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典是在德国朗氏出版公司的《德英技术与应用科学专业术语》版(2002年)和第二版(2005年)的基础上编译扩充而成的一部大型科技类工具书。整部词典涵盖了120多个学科,总收词量约26万条(其中包括约6万条德汉对照的释义说明),词典中每一条目均界定了学科属性,释义也按学科概念确定。本词典可供广大德语学习者和翻译人员参考使用。
本词典于1972年开始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三个单位合作编写,1975年列入国家语文词典出版计划,并明确由上海外国语学院统一领导。1977年至1979年四川外国语学院也派员参加了编写工作。本词典是一部中型的综合性语文工具书,释义与用法并重,收词85,000多个。鉴于德语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应用较广,本词典选收的科技词较多,约计18,000个。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我们在词例的编排方式上,参照国外语文词典作了新的尝试。这种编排方式是否恰当,有待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加以鉴定。本词典所选收的专业词目大多经过北京大学、武汉医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其他科研单位的有关专家协助审查,但后仍由编者统一审定,如有错误,当由我们负责。在此,我们谨向以上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所给予的支持深表谢音。
本书收词11万余条,包括80多个专业门类及已通用的新词、新义;按照近年来已在德语国家正式实施通用的德语新正字法;释义和用法并重,提供语音、语法、用及词源等核心信息;释义精准、详尽,语言规范,例证丰富,难点突出,使用方便。
《精选英德汉?德英汉基础词典》源自德国PONS出版公司2010年版的《英德·德英基础词典》收词5万余条;结构清晰,短语多而实用,便于准确通览各词条不同释义及其在相应语境中的典型用法,英、德文例句的译文,更是多位学人反复推敲后的成果。
《精选英德汉?德英汉基础词典》源自德国PONS出版公司2010年版的《英德·德英基础词典》收词5万余条;结构清晰,短语多而实用,便于准确通览各词条不同释义及其在相应语境中的典型用法,英、德文例句的译文,更是多位学人反复推敲后的成果。
本书收词11万余条,包括80多个专业门类及已通用的新词、新义;按照近年来已在德语国家正式实施通用的德语新正字法;释义和用法并重,提供语音、语法、用及词源等核心信息;释义精准、详尽,语言规范,例证丰富,难点突出,使用方便。
精选汉语单字及词目近4万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商贸、法律、科技及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收录新增汉语习语及德语译法5000余条。对德语释义中的一些重要语法作出标注。中文部分加注汉语拼音,以方便德国人学习中文。
本词典是一部以电工技术、电力工程和自动化为主要内容的英德汉三语种专业科技词典。收词范围包括基本电工术语与标准、发电与输配电、电机、电气传动设备、开关设备电缆、电力电子技术、保护设备和继电器、电子测量和分析技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专业领域的词汇、词组约54000条。其中许多词汇与词组直接来源于ISO、IEC、DIN、ANSI等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词典正文后编有德文索引,可以实现德文-中文和德文-英文的对照查阅。本词典可供工作在电工与自动化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使用。
暂时没有内容
本词典于1972年开始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三个单位合作编写,1975年列入国家语文词典出版计划,并明确由上海外国语学院统一领导。1977年至1979年四川外国语学院也派员参加了编写工作。 本词典是一部中型的综合性语文工具书,释义与用法并重,收词85,000多个。鉴于德语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应用较广,本词典选收的科技词较多,约计18,000个。 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我们在词例的编排方式上,参照国外语文词典作了新的尝试。这种编排方式是否恰当,有待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加以鉴定。 本词典所选收的专业词目大多经过北京大学、武汉医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其他科研单位的有关专家协助审查,但最后仍由编者统一审定,如有错误,当
本词典编有词汇180000条,缩写词10000条。专业范围包括:广播、通信、电视、雷达、导航、计算机、数据处理、电子材料与元件、半导体、集成电路、红外与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声学、物理、化学、光学、数学、冶金、工装与设备、航空、航天、自动控制,以及相关边缘学科。
德语成语(包括惯用语、俗语、谚语性成语、谚语等)是德语中不易理解和掌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书收德语成语约13 000条,每条成语后除附有中文释义外,还挑选了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句,以便读者理解。本书还对谚语性成语提供典故出处,帮助读者增长文化、历史、国情知识。这也无形中会使读者拓宽知识面,对德语也会理解得更深、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