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精美而新颖的果实种子的视觉图鉴,书中摒弃了传统的以植物分类学为基础的图书结构,而是以呈现世界上各种不可思议的果实种子的视觉美为目标,按果实种子的分类、传播、形态三大部分来设计章节结构。 书中从全世界范围内的充满着惊人功能美和造型美的果实种子中,精选出约300种既具震撼的视觉美感又具代表性的,经专业摄影师拍摄后整理而成,书中收录的每张果实种子的照片都能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通过本书,读者能直观地观察到种子千姿百态的形状和其细微的构造,感受到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书中对种子的形态与传播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细致地划分,比如,长出形状如翅膀的附属物的种子,能借助风传播;有小刺或钩子的种子,可以粘在动物身上移动,也是动物传播的一种方式;皮厚且轻,能浮于水面上的种子,可以在河川和大海中
被子植物来到地球一亿多年,它们在适应多变环境的过程中逐渐生成了多种多样的 智慧 ,以至于演化出具有二十多万种、一万多个属、四百多个科的丰富多彩的大群。著名植物学家马炜梁教授近四十年来一直在寻求植物的生存 智慧 ,他认为:植物虽然站在原地不动,不能位移,但确实可以主动去找寻异性;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但确实有接受刺激的反射弧,能够很快地做出反应;当食叶昆虫噬咬叶片后,植物能分泌一种物质招引昆虫的天敌来保护自己;植物能设计出复杂的传粉路线,让昆虫为它携带花粉;植物有利用环境的能力,能与动物协同进化 在这本趣味盎然、图文并茂的科普著作里,他结合植物分类学、生态学、环境生物学、行为学等学科去理解植物的生存之道,以丰富的实例,结合精美绝伦的微距摄影图片,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植物在演化进程中所形成的
你知道吗?植物并不是傻傻地站在那里不会动的,它会睡觉、会换衣服,会生娃、会治病 这些只属于人类才有的技能出现在植物身上是不是让你大吃一惊?当听到这些奇妙的事情时,脑海中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没有想去探索个中的奥妙? 这本关于植物的小百科全书,它将带你走进奇妙无穷的植物世界 行走、换衣服、开口说话和探测矿产的植物传闻,去探寻植物世界中的真实面目。 翻开这本书,你将在神秘植物这个舞台上,看到多姿多彩的花朵、形状各异的树叶,无数的植物扮演的一个个生动而鲜明的角色,上演的一幕幕奇趣横生的动画片。
人人都知道树长什么样子,对吗?但你真的观察过红花槭上精巧的花朵吗?或是鹅掌楸正在萌发的嫩叶?水青冈的枝条?当你仔细观察一棵树时,一个被形状和细节填充的新世界会向你敞开大门 你将看见你不曾知晓的美,你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欣赏树木。当你能够从一棵树的生长轨迹中感受生命的四季,你会真正领略自然那激励人心的力量与美妙。 《怎样观察一棵树》邀你将细致敏锐的目光投向身边常见的树木,并关注一些罕见却易于观察的树木特征。作者将定期细致观察树木的收获娓娓道来,清晰地列举了改进观察方法的策略,图文并茂地呈现了树木微妙而常被忽略的细节构造。对美国白栎、荷花玉兰、北美乔松、北美鹅掌楸等10种常见树木的深入描摹会让你感受到许多小小的震动,重新发现身边的自然奇迹。
这是一本巧妙而迷人的雅致读物,讲述了有关植物学的科普知识,以及植物学名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书中数十个关于植物名字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故事,有的透着幽默与豁达,有的暗藏丝丝哀怨,有的则吐露着清新和率真,令人过目难忘。 《植物名字的故事》语言诙谐而风趣,故事轻松而幽默,充满深厚的人文情怀。跟随这《植物名字的故事》,一起走进植物名字的发现之旅吧。既能了解植物学名中隐含的专业知识,也能从中窥见那些与植物命名相系的人物、历史渊源。在获得科学发现的同时,也能陶冶科学素养,获得人文享受。
蕨类植物是一类特殊类型的植物,它们和种子植物不同,不依靠种子而是靠孢子繁殖。正因如此,它们的成长周期中存在两个世代,有着两种形态。蕨类植物的栖息范围广泛,从热带一直到极地都有;蕨类植物的种类也极其多样,除了生长于地面,还有攀爬或附生在树上,以及本身就是大树形态的蕨类;有些蕨类有毒,有些颜色艳丽,有些蕨类能在如沙漠般的炎热和干旱中死而复生。在这本综合了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分类学、适应性、地理学及生态学、演化历史的书中,作者还强调了蕨类植物和人类的关系 文学和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蕨类植物名字的由来。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是针对植物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在野外考察、实习和旅游中的便利性和实用性需求,邀请全国各地植物分类学专家、特别是青年学者编撰一套常见野生植物识别手册的口袋书,每册包括具有区系代表性的地区、生境或类群中的500~700种常见植物,每种精选原创美图加配精炼的文字描述,物种按照社会公众读者的习惯进行精心编排以便查找物种,为读者识别植物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检具科学性和可读性的博物图书。 北京现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69 科898 属2088 种及171变种和亚种。其中蕨类植物18科25属63种,裸子植物7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33科720属1401种。 本册精选北京地区常见植物127科565属1221种,每种配以生态照片、关键特征形态描述和相似种对照,详尽体现每个种的识别要点,可以为高校师生、社会公众认识和了解北京及华北地区野外识别
这本草药百科极为精彩,它图文并貌地介绍了全世界超过550种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历史文化和它们在传统社会的使用功能。一些内容贴近大众生活,比如如何种植、如何收获、如何使用,并重点讲述了一些植物的茶饮功能和食用价值。 本书结构合理,文图科学又通俗易懂,介绍了来自中国的许多药用植物,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植物原来在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中还有如此多的故事,对于喜欢植物、学习植物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本书介绍了80多种从头痛到关节炎等疾病的实用治疗方法,提供了近600条科学研究和安全建议,为寻求天然药物的人提供了有关草药及其药用功效的明确参考,适合想要在家做健康保健的人群。
本书是专为园艺和博物学爱好者而创作的词汇手册。作者收集了1300条植物学家、博物学爱好者和园艺爱好者常用的词汇术语,用普通的语言阐释植物的形态构造、颜色、形状、质地、生长方式和果实特征,描述简洁,抓住重点,在词条解析中也尽量运用人们熟悉的植物来做例子,同时配以一目了然的墨线图。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词义,同时也提升了阅读体验。大部分词汇术语列出了同义词、反义词。 术语表按英文字母顺利依次排列,读者可以像查字典那样非常方便地查到目标词条。 园艺爱好者们具有好奇的天性:他们会记下植物园的植物标签,回家后查资料钻研;会捡起落花近距离观察;会花上几个小时阅读植物分类目录;也会抓住一切机会实践亲自种植并与其他爱好者们交流分享。但他们经常无法精确描述自己的发现,也很难找到一本既有
谁都见过红色的玫瑰、蓝色的鸢尾和黄色的水仙,但是只有在我们真正仔细地查看一朵花时,一个美丽而精妙的新世界才呈现出来。罗伯特 卢埃林用一种远远超越传统显微摄影的独特方式,为我们展现了少有人见的细节:雄蕊和雌蕊令人惊叹的结构;一枚花瓣上精细的暗纹;还有蜜槽隐秘的凹室。 与卢埃林的惊艳照片相得益彰的是特里 邓恩 切斯富有启发性的诗意文字。以显花植物中常见的28个科的区分特征为重点,切斯在花的博物学领域赋予我们引人入胜的见识,比如传粉者与花的形态和颜色之间的关系。同时,她还加深了我们的认识,了解花朵何以深植于人类的文化,而这一过程又是如何进行的。 无论你是自然爱好者、园丁和摄影爱好者,还是一个仅对花朵永恒的美和繁多种类心有所感的人,这本《怎样观察一朵花》都会为你带来经久不衰的愉悦。
在经史子集、东西文化间,发现寻常草木背后的文化意蕴。 诗学、民俗学、博物学、本草学皆为所用,岁时、吃食、风物、文学、历史、艺术融于一体。 那些有趣的、美味的、好看的、动人的,共同呈现出一个妙趣横生、古典诗意的草木世界。
北美森林黑暗的地下世界默默生长着大自然最后的野生美食 蘑菇。相比奢华的餐厅和昂贵的白松露,采蘑菇的人并不精致。他们行走于荒野中,随季节变化而改变踪迹,只为从树林里挖出更多珍稀的野生蘑菇来换取金钱。 作者兰登 库克将真菌学、饮食文化和户外探险交织在一起,揭秘蘑菇猎人这个鲜为人知但竞争激烈的神秘职业,同时探讨人类行为、经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本书既是一部怪诞的探险纪录片,又是一堂生动的美食烹饪课,还是作者与蘑菇猎人深厚友谊的见证,引领读者在这个时而神秘、时而危险、时而悲惨的地表世界中穿梭。
在北美原住民的创世故事里,茅香是初生长在大地上的植物,是大地母亲甜美芬芳的秀发。原住民把采来的茅香编成三股发辫,象征着思想、身体和精神的合一,以此传递他们对脚下土地的敬畏与感激。在印第安人看来,植物和动物是古老的老师,它们的教导能帮助我们消解病痛、渡过难关。 作为一名森林生态学家,罗宾 沃尔 基默尔能够熟练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关于自然的疑问;而作为北美波塔瓦托米部落的一员,她在内心深深认同原住民的观念,即植物和动物是古老的老师,每当我们遇到难题,它们会用自己的语言引领我们找到答案,我们所要做的唯有静静聆听。 这两种认知犹如基默尔洞察世界的两面透镜,影响着她的思维方式和人生选择。基默尔在书中以蒙太奇的手法将二者巧妙地融合交织,诗意讲述了印第安原住民所倡导的感恩文化,以及人类与其他
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土绿化的主要材料,也是城市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对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植物、爱护树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本书以幽默对话并配漫画的方式,讲述了植物生长发育和栽培的知识,介绍了林业特点,宣传了环保理念。
这本书是一篇在植物学与酒的婚礼之上朗诵的充满激情的祝酒词 清酒始于米粒,苏格兰威士忌源于大麦,特基拉来自龙舌兰,朗姆酒酿自甘蔗,而波本酒出自玉米。你已经渴了吗?在《醉酒的植物学家》这本书中,艾米 斯图尔特考察了许多能让人晕眩的花草、树木、果实和真菌,几千年来,人类用他们的才智和激情,不顾一切地把这些植物转化成酒精。在所有被发酵和蒸馏的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植物中,有些是危险的,有些极为古怪,还有一种和恐龙一样古老 但是每一种植物都为全球的饮酒传统和人类历史做出了独特的文化贡献。 这部融生物学、化学、历史、词源和调酒术于一体的迷人著作 其中还有50多种调酒配方和可供园艺爱好者参考的种植诀窍 会让你在任何一场鸡尾酒宴会上都成为*受欢迎的嘉宾。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是一本关于75科常见植物的鉴赏与栽培的实用指南。从 活化石 银杏科到莫奈画笔下的睡莲科,从常有彩色佛焰苞的天南星科到具有独特唇瓣的兰科,从充满热带风情的棕榈科到盛产多肉植物的景天科,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75科常见园艺植物的规模、分布、起源、鉴赏和园艺应用,融合了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 无论你是植物爱好者还是生活美学家,无论你是园艺工作者还是植物学工作者,翻开这本书,你不但可以收获观察、识别、选择和栽培植物所需的必要知识,还可以领悟科学分类之妙,感叹自然演化之神奇。
自然文库 旨在复兴博物学的传统,追溯人类对自然也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历程,将 绿色生存 的理念寓于求知与实践的乐趣之中,最终通过阅读激发都市人重拾对有灵万物的信仰和谦卑。 这本书通过记录树木以及回荡在树木上的声音,讲述树木与人类居住社区的故事。作者把他那敏锐的观察力带到了环绕世界各地十几种不同树木的错综复杂的生物网络中,探索树木连接的植物、真菌、细菌群落,以及动物、鸟类,着力审视人类在这些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树木所诉说的生命记忆,展现了生命是一张巨大的关系网,我们人类也归属其中。每一个生命体不仅由生物连接维持,而且是由这些关系构成的。这种网络化的人生观,丰富了我们对生物学的理解,促进了我们对人性与伦理的思考。树木,看似远离人烟,可它们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不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互相紧
本书精选中国南北各地苔藓植物代表种88科186属306种。可供国内大多数省市的自然爱好者和园艺工作者作参考。 当您在户外远足时,请带上一枚手执放大镜(放大倍数5~10倍即可,尽量自带光源,以便在光线弱的时候使用)、相机(连同三脚架)和一把小的喷壶,再连同这本书,您就可以尝试认识苔藓并欣赏其独特之美了。放大镜可以让您看清苔藓的体态和色泽、叶的排列样式和形状、中肋的有无和长短、孢蒴及蒴帽的形状等特征;三脚架主要用于提高照片的拍摄质量和清晰度;由于苔藓植物是变水性植物,在旱季或者连续天晴时,与湿润状态时相比,体态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这时,喷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用喷嘴对准苔藓喷一点点水,等候1分钟左右,奇迹便发生了,了无生气的苔藓便会恢复充满生机的状态,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这时,您便可以观察了。如
为什么我们把小麦、大米、土豆作为主食? 为什么我们要栽培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木薯? 为什么我们常吃的坚果是杏仁而不是橡子? 为什么兰花有两万多种,人类的食谱却只选择了香荚兰? 回答上述问题,都要从这些栽培植物的起源说起。 《餐桌植物简史:蔬果、谷物和香料的栽培与演变/自然文库》将带你踏上一段关于餐桌植物的时空穿越之旅,再现它们与人类漫长互动中的那些恩怨情仇。 地球上现存植物超过40万种,然而为人类驯化并作为日常食物的却仅有其中200种;人体所需的一半以上的热量和蛋白质仅来自于三种栽培植物:玉米、水稻和小麦;世界各地早期农耕文明中的先民,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四大植物家族作为日常饮食之选 想要将野生植物培育为餐桌上的美味,究竟需要克服怎样的困难?而我们如今食用的粮食、蔬菜和水果,是否还保留着它们
在《忏悔录》(Confessions)中,卢梭声称他本来有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植物学家: 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没有哪项研究比植物学研究更适合我天然的品味。 这部写于卢梭晚年的作品不是这位思想巨人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通俗的植物学小品,原书名义上写给一个5岁小女孩的。文笔优美,对植物的讲解清晰有趣。
跨越自然人文,爬梳经史子集,博采东西文化,续写传统文化中的草木之美,再现古典诗意的草木天地。 传统文化与博物相融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文学的写作笔法,融入作者个人的生命体验,书写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这是一部有关香味的博物志,讲述了熏香、香料、花园、香水等有关香味的一切。 长期以来,植物利用芳香族化合物的化学特性来塑造周围的世界。乳香树通过分泌乳香脂密封受伤的组织,以保护树木免受入侵病原体侵害;茉莉会产生一种含有芳樟醇分子的花香以吸引授粉的蛾子;花烟草则通过一种类似的芳香族化合物苄基丙酮来吸引传粉者。就植物而言,它们产生香味分子只是为了自己 繁殖、抵御和健康。但就人类而言,香味是一种良善的力量,并一直在寻找气味的来源和秘密。 珀尔斯汀将故事和科学融合在一起,调查植物产生的气味强烈的分子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本书颠覆了我们以人为中心的对香味的感知,并研究了植物产生芳香分子的原因,引导读者重新看待我们所处的芳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