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辰亮现象级畅销科普书《海错图笔记》系列礼盒,内含《海错图笔记》系列全四册、小亮手绘 藏狐与水猴子看星星 挂袋、有 狐 书袋、藏狐杯垫以及海错主题贴纸! 海错的 错 ,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在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中,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很多滨海植物、奇闻异事和风土人情。时代所限,书中记述时有夸张,但妙趣横生。作者无穷小亮研究这套清代海洋生物图谱已近9年,他在这4本书中,选取《海错图》237幅海洋生物图谱,以95篇笔记向我们展示了鱼类、贝类、兽类及海洋植物的鉴别及物种介绍,以及小亮老师收集到的珍稀海洋生物照片及古代图谱。
我们如何看待一棵树?尽管树沉默不语,但它们身上有令人惊叹的发现,比如:树能长到100多米高,重可超过1000吨 这是蓝鲸重量的六倍还多。它们覆盖了约1/3的陆地表面,在我们的环境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影响着从水、营养和碳循环到全球气候的一切。 树木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环境中茁壮成长,在林地、灌木丛、草原、海岸和岩石生态系统、沙漠、大草原和湿地中扎根,也被人类种植在人工和城市环境中。其中,森林为各种各样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家园,养活了地球上至少一半的陆地植物和动物物种。 这本书所讲述和赞叹的,正是树木非凡的多样性,这对我们人类的生命和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们为人类社会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灵感来源。 这本书全面讲述了树木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和形态到花朵、果实和叶
本书是一本由青年博物画家青川绘制,蝴蝶科普领域佼佼者之一张晖宏配文,历时3年时间完成的 中国珍稀蝴蝶手绘科普图书。本书收录32种5科中国珍稀蝴蝶,数十幅精美手绘图片,是一部蕴含传统意象美的视觉盛宴,系统全面的科普、严谨活泼的文字与细腻入微的手绘相得益彰,是不可多得的原创珍稀蝴蝶手绘观察笔记。 为了保证书中所绘所讲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手绘师耗时3年,收集多个蝴蝶物种,从虫卵、幼虫一步步饲养至破茧成蝶。作者 深入野外、涉足多个自然保护区,对蝴蝶进行 观察调研。无论是在欣赏方面还是研究方面本书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本书系统梳理了自20世纪初我国植物学起步阶段到以《中国植物志》为代表的中国植物学大发展时期约100年间,我国植物科学画的百年历史、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精选了近600幅植物科学画画作,收录大量珍贵的文献图像,共计120万字。画作绘者涉及110余位职业画师、多位科学家以及近20位年轻绘者,展示中国植物科学绘画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的精神面貌。
复杂多样的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 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一个被大自然筛选的人种——智人,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匮乏压力,逐渐成为世界的主宰者。十万年后的我们,依然生活在巨大的历史惯性之中。 智人是如何顺利通过造物主的层层考验,很终拥有了主宰世界的力量?而同一时空的其他人种比如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呢?为何会逐渐被大自然淘汰,成为智人在漫长进化过程中的陪跑者? 河森堡笔下的旧石器时代,充满了灵动的色彩,有混沌初开的蛮荒,有人性乍现的智慧,还有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底层力量——匮乏,塑造着人类和历史。 匮乏的环境筛选出拥有足够脑力的智人,他们中的一部分走出非洲,来到亚洲大陆,创造了辉煌的华夏文明,然而自然的匮乏始终存在,不同时空的人类又该以何种姿态应对,实现与大自然的交流和对抗
《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收录了中国蜘蛛全部已知的71科,种类达1139种,占中国蜘蛛已知种类的四分之一。本书在编写时参照近期新的蜘蛛分类体系,对世界和中国蜘蛛的地理分布首次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给出了各科的主要识别特征以及代表种类的鉴定用图版,列出了各种蜘蛛至少1张生态照,部分种类提供了蛛网、洞穴、孵卵、育幼、捕食、色型变化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照片,同时提供了每种蜘蛛的识别特征、生活习性及地理分布信息等。《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共选用了近2300张蜘蛛生态照片和130张蜘蛛显微照片,真实再现了每种蜘蛛的原色生态和代表种类的显微结构,真实反映了蜘蛛的体型、体色、体态等特征,将丰富多彩的蜘蛛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本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大型工具书和科普读物。
蝴蝶与蛾类是自然界中美丽且被研究多的生物之一。毛虫是蛾类幼虫和蝴蝶幼虫的统称,它们复杂的形态、有趣的习性和奇特的行为令人着迷,值得大家去欣赏和密切观察。 《毛虫博物馆》是一部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普及性、工具性与收藏性完美结合的毛虫高级科普读物,详细介绍了全世界具代表性的600种毛虫及其近似种。展示了它们在体型、颜色和适应性方面的多样性 每种毛虫都配有其成熟时两种高清原色彩图,一种图片与物种真实尺寸相同,显示出物种的多样性;另一种为重点部位特写图片,突出体表的细微结构。此外,每种毛虫均配有相应的成虫蝴蝶或蛾子的黑白图片,并详细标注了尺寸和基本信息。全书共1800余幅插图,不但真实再现了各种毛虫的大小和形状,而且也展示了它们的地理分布。 每种毛虫都附有信息表,简要总结了该物种的关键
本书依据优中选优、独立成篇的原则,选取读者感兴趣的昆虫,如蜜蜂、蚂蚁、蟋蟀、圣甲虫、金龟子、蝉等,生动详尽地记录了它们的体貌特征、食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展示了昆虫世界的多姿多彩和无穷奥秘。全书三百多幅精美的图片生动再现了昆虫的生存百态和精彩瞬间。“知识链接”和“知识档案”简明扼要地对昆虫知识进行拓展,对主体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人类社会与人生,反观社会,无形中指引读者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的准则。 读完本书,我们会不觉思考很多问题,比如,我们该如何面对短暂的人生,如何让渺小的生命在奋斗中得以升华。
在我们的所有儿时记忆中,几乎没有比爬树更令人激动的事了。我们窜上树干,从树冠的绿色掩体后面窥探这世界;在这游戏中,我们仿佛是为树而生,而树仿佛也是为我们而生。我们成年之后,树木仍然葆有魔力。它们织就的绿浪打断单调的城市景观,它们秋季的变身又美得让我们屏息。 在本书中,充实了我们生活的树木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关注。我们聚焦于树叶这个部位,它们看上去不起眼,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是树木展现的公众形象。《树叶博物馆》为全世界600种最美丽、最能给人深刻印象的树叶提供了一部具有视觉震撼性和迷人科学色彩的指南。每片树叶在书中都以摄于灯箱的实际大小的全彩照片复现,并有文字信息介绍生有这种树叶的树种的分布范围、常见程度和生境,以及简洁的科学和历史知识介绍。无论是我们后院里那些熟悉的朋友,还是密林
德瓦尔的《黑猩猩的政治》初版于1982年,本书是其25周年纪念版。 这是一本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跨学科的经典之作,它的科学发现不仅震撼了动物学界,而且它又是一本深受政治家、企业管理者、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欢迎的人文读本,因为它以一种另类的方式,通过我们的近亲黑猩猩,洞悉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行为。
《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系百名中国昆虫分类学家、生态摄影师5年合作的结晶。本书通过大量野外生态照片以及识别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地区的描述,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六足总纲3纲29目2 200多种昆虫。作为国内目前最全面的昆虫物种生态图鉴,本书不仅呈现了昆虫分类系统研究的最 新成果,是极有价值的生物工具书,还以大量珍贵照片充分展现了自然的神秘和奇美,适合昆虫学研究者、昆虫爱好者、自然摄影爱好者等一切热爱自然的朋友们欣赏和收藏。
美国国家地理“影像方舟”(PHOTOARK)集大成作品!有温度的动物大百科!涵盖哺乳、灵长、爬行、两栖、昆虫、鱼类、鸟类等各个种类,记述300种代表性动物的体形、习性、生存状态、保育等情况!地球生命大调查,10000个物种生命状态全记录!从灭绝、濒危到近危,讲述每种动物的生命故事,记述它们的生命状态!12开大幅面,硬精装,400页,厚实有料,典雅设计!联合国推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作序!异常强壮的森林之王华南虎,曾漫游中东大地的阿拉伯大羚羊,体格不大却相当凶猛的菲律宾小豹猫,体型小到可以握在手中的关岛翠鸟,有着原始鳞片状皮肤的大开曼群岛蓝岩鬣蜥……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故事,每一种动物都代表着一个未来不确定的物种。为拯救这些动物,“影像方舟”已成立15年,记录了10000种动物。《珍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藏品的重要性堪称全球之,比其他许多博物馆的藏品更具总括性和世界性,而又有谁能比这座博物馆的麦克利馆馆长马克 A.诺雷尔能更好地引导我们穿越这个古老的世界呢? 他将带领我们通过图文并茂的藏品,详细介绍这些古老生物的进化过程,用数百张彩色照片、草图、地图和其他材料,帮助我们去理解如恐龙的谱系、生物学、行为及外观。它们吃什么,它们住在哪里,甚至它们的大脑有什么能力,它们本身是什么颜色的,或者它们能看到什么 且更重要的是本书讲解恐龙标本的顺序与美国历史自然博物馆两大恐龙展厅的展示顺序是一致的。 很多人都知道或者自以为知道恐龙是什么,但多数时候,他们错得离谱得不能再离谱。这本书能帮我们一扫关于恐龙的刻板印象,还恐龙一个清晰的真实面目,是全方面认识这种非凡生物不可错过
《PNSO儿童恐龙百科》是有赵闯、杨杨编著的一套儿童恐龙百科,分别是《恐龙的诞生和灭亡》《恐龙为什么会长羽毛》《恐龙是如何捕食的》《恐龙怎么防御敌人》《恐龙是如何繁衍的》《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赵闯结合了学界新的研究成果,使用全新的绘制方式,生动美妙地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探究我们身边不可思议的植物——那个拥有流动着绿色血液和众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的地球的主宰者,让孩子们睁大双眼面对五彩缤纷的植物王国,让他们知道世界原来如此美丽……全新的视角、生动的文字、逼真的画面,带你快速步入植物的世界,感受它们的神奇与美丽!
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奇幻神秘 蘑菇已经进化形成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奇异形状遍布在地球上,从赤道到两极的每一个角落。从白蚁土丘上冒出的巨大蘑菇,以特殊气味吸引苍蝇传播孢子的鬼笔,在森林深处浮现的艳丽珊瑚菌,缓慢掏空古树心的巨大多孔菌 这些蘑菇在我们的周围繁衍生息,但它们却很难为我们所关注和欣赏。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色彩斑斓的蘑菇世界,简要介绍了蘑菇类鉴定的方法、形态、分类、分布、采集和收藏方面的知识。主要篇幅详细介绍了600多种*美的蘑菇,并配有600余幅色彩斑斓的彩图,使其特征、特性跃然纸上。每张图片都是以实际大小拍摄,清晰生动,色彩丰富,真实地再现了自然界美妙绝伦的艺术形态。本书极具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郭冬生、张正旺主编的《中国鸟类生态大图鉴(精)》收录了我国鸟类1068种,隶属于24目、99科。书中采用1438张鸟类图片,主要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依据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和分布名录》第二版的分类系统,翔实地展示了每种鸟类的原色生态,真实地反映了鸟类的绚丽色彩、形态特征和自然生态,附有简明扼要的主要分类特征、地理分布和生态习性等相关资料。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是一本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工具书。 本书可供鸟类学、动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学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农业、林业、环境保护、海关、卫生检疫、航空、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研究人员、自然爱好者、艺术工作者、摄影爱好者等工作、学习、欣赏中借鉴参考。
郭冬生、张正旺主编的《中国鸟类生态大图鉴(精)》收录了我国鸟类1068种,隶属于24目、99科。书中采用1438张鸟类图片,主要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依据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和分布名录》第二版的分类系统,翔实地展示了每种鸟类的原色生态,真实地反映了鸟类的绚丽色彩、形态特征和自然生态,附有简明扼要的主要分类特征、地理分布和生态习性等相关资料。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是一本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工具书。 本书可供鸟类学、动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学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农业、林业、环境保护、海关、卫生检疫、航空、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研究人员、自然爱好者、艺术工作者、摄影爱好者等工作、学习、欣赏中借鉴参考。
郭冬生、张正旺主编的《中国鸟类生态大图鉴(精)》收录了我国鸟类1068种,隶属于24目、99科。书中采用1438张鸟类图片,主要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依据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和分布名录》第二版的分类系统,翔实地展示了每种鸟类的原色生态,真实地反映了鸟类的绚丽色彩、形态特征和自然生态,附有简明扼要的主要分类特征、地理分布和生态习性等相关资料。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是一本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工具书。 本书可供鸟类学、动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学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农业、林业、环境保护、海关、卫生检疫、航空、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研究人员、自然爱好者、艺术工作者、摄影爱好者等工作、学习、欣赏中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