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全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系列精品:应用文体翻译教程》内容以应用文体翻译为主,总体上分为十章。章是总论,主要介绍翻译的概念、标准、翻译的社会功能与目的、译者的素质和译者主体性,其目的是让读者了解有关翻译的基本知识。第二章主要介绍应用文体的特征及其翻译要求,以便读者了解本书的主旨和内容。第三章介绍应用文体翻译的生态视角,概述了胡庚申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和生态翻译的基本原则,探讨了翻译中的“改写”现象,以及翻译适应选择论视阈下应用文体翻译的具体形态。这一章的作用是为下面各章的具体讨论设定一个理论基础。第四章介绍广告商标的文体特点与翻译策略。第五章介绍旅游文本的文体特点与翻译策略。第六章介绍商贸函电的文体特点与翻译策略。第七章介绍科技文献与产品说明书的文体特点与翻译策略。第八章介
全书共分为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一篇翻译练习并配有一篇相应的讲解材料,以帮助读者了解翻译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并通过适量的实践掌握基本的翻译技能。翻译练习的参考译文附于书后。翻译练习的题材裁丰富多样,包括了散文、故事、历史、地理、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选材注意文字生动活泼,并且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情节或观点,以便于读者联系全文来掌握好何翻译各个部分词句的分寸。讲解材料循序渐进地介绍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绪论、词义判断和表达、句子结构的理解和转换、长句处理、以及比喻和引申这样几个难点的处理等五个部分;在讲解中对英语和汉语的异同进行了必要的对比,以促进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中的表达。本书的编写着眼于实际效用,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的通俗易懂,帮助读者学会英汉翻译的基础知识和技
本书旨在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从实证出发,客观描述西方英语读者如何评价许渊冲的中诗英译作品;将许渊冲的翻译观置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史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对其价值、地位与作用进行评断;进一步认识韵体诗(中诗英译)的利弊,以期对中诗外译主导策略提供必要的理论及实践参照;在关照西方读者审美情趣与“期待视野”的基础上,探究多维度译诗模式的可行性。 本书将参照实证调查的结果,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文本研究及历史考察研究为主线,论证许渊冲“优势竞赛论”及译诗策略的合理性及缺陷,以期在全面梳理许氏译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力求对其作出较客观、全面的论证与价值评判。
本书共分4大部分。部分为概论,讲述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定义、基本理念、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途径,以及发展历程和研究范式。第2部分为语料库与翻译研究之间的关系,内容涉及语料库建设、翻译共性、语言特征宏观与微观描述、翻译文体等方面。第3部分为语料库与翻译教学,对与翻译教学相关的方面进行了描述。第4部分侧重于应用问题的研究,如计算语言学、辅助翻译功能、专门对应语料库等。 本书适用于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及教师、研究生使用。
本书英文版于2004年出版,是一部编排科学的口译研究入门专著,对口译研究成果进行了庞而不杂、条理清晰的综述,是口译研究的学科理论奠基之作。 该书出版后,在翻译研究界及口译研究界均受到高度评价。翻译研究界的代表人物莫娜·贝克(MonaBaker)称,“这本以读者为本的实用教科书是口译研究这门重要新兴学科的一份路线图。”国际口译界的行业组织“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也发表评论称,本书“必将很快成为口译研究入门的标准教科书”,其出版“是对口译研究领域的一大贡献”。 《口译研究概论》自出版以来也受到了口译学习者的广泛欢迎,不少高校将本书列为口译(研究)方向硕士生、博士生的书。
《中外散文诗歌佳作选译与鉴赏》精选中外散文、诗歌佳作近百篇,分别进行英汉、汉英翻译指导与点评,在鉴赏中学习英汉翻译的规律学习与技巧指导。
《本科翻译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是2009年国家社科课题《新兴本科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的结题成果。课题组成员们利用调查问卷与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对我国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建设、教学模式以及课程测试与评估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客观细致的调查,并在分析成绩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与思考的新观点和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