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教学展开论述,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感知语篇特点。本书选择现行中学英语新旧教材的多个语篇作为语篇分析样例和语篇分析练习材料,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语篇;第二,分析语篇内容。本书根据新课标有关语篇的理念和相关理论,从基于语篇的英语教学的角度,通过图表呈现,对比若干容易混淆的语篇教学观念;第三,设计语篇教学。面对老师们提出的课文语篇设计上的困惑,本书提供多个课文语篇分析和教学设计课例,以及优秀教师分享的课件。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是胡文仲教授的代表作,自1999年出版至今已重印30次。本书从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的概念讲起,层层递进,展示了文化、交际与传播,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与核心,跨文化意识的提高等,每章末尾均附有小结和思考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本书短小精悍,轻松易读,既可作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入门向导,也是部分高校推荐的考研参考书。
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必要保证。那么,如何设计?其具体步骤是什么?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哪些因素?取得何种效果的课堂设计可以称之为成功?本书以外语教学法为理论依据,对上述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并辅以具体实例详细说明,相信不论是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可以从中汲取灵感。
《英语通识阅读教程 心理篇》是大学英语通识阅读系列教程中的一册,包含10个单元,涵盖热点心理话题,包括如何追求幸福、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处理负面情绪等。每单元针对一个心理话题,遴选心理学领域较为权威的读本,从单元的心理学导论入手,引导学生阅读阿德勒、弗兰克尔、弗洛姆、戈尔曼、埃利斯、斯坦诺维奇和塞利格曼等心理学大师的经典代表作品,涉及个体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不同流派,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此外,每单元提供与主题相匹配的心理测评问卷量表,学生在阅读篇章前可以进行自我评测,随后通过深度阅读,反思并内化相关知识和概念,学会调整心理状态,提升觉知力与心理效能,发展成长型思维,终实现语言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学习目标。
《如何做问卷调查》是 中小学外语教师关键能力丛书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系列 的分册。本书系统介绍了问卷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问卷调查法辅助教学和科研。全书共分六章,主要部分按照问卷调查的实操步骤展开。第一章介绍问卷的定义与功能,包括问卷的定义、构成要素以及问卷可以收集的信息类型等。第二章是本书的重点,介绍问卷的设计过程,包括确定问卷维度、撰写问卷题项、编排问卷题项、试测问卷题项,并结合大量的实例解释上述过程。第三章介绍如何实施问卷调查,包括抽样方法、确定问卷形式、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的设计和回收、提高问卷填答率的技巧等。第四章介绍如何分析问卷数据,包括问卷数据的录入和初步整理、常用的统计方法。第五章以一篇核心期刊论文为例,介绍问卷调查类论文的阅读方法。
本书立足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深入探讨了英语课程体系的宏观框架与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为进一步研究英语课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书中系统阐明了英语课程设计的五项宏观原则和英语教学设计的经典范式,帮助教师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避开常见的误区与陷阱。在此基础上,本书聚焦英语课程关键性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为教师提供了丰富且实用的教学策略与案例支持。最后,本书深刻剖析了 教一学一评 一体化的核心本质及当前我国教育界对其的理解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与建议。
这本选集是从葛传椝先生的三本选集——《葛传椝英文集(Man and Student)》、《英文刍言(A Word to the Wise)》和《英文作文教本(A Textbook of English Composition)》——中选出论述学习英语的三十七篇文章编成的。每篇揭示一个或两个问题,大都是英语语法书和英语修辞学书所不曾讲到的。内容谈到什么读物是初学者需要读的和什么是不宜读的;怎样才能读得精细;说、读和写的关系;以及拘泥语法条条,一概类推所造成的错误等问题。
本书从“语言”“叙事”“文化”三个维度分享国际传播实践的心得体会,思考对外表达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跨越差异走好国际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第一章以媒体视角,从句法、用词、节奏、细节、修辞、标题等六个方面介绍国际主流英文媒体的话语风格;第二章概括中国时政话语的重要特点,从“外媒视角”“汉学家视角”观察中国时政话语英译的难点;第三章聚焦中西“政府观”差异视域下的国际传播身份困境与突破之道;第四章浅谈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新闻写作、社交媒体运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书延续作者一贯的视角与风格,细读外媒,详说翻译,希望能启迪更多的年轻读者投身翻译与国际传播事业。
《英语学术讲座与交流》是一系统、开放、动态、立体的学术英语视听说教材,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英语是媒介,学术交流是核心 输入为先,交流随后 等教学理念,开展人文社科领域英语学术讲座视听教学,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有效提升学习者的英语学术听说交流能力。 《英语学术讲座与交流(1 )》教材主要适用于国内高水平院校本科二年级或以上的学生和研究生,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听说交流技能和拓展他们的国际学术视野,进而为其专业学习和学术交流打下扎实的学术英语基础。
杰姬、扬娜和本是三个好朋友。升入小学四年级后,老师要求他们开始写日记,等这一年结束后,把日记装在一个时间胶囊里,埋在校园操场中,等100年以后再来打开它。三个小朋友每个月写一篇日记,记录这个月*特别的一天。他们希望把美国小朋友的成长故事告诉未来的小朋友,告诉外国的小朋友,甚至告诉外星的小朋友。这三个小朋友是:杰姬:出生在中国的北京。喜欢小乌龟。本:出生在美国。将来想当一名月球上的建筑设计师。扬娜:出生在保加利亚的索非亚。她会说流利的保加利亚语,爬过索非亚的一座大山。三个小朋友的英语都非常棒,他们为此感到十分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