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共30课,1-11课为商务访问篇,主要介绍了商务访问的一般常识性知识;12-25课为贸易实务篇,主要介绍了一般的贸易业务知识,26-30课为中韩交流篇,主要介绍了中韩两国现在实行的贸易方式以及韩流现象,对中韩两国的贸易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书的特征: 1.所有的语法均由例句、会话、参考说明、练习和答案几个部分构成。 2.较难的解释和例句都附有译文。 3.附有汉语的相似句型,以帮助理解。 4.本书内出现的所有词汇都在书后的词汇索引中附有中文解释。 5.语法中特别需要记住的内容整理为表格附在附录中。
随着中韩关系全面深入的发展,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技术合作必将更加密切,人员的交往会越来越频繁。通常我们与韩国人的交往中,外来语是主要的语言障碍,给翻译和阅读都带来很大困难,尤其是化学化工领域。化学化工领域是出成果最多、技术进步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所涉及的范围极广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之一。随着化学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词汇也将不断出现,新的外来语也不断为人们所采用,这必然给相互交往带来更多的语言障碍。 因此,在长期从事翻译工作和科技情报工作中所积累的传统外来语的基础上,、参考了多种版本的韩国语词典、韩汉词典、英汉词典、日汉词典等前人的研究成果,精心编写了这部专门收入化学化工领域外来语的专业性工具书,旨在给广大读者提供一种收词较全面、使用更方便的专业工具书。
本书是第二届和第三届汉韩语言对比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两届会议分别于2007年8月23日~24日和2008年8月23日~24日在北京和首尔召开,来自韩国、日本和各高校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经过编委会的评选,入选的论文共计35篇,内容涉及语言对比的诸多方面,既有语言对比的理论研究,也有语法、语音和特殊句式对比的专项研究,又有偏误分析及汉语教学研究,同时也不乏翻译、语言文化对比及语言测试研究。论文总体上呈现出内容全面、角度新颖、论证深入、服务教学的特点。
在当前国际对外汉语教学中,书面语的教学一直是一个攻坚堡垒。2004年3月20日在哈佛召开的“高年级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可以说就是对这个攻坚堡垒一次尝试性的挑战。这次研讨会由哈佛东亚语言文明系、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哈佛费正清中心赞助,哈佛东亚语言文明系汉语教学部主办。这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对外汉语教学线的中国及美国十多所的专家学者,共收论文16篇,涵盖高年级汉语词汇、语篇、语体、语法教学等诸方面。 本书是一部关于汉语教学研究的研究性文集,全书收录了研究论文共十余篇,内容涉及汉语教学法、书面语法、古汉语教学、汉语口语、高级汉语、汉语虚词等,适合汉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
韩国是单一民族国家,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这给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不由地去探寻她的奥秘。 1992年中韩建交后,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关系日益密切。特别是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前往韩国考察或旅游,也有许多韩国人来中国洽谈生意。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是我们交往时的障碍,但我们又不可能先去学好韩国语后再与韩国人交往。有时简单一句话,就能解决大问题。愿这本书能在您需要时助您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