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本辞典之目的,是为学术界提供一部知识性、学术性兼顾之辞书。唐诗爱好者可从中学到各种基本知识,唐诗研究工作者亦能从中得到进一步探索之启示。因此,每一条辞目之写作,力求总结学术界已有之成果,提供最可靠之结论,并入可供进一步探讨之新说,藉供读者参考。本辞典内分诗人、体类、著作、名篇、格律、典故、成语、胜迹八大部分。若干栏目辞条之中尚含其它内容,如名篇之中包含佳句、地名之阐释。务使唐诗各种基本知识于本辞典中均有所反映。本辞典共收辞条约6000条(包括参见条)。其中诗人部分3800余条,囊括迄今所知唐五代诗人;名篇部分900余条,可作一独具特色之唐诗选本阅读;著作部分400余条,精选古今有关唐诗书籍而成,多有它书所未道者。本辞典后综合索引,按汉语拼音顺序编排。本辞典遵从学术界之惯例,唐诗范围,下包
本词典通过精选的866个关键概念,把表达相同思想、概念或属于同一语义范畴的单词和短语编排在一起,即从某个概念展开,扩展到与其有关的各种表达方式,详述不同表达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处。因此,本词典可帮助学习者为不同的语境选用最贴切的单词和英语表达习惯的短语,更有效、更灵活、更贴切地使用英语,免去在传统英语词典中频频翻查的麻烦,更可帮助学习者快速扩大词汇量。文中例证取自朗文语料库网络(10ngmanCorpus Network)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NationalCorpus)。全书辞义详尽易懂,例证丰富多彩,文字鲜活实用。本词典的另一大特点是其“亲读者性”,如书后设有索引和关键词汉英检字表,便于读者查询。
《中华名言大辞典》的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秦牧主编的《实用名言大辞典》。这次的书稿在原书基础上,新增了大量词条,共收录约30000条名言。本书“篇”这一级按内容分类排列,以自然——人生——社会——文化为序分为四篇;“篇”下分“章”,共28章;“章”下分“节”,共183节。本词典具有立目精当、视域宽广、词条齐全、引文准确、出处详尽、结构新颖、排序合理、内容与时俱进等特点。附录还新增了“中华文化典籍博览”,参照《四库全书》的做法,力图用最小的篇幅把中华文化经典的粗略轮廓勾画出来。
《他们有才,亦有爱:宋词中的缱绻爱情:彩图珍藏版》 《他们有才,亦有爱:宋词中的缱绻爱情:彩图珍藏版》 品读宋词之美,聆听岁月漫溯的回声; 感受词人的爱与愁,抚慰我们无处安放的时光。 朱光潜说:“孤立地看一首诗词,有时就很难把它懂透。” 本书选取了李清照、晏几道、柳永、苏轼、朱淑真、张玉娘、陆游、唐琬等词人的故事,以词作为引,探寻词人的人生轨迹、情感脉络,了解那些动人心扉的宋词背后的创作背景、所寄何情。 让宋词不再停留在架空的美感上,而真正走进我们的内心,与我们的人生产生情感共振
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辞赋文学不仅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求变求新,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无数艺术珍品,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其它文学样式的创作。 与数千年的辞赋创作相适应,辞赋研究也有长足的发展。赋论、赋话、辞赋作品的整理汇编,以及辞赋作家、作品的研究专著和辞赋史专著等等,层出不穷,为促进我国辞赋文学的繁荣从另一侧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丰硕的辞赋创作成果和研究成果,都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文学、文化遗产,需要挖掘和总结、推广和发扬,以便推动当前辞赋的深入研究,促进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建设。编写本辞典的计划肇始于1990年济南首届国际赋学讨论会,至今历经三载,始克成功。
为适应和满足新时代人们的文化要求,编纂一部《爱情诗词曲评析辞典》,以供广大读者鉴赏、吟咏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高尚纯洁、真诚坚贞的爱情是任何进步社会所必需的。本辞典其实就是中华历代爱情诗词曲的总汇,或者可谓中华艳体诗词曲之精粹。所编纂的内容,均是历代精湛精致、光彩夺目、脍炙人口、传颂久远的名作名篇,收入作家约二百七十家,各类作品六百余篇。对于所选作品,力求思想内容健康,文化品位高雅,艺术魅力摄人心魄。每篇可分为:原作、注释、今译、评点等诸方面,其中特别重视“今译”与“评点”。本辞典的“今译”部分,既遵循“信、达、雅”三字原则,又以达意表情为主,旨在发其内蕴,疏其意脉,帮助读者由浅入深地领会原作精神实质。
本辞典收录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代诗作及歌谣近700篇。所选诗歌均为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内容题材、体裁样式、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卓有建树,流传既久且广,陶冶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者。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我们邀请180余位专家学者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情感意蕴等方面逐篇进行了赏析,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