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知识考级教程》是武汉音乐学院结合本院的音乐基础知识考级,针对本考级的特点精心编写的配套教材。本书分为上下册,上册是内容详解卷,下册是模拟练习卷。上册共16章,内容为音乐基础知识的详细解析,章节包括乐音体系及音律、记谱法、节奏与节拍、音程、和弦、调式总论、大小调式音阶、中国民族调式、变音体系、调式中的音程、调式中的和弦、移调与转调、中外乐器、中西音乐历史简述、音乐欣赏、视唱练耳。下册包含2章,内容是音乐基础知识考级各级别的知识点陈列分布说明、对上册的使用指导及建议,以及在上册内容基础上,针对各个级别中的各种考点而编写的模拟试题。 本书所对应的音乐素养考级共有3个级别,为武汉音乐学院所有乐器类型考级的前置音乐素养教材,从学习音乐需具备的基础的知识开始讲起,易理解,难度根
《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第2套) 第6级-第8级》 本选题为琵琶考级作品集的中级卷。《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为1997年版《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考级教材)的首次再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等从事于教学与演奏一线的专家委员会,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考级机构相应层次,遴选出传统、民间以及流传度、使用频率较高的作品,同时结合近些年来琵琶创作曲目的蓬勃发展扩增了近40%的新内容,部分高级别曲目是首次出版,也能满足琵琶专业从事者的学习需求。专家委员会本着各级别应有相应技术引导(技、指法重点)的理念设定层级和范围,初级(1-5)级、中级(6-8级)、高级(9-10级)三个段位分别提供完整的练习目标和训练要求。各级别主要
《箫考级教程》是“新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程丛书”的新增品种,分为上下两册:《箫考级教程第1-7级》是初中级水平教程,《箫考级教程第8-10级》是中高级水平教程。每一级均包含练习曲5首,乐曲10-15首两个部分,难度适中。每册最后附有“箫常用演奏符号表”。所有曲目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陶笛考级教程》是“新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程丛书”的固有品种,分为上下两册:《陶笛考级教程第1-7级》是初中级水平教程,《陶笛考级教程第8-10级》是中高级水平教程。第1-7级每一级均包含练习曲3-4首,乐曲13-15首两个部分,第8-10级每一级均包含练习曲2-3首,乐曲约14首,难度适中。每册最后附有“陶笛常用演奏符号表”。所有曲目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声音,声音被人微言轻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研究的对象,人们已经对于它的方方面面定出了许多客观评价的项目,譬如频率、响度、混响时间等等。作为音乐艺术的载体的声音,固然保留了凡是声音皆有的所有各项客观特征,但是,由于它是供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来进行审美欣赏的对象,聆听者自然地期待获得悦耳赏心的心理享受。简言之,“悦耳”是由音乐声音的“感性外形”决定的,“赏心”则是由美丽动人的“感性外形”与音乐声音所承载的艺术内容共同决定的。间乐声音一响起来,对聆听者来讲,必然是“悦耳”在先,“赏心”为后。音乐声音的“感性外形”究竟如何,用任何声学测量仪器都无法确知,只能从聆听者的主观评价才能获知。美丽动人的声音的“感性外形”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呢?怎样来把握评尺度呢?怎样从众多评价者主观性的评价中,得到高
兴起于晚明的南北宗论,既是一种绘画理论,也是一种画史叙述,可以说是我国文人画史的一本清帐。本书把南北宗论向历史中还原,一方面对南北宗论所涉及的绘画史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王维如何被推尊为南宗之祖,南宗中的南北两系,二米的特殊意义,元代董巨系统的建立等问题做了细致的梳理;另一方面对南北宗论形成的理论背景,如文人画与院体画相分离的思维传统,明代人的绘画批评和画史建构等问题做了详尽的分析。 本书认为,南北宗论的丰富内涵和特殊价值,需要放到历史中去看才能看得清楚。厘清了相关的历史,则近代以来关于它的种种非难与争执或许就可以烟消云散?
莫扎特的音乐是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的必修课,几乎所有的小提琴演奏比赛都规定要演奏莫扎特的作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编注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时,参照的莫扎特 净版 ,就莫扎特的音乐语言中的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进行说明。《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供各位师生参考。
本书包括:别让谈话中断、现在我们到达某个历史阶段、几个英国人、来到巴罗克时期、古典时期的代表等内容。
北京吉他名校使用 网站视频专区示范正规 全面 通用吉他教育行业升级推荐各地吉他学校使用 标准化,易推广建议30-50课时结合网站自学亦佳
本书是一本针对音响师、调音员以及其他音响、录音、音乐制作等行业从业人员和广大音响爱好者的声学基础科普读物。书中阐述和介绍了音响行业从业人员所必需的声学基础知识,包括振动与波动的概念、声波的概念和规律、听觉生理、声音信号处理、室内声学、噪声控制、音律学、音乐声学、语音和声乐分析、音质评价方法等。本书的编写从科普性和实用性出发,着重物理概念和声学原理的阐述,具有初、高中数学物理基础的读者都可以轻松阅读和学习本书。本书也可供大专院校录音艺术、音乐工程、音乐编导等非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