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次将海水、淡水鱼类的增养殖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对其研究成果和生产技术进行系统全面地介绍。全书自始至终贯彻了保护水域环境、保持各类养殖水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提高各类水域的生产力;重点介绍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根据不同的水域特点,提出鱼类的养殖,资源保护,增殖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内容集中反映了20世纪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现状和水平,反映了鱼类增养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 全书分基础篇、技术篇和应用篇部分,共20章。内容包括:绪论,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水环境,肥料,营养与饵料,繁殖,人工繁殖技术,鱼苗鱼种培育,池塘养鱼,天然水域鱼类养殖,稻田养鱼,工业化养鱼,鱼类资源增殖,捕捞,活鱼运输,特种水产品(鱼、虾、蟹、蛙、鳖)养殖等。 本书供水产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用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自2001年出版版、2007年出版第2版以来,多次重印,被农业院校广泛采用与好评。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编委会24所农业院校的58名专家、学者于2014年6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第3版)》的修订进行了深入讨论,编者们充分考虑到病原分类地位的变更、病原生物学研究尤其是寄主与病原互作的分子机制以及病害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植物病理学发展出现的新理论、新成果和植物病害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每章后又增加了思考题,补增了相关的重要图片和近期文献,以期尽量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林院校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需求。 本次修订,将原来的15章内容压缩为14章,同时将其中第三章的杂粮病害变更为玉米病害,充分考虑了当今玉米作为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地
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是作物学与植物生理学、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兴交叉学科。本书以中国农业大学多年教学内容和体系为基础,吸收了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而编写,系统阐述了作物化学控制的理论基础、技术原理、植物生长调节剂、成熟技术和应用潜力,特别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书共分为植物信号系统和植物、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物化学控制的技术原理、主要农作物化学控制技术、作物化学控制技术应用潜力和趋势等6章。 本书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可用做高等农林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果树栽培学总论》经过十年教学实践,表明该教材既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又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外先进的科研和生产水平,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果树生产、科研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获得了广大师生和科研、生产部门的好评。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正不断深化,果品生产已成为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在世界果品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果品种类不断增多;新兴技术日益普及;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改革;对果品的要求从注重产量转向注重品质;研究手段不断改进;科研成果累累。 充分反映90年代果树生产和科研进展的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指导果树生产的综合能力。在维持原教材基本体系的基础上,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较多的补充和调整,加强了基础理论和新兴技术,增加了花果管理、无病毒苗木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