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当代的教育视角出发,聚焦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根据数学不同内容领域和不同领域中具体的数学主题,在数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相融合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组织策略、教学方式的选择与实施、真实教学现象的重现、教学工具和技术的运用等等,分析探讨中小学生如何学习数学,以及教师如何基于具体的数学内容,正确的理解与合理的运用相关教学概念和要求,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教学活动。本书针对中小学阶段的各个数学课程内容主题,详细说明了如何规划该主题的学习进度,以及如何通过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理解该主题的内容。手册中有大量真实的学生学习示例,对常见问题和挑战进行归纳与总结,可以帮助教师直观地了解什么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和评估策略。
《来自民间的叛逆》以通俗浅近的语言,记录了上百个民歌手的经历,书写了美国的民歌历史。从研究者约翰·洛马克斯到铅肚皮,从民权斗士乔·希尔到流浪民谣歌手伍迪·格思里,从左派民歌手皮特西格到民谣之王鲍勃·迪伦……这些人以看似不可思议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书中充满着躁动与平静、凡人与明星、根源与现代、艺术与商业,其间的交错与矛盾,展现的不仅是民歌的历史,也从另一个角度书写了二战后的美国历史。 《来自民间的叛逆》由美国民歌资深研究者袁越历时七年写就,2003年首次出版,后虽有再版,但亦已绝迹江湖多时。此次由读库重新修订,升级再版。
作者从《汉书》、《后汉书》等历史著作中摘引大量汉代婚丧材料,编成此书。可谓集汉代婚丧习俗材料之大成,其资料价值不言而喻。作为二十世纪学术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被秦汉史学者和社会史学者视为书,其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对于所有关心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也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本书作者何慧同志,从事香港文学研究多年,尤其着力于香港小说研究。作者除著有本书外,还撰写了一些香港文学的论文,发表在我地和香港地区的报刊上,并有的社会影响。
《太平洋岛屿战全书1941——1945》全景式描绘了1941—1945年太平洋战争岛屿作战史。作者以岛屿攻防立论,两栖战、地面战、海战、空战由此展开,时间、空间脉络分明,战略意图、战场态势清晰,详列各方部队、将帅、兵器、舰艇、军机,评判战术、战法,兼及岛屿地理、生态各方面。
本书以翔实的内容,配以图片,讲述了中国江南近代著名丝商南浔刘镛家族的百年盛衰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儒商情怀。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中国传统器物的功能、艺术、审美、文化和风格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探讨;下篇选择陶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瓷器、金银器、灯具、明器等9种有代表性的器物艺术,分别从功能、造型、装饰、色彩、制作工艺和文化精神、风格特色等方面进行重点论述。
《柬帖法式备览》是东昌府区政协实施文史资料征集、整理、编撰、出版系统化与专题化的又一次有益尝试,该书的出版,对于丰富东昌府区的文化底蕴、提升聊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品位以及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全书共分4编,对聊城的风俗习惯作了介绍,具体有:古婚六礼与具帖常识、纳吉帖、长一辈主婚式、婚后宴请帖、九族与五服等。
《太平洋岛屿战全书1941——1945》全景式描绘了1941—1945年太平洋战争岛屿作战史。作者以岛屿攻防立论,两栖战、地面战、海战、空战由此展开,时间、空间脉络分明,战略意图、战场态势清晰,详列各方部队、将帅、兵器、舰艇、军机,评判战术、战法,兼及岛屿地理、生态各方面。
《荆楚岁时记》,梁宗懔撰,隋杜公瞻注。 该书宗懔正文以岁时为序,记录中国古代荆楚地区时俗风物故事,共38条,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节令和时俗;杜公瞻注文则侧重考据,引用经典俗传计68部80余条,说明某一风俗的源流承绪,偶尔也记载北方的节令时俗。《荆楚岁时记》的记述虽然简略,但涵盖甚广,饶富趣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民俗史料,影响深远,对于今日治社会史与民俗学者均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荆楚岁时记》辑校本以明刻《广汉魏丛书》本为底本,参考明陈继儒《广秘笈》本等十种刊本以及三十四种引录书籍加以辑校,将底本的三38条正文增补至七77条,又将宗懔存诗及历代有关著录、序跋、题识等一并收入。辑校者又根据史料及作者研究考证成果撰成《宗懔传略》《 版本考》两篇文章,且将重要风俗、事物、人物、地名等词条制成索引
作者从《汉书》、《后汉书》等历史著作中摘引大量汉代婚丧材料,编成此书。可谓集汉代婚丧习俗材料之大成,其资料价值不言而喻。作为二十世纪学术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被秦汉史学者和社会史学者视为书,其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对于所有关心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也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作者从《汉书》、《后汉书》等历史著作中摘引大量汉代婚丧材料,编成此书。可谓集汉代婚丧习俗材料之大成,其资料价值不言而喻。作为二十世纪学术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被秦汉史学者和社会史学者视为书,其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对于所有关心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也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