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人发展的目的,在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自由也理所当然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目的。中华民族的近代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的历史。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决定了广大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本书以此为理论依据,介绍了自由的一般意义,自由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并在最后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个人自由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是高度统一的。本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自由”的英文版。
该丛书通过“关键词”的形式,清晰、全面地解读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外读者系统地呈现新时代治国理政精神要义和具体展开,集中展示了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韬略和智慧,回应了世界对中国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的重大关切,推动相互理解和思想交流。该书共分十四个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治国理政相关关键领域的词条。
法治与民主有着天然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在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强调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作者在书中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结合公民个人的成长、成才,全面介绍了已基本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阐释了法治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如何解决和平赤字,贡献和平智慧,提出和平方案,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时代问卷。《全球和平的中国方案》一书系统阐述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是谋求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中国方案”,更是推动全球治理秩序向着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新全球化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开创了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全球发展道路,致力于基于共同价值基础上的全球文明理论,建立起基于共同责任基础上的全球治理架构,其主旨在于弘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超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的隔阂、纷争和冲突,建设一个更加和平、更具包容、更加美好的世界。
本书全面介绍了西藏地区由古至今的发展历史,以动态、发展的观点,系统梳理西藏历史、社会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客观真实展示了西藏历史发展的许多重大事件,着重阐明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代中央王朝
本书是为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在同名五集电视纪录片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除了前言与尾声外,包括“黑暗落后的旧西藏”“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人民当家作主”“旧貌变新颜”“走进新时代”五个部分。本书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的光辉历程,以关键人物、事件还原关键史实,以代表性人物个体命运的变迁,深刻揭露了旧西藏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的黑暗,真实再现了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武装叛乱的历史真相,生动反映出60年来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的关心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走向世界的中国军队》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建国60多年来中国军队在各个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主要包括边防交往、联演联训、承担靠前义务、对外培训、出国留学、消除战争梦魇,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本书较为全面
在一般意义上,“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作者认为,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这样的诚信观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道德作用。
该书从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和世界潮流发展的大局势出发,历史地、深入地、全面地回答中国道路形成和成功的奥秘:中国道路是如何形成的?又为什么能够成功?近100年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三者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又为什么是有机统一的?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路和改革开放的创新之路?中国道路的核心思想、本质要求、科学内涵、关键要素、奋斗目标又是什么?这种探索,对于纠正在中国道路问题上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模糊思想,例如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 相互否定的观点、否定 革命 的观点、把 革命 和 建设 相对立的观点等等,使人们深刻认识和倍加珍惜中国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globalization worldwide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China has been trying to gain a louder vo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China and Global Governance, He Yafei, a renowned career diplomat, review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global governance and describes the gradual shift from the present governance by the West, its monopoly of global affairs, to joint governance by East and West, which champions multipolarity. Moreover, the author presents China’s perspectives, means, and goals concerning global governance—advancing the innovativ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triving for global peace and mutual benefits in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relations, and building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走向世界的中国军队》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建国60多年来中国军队在各个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主要包括边防交往、联演联训、承担国际义务、对外培训、出国留学、消除战争梦魇,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本书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军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表达了中国军队与各国军队一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愿望。
在一般意义上,“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作者认为,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这样的诚信观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道德作用。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丛书围绕“治理”“和平”“发展”三个最重要的主题,采取“3+7”的模式,共分为十分册。前三分册作为统领,围绕三大核心主题,综述中国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理念与实践,介绍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框架;其余七分册,按照当前全球治理的七大互动领域,包括金融安全、能源安全、气候治理、国际发展援助、人权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国际反恐合作等,分别诠释全球治理具体领域的中国方案。
60多年来,中国对外援助涉及基础设施、减贫、农业、卫生、教育、环境、人道主义等诸多领域,广泛回应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援助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对外援助将秉承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促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助力,将“中国梦”与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世界梦”全面对接,推动形成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的新型全球治理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本书从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中国步入改革深水区的现状、下一步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精准解读。
《中国日报》不错记者、“美国小哥”Erik Nilsson(中文名:聂子瑞),来华十余年间,作为一名记者和志愿者,曾经去过中国许多贫困地区,见证了这些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太阳升起——“美国小哥”见证
本书全面介绍了西藏地区由古至今的发展历史,以动态、发展的观点,系统梳理西藏历史、社会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客观真实展示了西藏历史发展的许多重大事件,着重阐明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代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的关系、历代中央政府治藏政策的意义等西藏历史重大关键问题及其依据,以史实证明西藏社会所经历的从落后到进步、从封闭到开放、从封建统治到民族自治的历史性转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和谐(英文版)》讲述了“和”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它是我们民族长期孜孜以求的理想状态。和谐是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落脚点,因此它对于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党的十六大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在书中,作者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大方面详细展望了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