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操作系统”课程的复习用书,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述、进程与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输入/输出(I/O)管理等。全书严格按照最新计算机考研大纲的操作系统部分的要求,对大纲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集中梳理,力求内容精练、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本书精选各名校的历年考研真题,给出详细的解题思路,力求实现讲练结合、灵活掌握、举一反三的功效。本书可作为考生参加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用书,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操作系统课程"的辅导用书。
本书是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复习用书,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述、数据的表示和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输入/输出系统等。全书严格按照最新计算机考研大纲的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的要求,对大纲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集中梳理,力求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本书精选各名校的历年考研真题,给出详细的解题思路,力求实现讲练结合、灵活掌握、举一反三的功效。本书可作为考生参加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用书,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辅导用书。
本书是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据结构”课程的复习用书,内容包括绪论,线性表,栈、队列和数组,串,树与二叉树,图,查找,排序等。全书严格按照最新计算机考研大纲数据结构部分的要求,对大纲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集中梳理,力求内容精练、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本书精选部分名校的历年考研真题,并给出详细的解题思路,力求实现讲练结合、灵活掌握、举一反三的效果。本书既可作为考生参加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用书,又可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数据结构”课程的辅导用书。
本书力争以下特点: 考点综述:依据相关高校生物化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参考全国相关高等院校生物化学考试试题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生物化学研究生考试试题,分析相应章节在考试中所占比例、曾经出现的题型,指出考生应该掌握的重点。 名师串讲:对相应章节的重要内容及相互联系进行总结。 名词术语解释:从教材和相关试题中筛选出相应章节的名词进行解释,几乎每个名词都附有英文名称。 经典题集详解:从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考试试题中筛选极具代表性的试题进行详解,并附详细的参考答案。 课后习题解答:对教材课后习题按照大纲要求及各类考试中所占的比例给出有主次的解答,以便于学生比对和参考。 另外,为了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书后给出了四套真题模拟试卷,并给出了参考答案,供学生们参考。
本书不同于物理化学教材,不是全面介绍物理化学的内容,而是协助学习者掌握物理化学的重点,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解析物理化学习题的能力。 全书共6章,分别为热力学基础、化学热力学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电化学、表面与胶体化学、统计热力学初步。每章分为五个部分:复习指南、内容提要、要点及疑难点解析、例题解析、自测题及参考答案。本书还给出了五套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 本书参考了国内外常用的物理化学教材,量和单位采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 。
本书以彭聃龄教授的普通心理学(第6版)为参考,内容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感觉等十五章内容,每章由考点归纳、名师串讲、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课后思考题解析和本章重点知识小结五大部分组成。本书的主要特点是:紧扣考研大纲,结合权威教材,解析重点、难点;知识点与考试内容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依托一线教师,内容更有时效性。 本书可作为心理学考研学生、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和复习辅导用书,也可供心理学教师以及对心理学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参考。
本书面向考研读者需求,在第一版基础上全新修订而成。全书分为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篇,共11章(绪论、生物与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每章由学习要点、真题解析、试题荟萃和参考答案四部分组成,其中试题荟萃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含计算题)和论述题等多种题型,每章后附有参考答案(含答案解析),并遴选10套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附于书后。
本书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为核心,以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内容为主,参考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其他教材。其基本框架分为本章重点、本章精讲、历年真题和典型题精练几部分。 本书尤其注重学习实践环节,书中含有大量练习题,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知识点,每道模拟练习题均附有详细的参考答案,题型及难度与真题相仿。同时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各高校的考研真题,力求全真模拟实战演练,切实提升考生的综合应试能力。本书适合使用该教材的教师与学生的同步辅导书,也适合中国文学爱好者学习的参考书。
《无敌绿宝书 考研日语语法》是专门为参加考研日语203科目的考生精心准备的一本语法全解。本书严格按照《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日语考试大纲(非日语专业)》的要求,并通过深入研究历年的真题进行了编写。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系统的语法学习资源,全书涵盖了18个形式名词、9个补助动词、5类连体词、58个接续词、113个副词、64个助词、11类助动词、6个授受表达、18个敬语句型、350个句型,并详尽地讲解了历年考试中涉及的所有敬语考点,确保读者对敬语的应用有全面的了解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备考,本书将所有历年真题中考过的语法真题均附在相应的考点之后,并配有译文。备考者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能够理解每个考点的考查形式、迅速掌握语法要点的目的。本书还附赠了与每个单元对应的练习题。读者可在线做题并获取详尽解析,以巩固在各
《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考研笔记套装》是由《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和《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考研笔记》组成的套装书。 《中国文化要略》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精神。《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考研笔记》由程裕祯老师亲自整理,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要点鲜明、便于记忆的复习参考范本。书中多以表格形式总结出《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中的重要知识点,还补充了很多相关的拓展知识,都是研究生业务课考试中的必考点和重难点。两本书搭配使用,先前面掌握内容,再识记知识点,*后查缺补漏,能够有效提高复习和备考效率。
本书是以《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版)为蓝本,综合吸纳了新的学习研究资料,并加入了最新的考研真题。专门针对教育学科类考研学生而精心编写的同步辅导书.全书共15章,每章由考点概述、考点精讲、课后习题解答、考研真题汇编、强化训练及详解五个部分组成。本书可作为教育学考研学生、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和复习辅导用书,也可供教育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无敌绿宝书 考研日语作文范文160篇》严格按照《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日语考试大纲(非日语专业)》的要求,在深入研究2001年至今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作为一本专门用于备战考研日语203的作文范文书,本书提供高质量的范文和学习资源,旨在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应对考研日语作文考试。 本书共分为六章,涵盖了考研日语作文的方方面面: 第一章为考研日语作文大纲分析及评分标准。全面解析考试要求,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考试标准,更好地把握写作的核心要点。 第二章为考研日语作文各类话题常用单词和短语。包含校园教育、社会文化、人生哲理、网络科技等四大类作文话题的相关词汇和短语,助力读者丰富写作内容。 第三章为考研日语作文万能句式。覆盖作文的三大段落,为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句式和表达,让大家的作文更加流畅自然。
《极璐考研日语语法全攻略》涵盖203日语考研大纲规定的内容,除此之外,还补充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学生有必要掌握但未被列入考试大纲的重点句型。 《极璐考研日语语法全攻略》采用按单元分类的方式,方便大家比较同类句型。同时亦可按照考查频率进行检索 每个单元后都配备了相应的考题(可在书上作答,亦可扫码在线作答),方便大家自测。 《极璐考研日语语法全攻略》对每个句型标注了对应新日语能力考试的级别,不仅适用于大多数 203日语 考生,还适用于参加二外日语考试的学生。 此外,作者通过使用计算机对15年间的 203日语 真题试卷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到了203考研大纲中列出的句型在考试中出现的次数,并根据频率分析对句型进行了统计分级。可以说对句型考查频率的统计是本书的一个亮点。 《极璐考研日语语法全攻略》对203考试中考
《化工原理考研复习指导》是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化工原理》(陈敏恒等编,第四版)的配套辅导用书,所涉及的内容为常用的单元操作。《化工原理考研复习指导》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编写,各章内容包括参考学习大纲和学习目标、重点内容提高理解、基础概念关联图、设计型和操作型两类工程计算、学习与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典型概念题和计算题详解与分析、精选基础练习题与参考答案、综合提高题详解、精选提高练习题与参考答案等。本书通过大量经典例题的分析,给出化工原理的解题方法、规律与技巧,以便提高读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解题思路。《化工原理考研复习指导》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化工原理以及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同时可供高等院校化工原理授课教师参考。
内含2015-2014历年真题及其答案详解
到底该怎么读研?如何做好科研?如何通过同行评议来提升论文的质量?如何能够更好地回复评审提出的问题?怎样排解心理压力?相信这些都是在读研究生所关心的问题。针对在读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复旦大学张军平教授特别写作本书。 全书共30 篇,旨在解决研究生在学习、科研、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帮助读者完整了解读研生涯的每个细节,更好地完成学业,不荒废科研生涯,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本书在后提供了多个附录,包含实用论文工具、实用代码工具、专业画图工具、期刊和会议推荐,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 本书适合在读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想了解研究生学习,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学习的人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