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本囊括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并根据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 国务院组织法》《 矿产 资源法》 《 公司法》 《 刑法修正案( 十二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等全新修订。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包括主观题考试、客观题考试两阶段,本书对于参加该两阶段考试的考生均适用。 本书采用双色印刷,同时本书将以电子版的形式提供增补,考生可以登录中国法治出版社官网http://www.zgfzs.com 出版服务 中的 资源下载 频道免费下载。
承载着众多考生的期盼,飞跃考试辅导中心倾力打造的《2025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应试法条口袋书》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本书秉承飞跃考试的创作理念,编排科学、新颖实用、易于携带、检索方便。同时,我们还结合学习辅导用书的特点,在确保法律文本准确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编辑加工处理,以帮助考生记忆、方便广大考生复习应考。 本书主要特点如下: 1.标注法条关键词。简化考生对复杂法条的繁琐记忆,帮助考生迅速把握法规脉络,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 2.标注高频考点和重难点法条,并以【难点注释】【对比记忆】【考点提示】等方式讲解说明,帮助考生有选择地掌握重点难点内容。 3.目录检索方便。部分法规涉及两个以上的学科,则该法规从各学科目录上均能检索,但全文只收录于主要学科中,目录页码也指向该页。 此外
本书是韩祥波老师 法考民法攻略系列 之讲义卷,主客观一体,涵盖民法考试要点,重案例、重总结、重理解基础上的有效记忆,语言通俗易懂,分析深刻生动,图文并茂,能够有效提高考生复习效率。本书是众多考生民法通关的必*教材。 本书根据《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等全面修订。 本书可与同系列的《民法516题》搭配使用。 本书配有韩祥波老师系统精讲课件,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查、搜、学一体 实用法条助手 新法速递更新
本书是一套真题练习口袋书,方便随身携带,随时取出做练习。全书共收录3000多道经典历年真题和回忆题,按照考点科学分类,能够跟随学习进度做题,也可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练习。做错的试题,可通过扫描试题旁边的二维码查看详细解析。无论在闲余时间随时随地刷题,还是在正式复习时间专项刷题,本书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本书自2006年首次出版以来,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和支持,连续出版十余年,见证了我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变迁,成为市面上历久弥新的真题类品种。本书完整收录10年(2008 2017)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并对真题及其答案进行详细解析。拣选经典题目,助力广大考生一次通关。以套题形式还原司考试卷原貌,根据大纲及行政复议法、刑法修正案(十二)、公司法等新法新规及时修改答案,对不合时宜的题目进行改编或删除处理,确保考点及解析均符合大纲考查要求。
本书自2006年首次出版以来,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和支持,连续出版十余年,见证了我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变迁,成为市面上历久弥新的真题类品种。本书完整收录10年(2008 2017)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并对真题及其答案进行详细解析。拣选经典题目,助力广大考生一次通关。编排上题目与答案解析独立成册,便于考生测试查阅。以套题形式还原司考试卷原貌,根据大纲及反垄断法、立法法等新法新规及时修改答案,对不合时宜的题目进行改编或删除处理,确保考点及解析均符合大纲。为应对法考机考趋势, 本书赠送仿真模拟AB卷, 扫描封底 仿真模拟AB卷 二维码即可获取。
本书以核心命题点(原考点)为基本单元,概括阐述考点内容,全面归纳考查方式,提示命题陷阱,揭示与关联考点综合考查的可能性,全面解读本考点应试方法;同时,通过对本考点内的2017-2021年部分题目的详细解读,达到熟悉考点 内容,并能理解掌握前述应试技能的目标。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加强统计分析,明晰复习思路。 二,客观题归类精解,考点细致分类。 三,深入透彻讲解,点面结合突破。 四,加强陷阱点拨,提高反干扰本领。特别疑难的试题解析后,附有 陷阱点拨 ,对出题者的干扰项设置方式、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应如何突破这种干扰等问题,进行简练而透彻的点拨,努力提高大家的应试技能。 五,明晰难度系数,把握复习节奏。难度系数的运用,目的在于为考生提供一把可以测量自己学习进展情况及复习效果的标尺。
本书包括宪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法· 私法· 经济法、私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13个学科。基本囊括了2019法考大纲及法考可能涉及的 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如2019年反不正当竞争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检察官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商标法等等。
本书的特点如下: 1.解密。本书从分析各部门法案例题的出题方向、出题特点、总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出发,通过系统训练,引导广大考生学会从命题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到知己知彼,准确应答。 2.典型。本书的案例都是典型的。之所以如此,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强它的实战性;二是突出案例题考查的方向性,重要的部门法多设计题,次要的部门法少设计题,不重要的部门法不设计题,通过这样的设计告诉考生一个明确的案例复习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