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柴油发电机组的组成与分类、技术条件与性能以及柴油发电机组的选购与招标;柴油机、同步发电机以及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常见故障检修;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使用与维护;自动化机组的特点、分级和分类,自动化机组的传感器与执行机构、主控制器、速度控制器以及控制系统的电气连接关系,KC120GFBZ型自动化柴油发电机组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以及常见故障检修;柴油电站设计基础,柴油电站机房位置选择、布置要求与基础设计,柴油电站的通风散热、排烟与消防、隔声降噪、电气系统、防雷接地设计以及电站对其他相关专业的要求等。本书可作为柴油发电机组设计、使用、维修与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通信电源、发供电技术、电力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同时还可供柴油机、电机维修技师以及相关专业的工
本书从基本的电学知识讲起,主要介绍汽车电路识读的基本技能,包括汽车电路识读基础知识、汽车电路的特点及识读方法、汽车电气系统各单元电路识读方法、各品牌车型电路的特点及识读方法、新能源汽车电路图的特点及识读方法、汽车电路常见故障及检测方法等内容。书中插入大量实物图片,以便让读者在识读电路图时了解具体的实物,使初学者能快速入门,掌握汽车电路识读的基本方法。本书特别适用于有志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初学者自学、进修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及中、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培训教材与参考书。
本书共6章,内容包括飞行器与无人机的分类及应用场景,多旋翼无人机的硬件组成和飞行原理,六旋翼无人机的组装与飞控系统的调试,对无人机的操控,以及无人机在安装、存放与操控时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本书配有音视频和配套演示文稿(PPT)电子课件,通过扫描书中相应的二维码可获取详细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机器人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实践类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中等、高等职业院校无人机专业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培养科学素质、指导无人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使用。
本书分为编程和加工基础篇、数控车床篇、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篇,主要内容包括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机床编程基础、数控车削工艺基础、数控车床编程指令、数控车床基本操作、数控车床编程典型案例、数控铣削工艺基础、数控铣削的编程指令及应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基本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典型案例等。本书内容由浅入深,既适合初学者的学习,又能帮助数控加工人员提升岗位能力。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技术、机电技术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数控加工岗位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
本书是关于天线损耗和噪声温度测量技术与工程测量实践的专著,是作者在天线损耗和噪声温度测量技术领域研究成果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插入损耗与噪声温度的基本概念、馈线插入损耗测量技术、馈源网络插入损耗测量技术、线天线损耗测量技术、反射面天线损耗测量技术、有源相控阵天线损耗测量技术、天线罩损耗测量技术、天线噪声温度测量技术、大气衰减与天空噪声温度的计算和天线损耗测量的误差分析。书中给出了大量的工程测量实例。本书通俗易懂,可操作性、适用性强。 本书可供从事天线设计、微波与天线测量和无线电计量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本书立足于电网企业培训师的专业发展和实际需求, 通过系统全面的内容安排, 从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成人培训学习基本理论、培训教学方法、培训课程设计、培训教学实施以及教学反思与评价等多个维度出发, 旨在系统地提升电网企业培训师的能力水平。
本书采用项目引领式方法编写,按照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的方式引出焊接机器人的概念、组成、设置和焊接工艺调试等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功能设置与测试、焊接工艺、焊接机器人的接线、焊接机器人手动示教操作、焊接机器人程序编写、焊接机器人程序运行和应用、焊接机器人维护保养等。本书采用任务方式提出焊接机器人实训知识点,结合生动形象的数字教学资源,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让学生做到既动脑又动手。本书可用于应用型本科、职业院校等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用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和学习用书。
本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经典教材之一,讨论了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全书共分11章,主要讲述了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连续与离散信号的傅里叶表示、傅里叶变换以及时域和频域系统的分析方法等内容。本书作者使用了大量在滤波、采样、通信和反馈系统中的实例,并行讨论了连续系统、离散系统、时域系统和频域系统的分析方法,使读者能透彻地理解各种信号系统的分析方法并比较其异同。本书可作为通信与电子系统类、自动化类以及全部电类专业的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信息获取、转换、传输及处理工作的其他专业研究生、教师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电磁超材料/超表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设计方法和工程应用,涵盖电磁超材料/超表面的等效媒质提取方法、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全波快速仿真算法,电磁带隙结构,平面反射阵与透射阵,可重构超表面,数字超表面,可编程超表面,信息超表面以及电磁超材料/超表面在天线、散射、电磁兼容、轨道角动量涡旋波、无线能量传输与收集等应用领域中对电磁波的调控设计。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电子信息类、通信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师、科研工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全面反映了我国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动力设备的作用、原理及运行,概括介绍了其他发电方式,如水电、核电及其他新能源发电方式等。通过优化知识结构、精选素材,加入了一些反映新技术发展动态的内容。编写过程中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通过本书的学习,既可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视野,也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不同专业的相关课程打下了基础。
本书为全国电力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电力教育协会高校电气类专业精品教材。 本书内容包括电介质的电气强度、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新输电系统所推进的高电压技术四篇共十二章,着重介绍高电压技术非常基本的理论概念和工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并适度反映现代高电压技术领域的新进展。从第二版开始,《高电压技术(第四版)》创立将“特高压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中的高电压技术问题”纳入课程和教材内容。 本书为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各专业学生在学习高电压技术课程时的教材,也可供电力、电工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介绍了产品与项目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本书面向所有工程专业背景的读者,解释产品和项目设计的过程而不是技术细节。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是什么,设计是什么,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技能,工程工具,人机界面,工程师与现实世界,学会表达、写作及演讲。这些对工程师的实际工作非常有帮助。
本书以理论够用为原则,突出传感器应用能力培养,结合各校使用反馈,删除了第三版中的压阻式传感器与压力测量、超声波传感器与位移测量和光纤传感器与转速测量这3个任务,增加了检测流量用典型传感器单元。与第三版教材相比,本书传感器结构与检测理论性进一步降低,适用性 广,重在培养学生选择和维护各种传感器的能力,使其应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也 加符合高职教育重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全书分6个单元,共16个学习任务,单元1分别学习电阻应变片、电容式和压电式这3种典型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单元2分别学习电位器式、数字式和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应用特性;单元3分别学习磁电式和光电式测速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其选用方法;单元4分别学习热电?阻/?热敏电阻、热电偶、红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FANUC数控系统宏程序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数控车削、数控铣削宏程序编程典型应用实例,涵盖了数控宏程序在自动校刀、测量、刀具补偿、获取切削参数等方面应用的知识点和技能技巧。全书以典型的零件加工或测量为任务载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详细讲解了数控宏程序的原理及工程实践应用,还介绍了智能化的测量技术应用等新技术的内容。书中所有宏程序实例全部采用模块化设计编写,可操作性强,全部经过现场验证并按预期执行,适于实际加工中直接调用。 本书可供广大数控加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职业院校师生等系统学习、全面掌握宏程序编程技术学习和参考。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汽车传动系概述、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汽车行驶系、汽车转向系、汽车制动系、汽车底盘维护工艺,共十个单元。 本书通过对现代汽车底盘典型实例的分析,系统阐述了汽车底盘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汽车底盘及其总成的拆装、维护工艺、检修方法,常见故障的原因以及诊断和排除方法。 本书供高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使用。
本书以600MW和1000MW汽轮发电机组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大型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及主要生产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变压器及各种变配电装置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并简单介绍了电气二次控制及生产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 本书共分十二章,主要内容有电力生产概述、燃料和锅炉热平衡、锅炉设备、汽轮机本体结构及系统、汽轮机辅助设备及系统、同步发电机、电力变压器、发电厂变配电装置、发电厂的电气控制、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发电厂经济与管理简介及新能源发电技术。
内 容 提 要本书以NX、PS(Process Simulate)、TIA博途3款软件为平台,以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考证平台为任务载体,介绍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的数字化建模、运动仿真以及虚拟调试的方法和技巧。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概述、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三维设计、基于PS软件的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仿真、TIA博途与PS软件联合虚拟调试、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考证平台仿真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焊接集成系统仿真、其他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仿真等。本书采用项目化的编写方式,将多个典型案例融合到知识讲解和项目实施中,满足理实一体化、 线下混合教学的需求。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设计、应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培训用书。
本书依据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融合课程思政内容,考虑应用型高校教学特点,由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高校教师和高水平企业专家共同编写而成。本书的编写以“实用、适用”为基本原则,以“工程应用”为核心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机械创新能力。 本书共14章,包括绪论、机械设计概论、机械零件的强度、带传动设计、链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蜗杆传动设计、螺纹连接设计、键销连接设计、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轴的设计、弹簧。全书内容紧扣教学要求,各章均设置了本章小结、习题和思政案例等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近机类、非机械类专业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