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是《唐诗三百首》的全面注释解析读本。唐代是诗歌创作的极盛时期,唐诗选本在唐代即已开始出现,唐以后更有多种选本流行,而其中篇幅较为适中、选诗较为精当、在旧选本中传播最广的是清代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因为这个选本入选的大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故有 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 的美誉。《唐诗三百首》成书以后,一向有多种注释本流行,这些注本各有特色,对读者阅读和欣赏唐诗均极有帮助。为使读者扫除最基本的阅读障碍,并启发读者欣赏和领略原作的魅力,我们编写了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注释简明准确,解析详细深入,是各领域读者赏析研习《唐诗三百首》的上佳读本。
《诗词曲语辞辞典》收录唐宋金元明间诗、词、曲、剧中的常用特殊词语,总近2000条。汇集了《诗词曲语辞汇释》《诗词曲语辞例释》的全部条目以及《诗词曲语辞集释》的部分精选条目,详引例证,解释词义与用法,兼谈其流变与演化,是阅读、理解相关文学作品的重要工具书。
《中华名言大辞典》的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秦牧主编的《实用名言大辞典》。这次的书稿在原书基础上,新增了大量词条,共收录约30000条名言。本书“篇”这一级按内容分类排列,以自然——人生——社会——文化为序分为四篇;“篇”下分“章”,共28章;“章”下分“节”,共183节。本词典具有立目精当、视域宽广、词条齐全、引文准确、出处详尽、结构新颖、排序合理、内容与时俱进等特点。附录还新增了“中华文化典籍博览”,参照《四库全书》的做法,力图用小的篇幅把中华文化经典的粗略轮廓勾画出来。
该书运用部首检字法,以简化字为字头,在字头后注上繁体字和异体字,字后注有平水韵的“韵部”和该字在《诗韵合璧》中的“页码”,读者只要查到这个简体字,就能看到相应的繁体字,然后再根据“页码”直接翻开《诗韵合璧》的某一面就能非常方便地找到要查找的字。该字的下面有大量的双向组词,如“洪”字,就有“宽洪”和“洪福”两种组词法,有的常用字多达上百个双字词或者三字词。书后附有《平水韵邻韵味通押表》,并补充注明了3000多个常用字的平水韵韵部。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唐诗宋词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目迷,令人神醉。《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共选取了唐诗1000余篇,宋词700余首。这些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历经千年而传唱不衰,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本辞典邀请了200余位专家学者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精彩赏析,以便提高广大读者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鉴赏能力。
基本信息 书名: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作者: 周啸天 开本: *: 58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2-01-01 书号: 9787801037411 印刷时间: 出版社: 商务国际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目录 凡例 前言 篇目 正文 附录 诗人小传 诗经楚辞书目 名句索引 诗经十五国风地域图 楚辞地理总图 一、本辞典共收录作品372篇,其中包括《诗经))305篇,《楚辞章句》所收楚辞65篇,又据《楚辞集注》补
文学鉴赏辞典精品集萃·名家品诗坊。 中国古代诗歌文章向以意蕴深厚,语言精炼,藻采华美著称,然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变迁,文化转型,语言隔阂,造成现代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如今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审美趣味的提升,文学鉴赏这一下里巴人的审美活动,不仅没有式微,反而更加繁荣,有鉴于此,编者特从已出之古典文学鉴赏辞典中,遴选各路名家撰写的鉴赏文章,裒成一帙,按朝代编次,分成十四册。一方面是彰显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名家为普及传统文化所作的贡献,另一方面也使文学爱好者能集中披览名家名作,领略其覃思妙语而生茅塞顿开之效。 通过本书之名家品牌、名家效应,期望在作者与读者间更好地架起沟通的桥梁,引发读者更浓厚的阅读兴趣,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本书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全国许多著名诗人、学者的热情支持和帮助。 本书共收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以来七十年间的新诗作品530篇,其中也包括台湾、香港诗人的作品,涉及古代史部分的历史纪年。
中国古代诗歌文章向以意蕴深厚,语言精炼,藻采华美著称,然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变迁,文化转型,语言隔阂,造成现代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如今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审美趣味的提升,文学鉴赏这一下里巴人的审美活动,不仅没有式微,反而更加繁荣,有鉴于此,编者特从已出之古典文学鉴赏辞典中,遴选各路名家撰写的鉴赏文章,裒成一帙,按朝代编次,分成十四册。一方面是彰显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名家为普及传统文化所作的贡献,另一方面也使文学爱好者能集中披览名家名作,领略其覃思妙语而生茅塞顿开之效。 通过本书之名家品牌、名家效应,期望在作者与读者间更好地架起沟通的桥梁,引发读者更浓厚的阅读兴趣,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本书是青年诗人谈骁继《以你之名》与《涌向平静》后的第三部作品,主要收录其2018年至2020年创作的诗歌,亦包括少许早年旧作与创作于2021年的新作。诗集共分五辑:第一辑 大地之上 多写故乡;第二辑 人事音书 多写亲情;第三辑 语言指南 多写观念;第四辑 残忍练习 多写别离;第五辑 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 多写山川。诗人笔下的,几乎都是日常的生活经验与人世际遇,却呈现出丰富的诗意 他语言内敛、行文简洁、笔触朴素,但情感饱满、洞察细微、思绪敏锐,有一种思索后的澄明与经历过的了然。
一、本字典共收入汉字单字3933个,篆字67872个。部首检字表按《康熙字典》部首检字法编排,为了便于读者方便快速地查阅,正文之后又附有简体笔画检字表和汉语拼音检字表两种查字法; 二、本字典遵照传统字典的编排习惯,并考虑到历代篆字的字形特点,皆以繁体字为序编排,目录及正文每个字的旁边和下面都附有该字的简化字和异体字,以便读者参考。篆字下面所有的注解和说明文字皆使用简化字,便于读者阅读; 三、本字典以《说文解字》所收的篆字为首字,主要收录了历代甲骨文、钟鼎彝器铭文、碑石拓本文字、玺印篆刻文字及砖瓦、镜铭、泉币、度量衡等文字,大致按书体发展演变的历史及篆刻作者的年代依次编排,或有不妥,在所难免; 四、本字典所收历代篆刻字形皆注明资料出处或篆刻作者的姓名,但由于年代久远,以及我们掌握的资料有限
于右任先生象民主革命的领袖孙中山一样把书法意识准确地定位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高度。他们都认为在社会动乱的南北朝,北魏碑石书法有一种【尚武】精神,而此种精神到了宋代就衰微了。
本书取材于《陶文图录》,采用搨本,基本上保持原大,个别字经缩小。除硃书、墨书外,原则上不收摹本。 本书只收战国陶文或极少量的春秋陶文,兼收秦代陶文,并在秦代陶文的右上角加三角符号以示区别。 本书按《说文》部首编排。见于《说文》者,栏上附以篆书,栏下附以楷书;不见于《说文》者,仅附楷书,并尽可能地注出通用汉字。未能释出的字入附录。 部分字下附简要考释及首位考释者。異说附于其后以备参考。 每个字的正文和重要文字下的数字是指《陶文图录》的编号。如三 六一九 一,三是卷数,六一九是页码,一是指该页的个搨本。 每页下方栏外编总页码栏。 书后附索引。索引按笔画编排,字下的数字是本书的页码。
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简化字繁体字对照字典》自面世以来,曾多次重印,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为满足读者的需求,现由上海辞书出版社重新修订出版。 本词典收入了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里的全部2235个简化字以及《批异体字整理表》中习惯视为简化字的39个选用字,逐个与繁体字对照,分别予以注音、释义和说解,特别是着重介绍了简化字的部首、字形结构、构字方法、简化方法,根据古代文献介绍某些简化字或简化方法在汉字字体变迁史上的历史依据。此外还对这些字的形音义诸方面作了辨析。 本词典由汉语言文字领域专家,中国辞书学会的江蓝生会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陆尊梧研究员合力编写,寓学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可供不同层次的读者参考。
风俗是一国一民族或地区族群传承性的生活文化,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上,它展现为五彩缤纷的风土人情。风俗的多样性,往往是因自然条件和人性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精辟见解。同时,时光流逝,时代发展,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会发生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在生活的层面,风俗是一种生活相,也就是生活的样子,一种生活的方式。它不仅仅是过去的古老的,关键它是活的、现实的活世态的生活相。在生活层面表现为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生活的技艺和生活的习惯。 在文化的层面,风俗是一种文化的模式。所谓模式,是一种样式,它概括了某种日常生活的规范或范式,它对社会成
本书是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对汉魏六朝时期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的鉴赏、评点。叶先生从具体的个体诗人入手,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讲解评析,阐述了历史时代、社会现状和诗人个体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对其作品的深刻影响,展示了整个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以及这一时期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其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为我国古代文苑里的三朵奇葩,诗词贵典雅,曲贵俚俗;诗词贵含蓄,曲贵直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