,结合教材又突破教材,涉及面较宽。例证包含大量来自中学课本的书证。对容易混淆的字的音形义进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