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问世的《故事形态学》,是俄罗斯民间文艺学家弗雅?普罗普的开山之作,共写作初衷是为了“在民间故事领域里对形式进行考察并确定其结构的规律性”。作者根据对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里100个俄罗斯神奇故事所做的形态比较分析,从中发现了神奇故事的结构要素,即31个功能项,以及这些功能项的组合规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整体的关系,这构成了全书的轴心。作者定于性的结构形态分析方法,后来被20世纪中期欧洲盛极一时的结构主义理论家们奉为精神源头,其影响远远了民间故事研究领域,成为人文学科众多分支学科的经典。20世纪80年代初,《故事形态学》的一些内容通过英译和法译介绍到中国,钱钟书先生当时便说过把这本书译出来“是当务之急”。近年来,不断有民间文学、叙事学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普罗普的形态分析方法。此次是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