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典》是一部中型古汉语辞书,曾荣获第三届国家辞书奖二等奖。它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主持编写和修订,自1998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读者欢迎,发行量近1000万册。它的收词范围是古代以正统书面语言写作的有代表性的古籍,以先秦两汉古籍为主。释义精炼详备,审音准确实用,书证丰富典型,典故解析全面。第3版收录传统古籍常用字16000多个,复音词约28000条;参考中小学教材,更新调整字词条目的形音义例;删除罕见或见词明义条目,补全若干成套出现的词条;增设附录《中国历代纪元表》。是一部小学高年级、初高中师生及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读者学习古汉语和阅读古籍的常用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自 1978 年正式出版以来做过多次修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体现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落实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为:全面落实 2013 年 6 月由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 400 多条,增补新义近 100 项,删除少量陈旧和见词明义的词语;根据读者和专家意见对 700 多条词语的释义、举例等做了修订。 《古代汉语词典》自1998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至今已经过去了15年,有必要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把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此次修订,在释义和书证以及书写体例等方面做了大量查漏补缺的工作,从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收集了古代正统书面语写作中的大量单字与词汇。 第2版收录单字约14200个(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复音词约2800
《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做过多次修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体现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落实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为:全面落实2013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400多条,增补新义近100项,删除少量陈旧和见词明义的词语;根据读者和专家意见对700多条词语的释义、举例等做了修订。
本词典收录了2000多个词条,涉及社会学以及与社会学交叉的心理学、人类学、哲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等学科领域,涵盖从古典社会学到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关键术语及相关学者。 斯科特、马歇尔等权威学者经过严格编写,致力厘清与疏通各个词条的概念、脉络和趋势,确保其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可供社会学界教师、学生和研究者阅读与参考。
《汉字源流大字典》是一部专门探究汉字源流、普及汉字文化知识的大型辞书。全书收字12000多个。适合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读者使用,尤其适合中小学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工作者、研究人员使用。 全书所收字头,不仅包括汉字,也包括大部分偏旁部首,同时列出汉字发展中的多种字形(甲金篆隶古等等),对每个字,都从字音、字形、构造、图示、本义、演变、组字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解说,义项贯穿古今,不仅勾稽本义、引申义,还列出主要的假借义,同时增加了一些教材中甬道的义项解说和例句,还有一些重要词语的解释及易混字词的辨析,因此更符合教学的需要。 书中有对汉字构造的分析,有对汉字本义的探寻,有对汉字间关系的系联,有队汉字古今义项的梳理,有对汉字构字能力的展示,兼具普及性和实用性,有助于读者深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汉字,将
一、 收字。 收入单字约16000个,加上异体字及简化字对应之繁体字,近20000个。同时兼收 少量复音词或词组,主要为联绵字和地名用字。 收字范围为:先秦、两汉古籍,包括《尔雅》《方言》《说文》,其中出现的字尽 皆收入;魏晋南北朝、隋唐文献及以后文言文中出现的字,尽量收入;魏晋以后字书中出现而无文献例证者,原则上不收;宋元以后白话文中特有的字不收;现代产生的字不收。 二、字头编排。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同音字则按谐声偏旁排列。 三、注音。标注现代音、中古音和上古韵部。 现代音,以普通话为准,标注汉语拼音。现代不用之字,依《广韵》音系反切拼切其读音。 中古音,以《广韵》音系为准,主要标注《广韵》或《集韵》的反切、声调、韵目、声母。若《广韵》或《集韵》未收,则采用其他韵书、字书或旧注之音切。
《新华成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原创成语词典,于2004年做资料准备工作,2005年开始编写,历时八年终于编成出版。 此次出版的为该词典的大字本,大16开精装,封面为布面压花、烫金字,并配有精制函套,整体典雅庄重,是馈赠亲朋的上佳之品。 本词典十分注重梳理成语的源流演变及发展。首先是溯源,然后由源及流,这项工作是根据大量资料来进行的,利用古代文献资料来追溯成语的源头,利用近现代文献来探索成语的流变。其次是厘清成语在结构形式上的变异,慎重处理成语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变体。成语的运用很灵活,本词典根据成语的规范化和运用的灵活性,确定主副条的亲疏关系,删繁就简,做到重点突出,脉络清楚。 本词典主要特点如下: 大型成语词典,收录成语26000余条; 释义精当准确,说明褒贬色彩,指出特定用法; 语料翔实,梳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是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理论、术语和保护实践,全面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总体反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的专科辞典。全书共计320万字,6640条。分为基本理论、制度机制、实践活动、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五大部分,从理论到实践对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其中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两部分细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类辞条,详细介绍了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技艺精湛、甘于传薪的代表性传承人。正文后设有附录,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997年,《夏汉字典》出版后,我即计划修订出版《简明夏汉字典》,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2008年增订本出版后,我决心要出版《简明夏汉字典》,几经周折,于2010年在区党委、人民政府及我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给我配了助手,使我有信心来实现13年前的心愿。 本字典是在增订本的基础上去繁从简。所谓 繁 ,只是删去重复的例句。例如有的词条相同内容的,原选3条,今只选1条,减少篇幅,降低成本。版本由豪华精装变为普通精装,由大16开本变为普通16开本,而词条内容不减少,还增加3个新宇词条。
《中华汉英大词典》由复旦大学杰出教授陆谷孙主编,为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2013-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项目 ,自立项起至今已近三十年,是陆教授继《英汉大词典》之后主编的又一力作。 《中华汉英大词典》以 有保留的描写主义 为编纂方针,采取兼收并蓄的收词原则,收录常用词、文言词、新词、百科类词、方言、成语、俗语、谚语等,同时还注意收录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语词汇,注重体现中国深厚人文背景知识的词或词组的选收。义项分析精当全面,例证博征广引,译文简明贴切,等值之余注意文化漾溢。考虑到外国人学用汉语的需要,在义训、音训之余,兼顾形训,核心汉字提供字源信息,成语、典故、俗语等文化负载词,提供构词理据或文化背景信息。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部现代汉语字典,首次出版于1953年,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作为世界发行量*的工具书,它曾经陪伴几代人学习语文、提高文化水平。《新华字典》第11版,体现了在辞书编纂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上的与时俱进。第11版修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主持,主要有如下特点: (1)释义准确,例证精当,内容丰富,简明实用。 (2)根据国家语文规范和标准修订,收单字13000多个。 (3)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语言的变化,收录了一些新的义项、词汇、例证等,删去了一些难懂、过时的例证;根据中小学教学的需求,适当增加了一些例证。 (4)以字统词,收带注解的词语3300多个,更便于读者使用。 (5)新增正体字800多个,以姓氏、人名、地名用字和科技术语用字为主。 (6)根据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意见,对某些繁体字、异体字做了相应处理,增收繁
一部久享盛誉的规范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按照国务院指示编写,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 以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宗旨。 一个专业权威的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为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成立专门的编写机构,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丁声树先后主持工作。 一家百年历史的出版名社:商务印书馆 中国*早的现代出版机构,具有悠久的辞书编纂传统, 被指定出版《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做过多次修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体现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落实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为:全面落实2013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400多条,增补新义近100项,删除少量陈旧和见词明义
《简明汉字源流字典》是一部深入认识汉字、全面了解汉字、正确把握汉字构造的工具书,也是一部研究汉字文化的学术著作,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汉字构造的初意和本义,帮助读者厘清一个字的同源字、古今字、通假字、音近字、形近字、义近字以及相关字之间的关系。 《简明汉字源流字典》收录了构成汉字基础的所有偏旁部首及有构字能力的汉字,并对其从源至流进行了简单解说。其中,列为字头的字约有3000多个,加上在 演变 一项中专门讲解到的2000多个相关字,再加上分析中涉及的一些异体字及繁体字,全书共涉及汉字7200多个。 《简明汉字源流字典》对汉字构造的解说,除了吸取前人研究的成果外,大多是编者自己多年研究汉字的结晶。编者以甲骨文、金文、古文和篆文为依据,考之以汉字现状,参之以文化传统,验之以民间习俗,通过对含有共同偏旁汉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为再版书,上一版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应市场需求由我社再版。《康熙字典》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成书以来影响巨大,以至于家藏《康熙字典》成为读书人标志之一。但由于《康熙字典》采用反切和直音为汉字注音,保留大量考证、例句等文字,使现代人使用颇为不便。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参考各种版本,对《康熙字典》重新编排,删除反切、直音、出处、例证等文字,夹注汉语拼音,附注简化字,力求为读者提供简明易懂的《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