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并不容易,你要做些什么才能在大学阶段取得成功?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写作是展示自我的工具,思辨是发展独立思维的基石。但是,在大学里该读些什么、怎么读?该写些什么、怎么写?论文里应该展现出怎样的逻辑,如何培养这种逻辑思维?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那么,这本书就 适合你。本书 部分引入了“SQ3R”阅读法,探讨了如何通过阅读高效地获取所需知识;第二部分帮助读者解决如何开始写作、如何避免抄袭以及如何构建文风等学术写作中常遇到的重点问题,并帮助读者提高英语写作中词汇、标点、语法使用等基础写作能力;第三部分带领读者提高思辨能力,分析了如何 为有效地展开论证,从而说服读者采纳你的观点。本书语言平实风趣,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练习,可以帮助你获得良好的阅读习惯、高质量的写作技
教育的真谛是培养孩子去应对复杂的职业世界?是向他们的头脑中灌输各种知识从而变成蒙田所说的“驮书的驴子”?还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和探究,由此变得具有智慧, 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无数挑战?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来自社会、科技、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追问“教育的真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此,既往的历史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自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来,各个时代的伟大思想家都提出了强有力的观点。在本书中,尼古拉斯·泰特博士回顾了其中十位思想家的主张,试图寻找这些伟大思想家的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发。
《蒙元东道诸王及其后裔所属部众历史研究》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除利用前文提到的《旧满洲档》《十七世纪蒙古文文书档案》外,还利用《内国史院档案》《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清内阁蒙古堂档》等满蒙文档案文书,对嫩科尔沁首领奥巴称“巴图鲁汗”及奥巴与蒙古大汗林丹汗的矛盾,17世纪20年代嫩科尔沁部最初的十扎萨克,嫩科尔沁部从嫩江流域迁移到西拉木伦河流域的时间和原因,1634年科尔沁七台吉和扎赉特部事件,1630年八月林丹汗出兵征讨阿鲁部,阿鲁喀尔喀事件和阿鲁各部归附爱新国后的牧地变迁,翁牛特部首领孙杜棱母亲绰克图太后与爱新国往来,孙杜棱与林丹汗主要矛盾等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力求展现上述历史的原貌,以期使东道诸王后裔部众历史研究获得新的进展,进而推动北元、清初蒙古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