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如何被山封锁?被水塑造?生活在此的人们是如何打破地理封锁?如何创造出一座少见,难以复刻的超级都市?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从山、水、人、城四个角度来呈现重庆的山水奇绝,追寻重庆和重庆人的前世今生—— ?,西南大地的琴弦。 水,三重天地的塑造。 人,千里江山的解锁。 城,立体都市的诞生。 本书从重庆的自然地理环境出发,讲述自古以来,重庆人在今天重庆这片土地上的适应、塑造与创造,带领读者一书读懂重庆和重庆人的前世今生。书中用200余幅很好摄影作品沉浸式呈现重庆的山水人间,展现重庆的空间广度;以几十幅内容丰富的科学制图,剖析重庆的地理文化深度;用文字阐释重庆的长度,向读者展现,重庆绝不仅仅是一时的“网红”之地,其背后还有更广阔的内涵等待着我们探索。
本书基于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发展的政策背景、实践背景、学术背景、市场背景,结合产业融合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创意经济理论等,构建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发展的基础理论体系,通过对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内涵解读,阐释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发展历程、绩效测评、时空分异、特色模式、推进机制,全方位解析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本质特征、基本原则、内在逻辑与重大意义,描述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发展趋势与规律。最后,通过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实践案例的分析,总结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成功经验。
“美丽的地球”系列是由中国国家地理科普团队和意大利白星出版社共同打造,为学生、旅行者、摄影师等热爱自然、对世界充满好奇的读者出版的一套图书。本系列图书精选出各大洲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用具有冲击力的摄影作品和准确的地图,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读,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赏遍世界。目前本系列已涵盖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本系列图书以世界各地特色鲜明、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为基点,精选了位于七大洲的230余个地点,涉及上百个国家,青藏高原、多瑙河三角洲、亚马孙雨林、黄石国家公园、撒哈拉沙漠、大堡礁、南极高原………在地专业学者的详细文字和美轮美奂的摄影作品,为每一位渴望打开世界之窗、亲近自然的读者展示七大洲的多样地貌、神奇物种等生态特色。
作者经过二十多年对西藏摄影作品的收集、整理、研究,从一千多幅布达拉宫的影像作品中精选121幅编撰成此书。这些摄影作品包括1901年至2022年拍摄的布达拉宫影像,时间跨越121年。书中不少作品来自早期西藏摄影目前的多位重要摄影家。作者将这些影像作品按时间轴排序,以布达拉宫这一视觉符号结合西藏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流动画卷的形式将一百多年以来各个时期的布达拉宫展现在读者面前。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县域旅游逐步兴起,成为新时代旅游发展的“主战场”。本书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县域旅游研究基地,在理论上阐释县域旅游发展的理论依据、概念体系、供给要素、需求特征、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战略管理、发展模式、品牌形象、发展趋势;在实践上,通过对县域旅游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县域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借鉴启示。
一、《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2023》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2年文化和旅游发展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其他重要历史年份的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情况的综合性统计资料。 二、本年鉴正文内容共分为九个部分:一、综合;二、公共图书馆;三、群众文化;四、艺术;五、文化市场;六、旅游;七、文物;八、教育、科技、动漫及其他;附录资料。为方便读者使用,多数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本资料尚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的资料。 四、符号使用说明:资料中的空缺项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无该项数据或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详,“社”表示主要项。 五、年鉴中若有遗漏和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在内容上不断完善和充实。
从2015年9月5日起,刘海翔一个人,一辆单车,骑行重走丝绸之路。他由意大利威尼斯出发,途经意大利、梵蒂冈、希腊、土耳其、埃及、沙特、阿联酋、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等15个丝路沿线国家。随后,他顺时针环中国一圈,途径28个省市,于2017年5月14日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圆满完成。总共历时615天,累计骑行里程30000多公里,相当于3/4圈的地球。作者从丝绸之路的终点意大利沿着古人足迹,一路走访曾经到过泉州的蕃商的国度回到家乡,本书以此为契机,记录了作者骑行路上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对传播丝路文化,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有积极作用。
《浙江天台山游记辑注(近代卷)》是近代浙江天台山游记集。游记是记述游览活动见闻感受的文章,近代天台山游记主要散见于近代报刊,汇集成书,可为游记欣赏与研究、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 《浙江天台山游记辑注(近代卷)》所收游记,时间段限始于1886年《申报》刊载的杨葆光《天台揽胜图记》,它是近代首篇报载天台山游记,终于1947年曹希彦在《小朋友》上发表的《游国清寺记》。
本书是为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对峨眉山所做的综合研究报告。本书以2018年相关部门发布的峨眉山旅游数据和作者团队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峨眉山旅游业最重要的三个利益相关群体——游客、当地居民、商业业主(经营者)对旅游业的感知和反应。书中还介绍了峨眉山风景区的自然地理结构、特有及珍稀动植物,界定了景区的特征。书稿的特点在于首次将居民、游客和峨眉山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思考,探索景区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创新之路。
本书是为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对峨眉山所做的综合研究报告。本书以2018年相关部门发布的峨眉山旅游数据和作者团队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峨眉山旅游业最重要的三个利益相关群体——游客、当地居民、商业业主(经营者)对旅游业的感知和反应。书中还介绍了峨眉山风景区的自然地理结构、特有及珍稀动植物,界定了景区的特征。书稿的特点在于首次将居民、游客和峨眉山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思考,探索景区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创新之路。
本书是套书,包括“魅力?老潘”系列中的8种图书:《魅力厦门》《魅力厦门(中文版)》《魅力泉州》《魅力鼓浪屿》《魅力厦大》《老外看福建》《老外看老鼓浪屿》《商业老厦门》,从一个外国朋友的视角,介绍厦门、泉州、福建的历史、风土人情、发展成就等,文笔流畅,笔调轻松、幽默,是一套很好的宣传厦门、福建的图书。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既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市场的核心吸引物,也是旅游就业的重要渠道、旅游创收的重要来源和我国旅游业形象的重要体现。2013年,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A级旅游景区规模不断壮大,精品旅游景区数量不断增加,新兴旅游景区不断涌现,在带动就业、引导投资、拉动消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综合效益日益显著,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书是一本精装画册,向上百名摄影师处征集了万余张中国世界遗产图片,并中挑选出了最精华的300余张收录在册,同时辅以中英文对照的文字说明,力求用心用力用情描绘美丽中国,为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尽应有之力。画册图文以地域为经,时间为纬,纵横展现了中国57处世界遗产的伟大及中国自然之美与文化之美的交融。读者在其中欣赏到的不仅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更是伟大的世界遗产精神与厚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融会。同时,我们也希望以画册为抓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深度宣传美丽中国,落地式对中国旅游品牌形象进行宣传推广。
《巴蜀古桥》由曾为志著
《杜璞画世界遗产·苏州卷:苏州古典园林及周边地区小幅油画写生集》:苏州是一座由深厚历史与丰富文化沉淀而形成的历史古城,同时,也是一座与时俱进、充满了现代美感的文化新城。从古典园林到太湖风光,从水乡诗情到古今梦忆,苏州的风景不知曾让多少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所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也便如此了。 苏州古城,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园林是浓缩了的湖光山色,而自然山水则是放大了的苏州园林。自然、人文,交相辉映,苏州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 自然风光,只有与人文相结合的时候,才是拥有生命力的。苏州便是这样一个处在风景广度与文化深度的交叉点上的城市。也正因如此,苏州既有历经千年的沧桑与睿智,也有挥洒不尽的青春活力。 杜璞先生多年来痴迷于用手中画笔,对苏州古典园林蕴发的人文
本书由序图、中国南极重点考察区域及科学考察站地名、中国南极考察重点区域地名详图、附录等构成。
本书不仅从传承和抢救北京老胡同这项特殊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 更基于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怀旧情结, 让每一位有着深厚胡同情结的北京人可以从心底记住这份难以忘怀的乡愁。本着作者视觉第一的原则, 用独特的摄影视角、更好地向读者真实的介绍反映北京老胡同的历史风貌。本书由如烟的往事、青砖灰瓦慢生活、形形色色四合院、逝去的印迹、时光碎影/古城遗存、雪的物语、失去的风景七大部分组成。其中雪的物语章节所展示给读者将是一幅幅白雪覆盖之下的北京老胡同黑白画面, 仿佛将我们带回到民国时期的北平城; 而青砖灰瓦慢生活章节, 则会将画面聚焦在极具烟火气息的北京老胡同的四合院里, 画面中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张张地道北京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场景。
大横断。它的名字似乎陌生,它的美却耳熟能详。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贡嘎、梅里、四姑娘山;虎跳峡、金沙江、怒江;川藏线、滇藏线、成昆线……位于川滇藏三省区交界之地的横断山区,至今,在近100万平方公里的深幽峡谷和雪山草原中,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境。本书历时8年,集百位户外人、摄影师及撰稿人对横断山区的挚爱与热忱,在峡谷密林、雪山冰川,风餐露宿,坚持前期文图实采;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首次翔实而严谨地梳理了横断七脉,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横断山区的地形地貌,并从科考、登山、徒步、自驾等多模块详解。这是一本跨越100万平方公里读懂横断山的科普资料书,是一本汇集雪山群像、自驾路线、徒步路线的国民地理书,也是每个旅人行游川滇藏不可或缺的户外指南。
衡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自古以来,许多名人都在这里留下足迹和故事。本书稿收集了148位古今名人与衡阳的故事,以山水为经,以人物为纬,结合历史文献、古迹照片等资料,用文史笔记的形式展开记叙,立体呈现衡岳山水间波澜壮阔的人文画卷。本书稿既是对衡阳名人文化的梳理成果,也是一部衡阳旅游的“打卡手册”,为广大旅游爱好者以及对地方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读本,同时有助于衡阳打造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片、加快建设重量旅游目的地。
《2024全国导考资格证考试统编教材 套装(全4册)》 2024年5月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对导游职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的8年里,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专业出版机构,中国旅游出版社始终致力于服务导游职业发展,组织业内专家编写出版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并以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赢得广大读者青睐和业界良好口碑。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我社继续组织相关专家,认真研究新发布的考试大纲,针对今年大纲的新提法、新变化和新知识点,对全国统编版《政策与法律法规》《导游业务》
从2015年9月5日起,刘海翔一个人,一辆单车,骑行重走丝绸之路。他由意大利威尼斯出发,途经意大利、梵蒂冈、希腊、土耳其、埃及、沙特、阿联酋、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等15个丝路沿线国家。随后,他顺时针环中国一圈,途径28个省市,于2017年5月14日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圆满完成。总共历时615天,累计骑行里程30000多公里,相当于3/4圈的地球。作者从丝绸之路的终点意大利沿着古人足迹,一路走访曾经到过泉州的蕃商的国度回到家乡,本书以此为契机,记录了作者骑行路上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对传播丝路文化,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有积极作用。
作者经过二十多年对西藏摄影作品的收集、整理、研究,从一千多幅布达拉宫的影像作品中精选121幅编撰成此书。这些摄影作品包括1901年至2022年拍摄的布达拉宫影像,时间跨越121年。书中不少作品来自早期西藏摄影目前的多位重要摄影家。作者将这些影像作品按时间轴排序,以布达拉宫这一视觉符号结合西藏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流动画卷的形式将一百多年以来各个时期的布达拉宫展现在读者面前。
全书呈现了热销全国市场的枸杞、葡萄酒、牛肉、滩羊肉、大米、杂粮、冷凉蔬菜等宁夏优势特色产品;讲述了传承发展的老庙月饼、老毛手抓、迎宾楼等宁夏老字号;展示了创新守正的贺兰砚、麻编、刺绣、陶艺、砖雕等非遗项目;展示了融入生活的枸杞口红、叶雕、扎染、编结等文创产品,将宁夏特有的优品“晒”到全国,让宁夏文旅的曝光量、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也给优品带来更多客流和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