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控制宿主的思想,万劫不复。 想象一个世界,寄生虫是化学战和伪装的大师,用宿主的身体伪装自己。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引导进化,那里的大多数物种都是寄生虫。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 从哥斯达黎加潮湿的丛林到苏丹南部恶臭的寄生虫避风港,齐默生动地展现了寄生虫如何改变 DNA、重新连接大脑、让男人 加不信任、让女人 加外向,以及将宿主变成活死人。 这本详尽而优雅的书将寄生虫带入了公开的环境,并揭示了它们可以教给我们的关于宇宙中 基本的生存策略的知识。 翻开这本书,了解地球头号掠食者,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特别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最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病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但是要小心,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视为宫颈癌罪魁祸首的HPV,其实男女通吃且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人类和平共处。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不可否认,病毒也是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甲流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高、越来越胖?为什么青少年糖尿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患上了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门的食物过敏?种种“现代疾病”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罪魁祸首”?美国 科学家马丁·布莱泽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这扰乱了人体内微生物的稳态,打破了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进而危害了我们孩子的代谢、免疫和认知能力。 恩格斯的告诫犹在耳畔:“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在《寂静的春天》里,蕾切尔·卡森提醒我们,滥用滴滴涕等杀虫剂会危害地球上其它的生物;在《消失的微生物》里,马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囊括新中国成立以来, 科学、科幻作家经典获奖作品,展现科学之真、善、美,传播知识、激发兴趣、启迪智慧! 本书是丛书系列之《细菌历险记》,内容包括《我的名称》、《我的籍贯》、《我的家庭生活》、《无情的火》、《水国纪游》、《生计问题》、《呼吸道的探险》、《肺港之役》、《吃血的经验》、《乳峰的回顾》、《食道的占领》、《肠腔里的会议》、《清除腐物》等。 《细菌历险记》由高土其编著。
人体是个大江湖,肠菌相关研究如火如荼,我们可能一直以来都低估了微生物在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从自然微生物世界讲起,结合当前 的肠菌研究成果,为我们介绍了肠道微生物影响身体健康的原理。我们日常生活中关于肠道的疑问,比如肠脑和大脑谁 重要?阑尾是不是无用器官?肠菌如何影响人的食欲?在这本书里都有答案。
本书是一本解析微生物奥妙的书。生命对人类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而微生物作为一群特殊的生命体, 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本书从介绍地球上 早的居民开始,逐步带你去了解微生物是如何生存至今的;微生物与人体的健康,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哪些利害关系。
本书将带你进入显微世界,告诉你忙碌的人类、奔跑的动物、浓密的植物、微小的细菌都会走进显微镜的世界里。编者以精心的选材,把对生物的探索以严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生动活泼,配有精美细腻的百余幅放大的插图,让你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愉悦地走进显微镜下的世界里。
你知道吗?我们生活在一个遍布微生物的世界。埃及金字塔中致命的“法老的诅咒”,其实是某些历经千年仍然存活的真菌孢子;地球上生命力不错的动物是微小的水熊虫,它可以承受极寒、高压、高辐射,甚至可以在真空中存活;微型昆虫柄翅卵蜂长得像传说中的小仙子,体长仅约0.2毫米……大自然丰富得令人惊叹,数以百万计的生物种类都以地球为家,其中的一些能够被我们的肉眼观察到,还有许多尽管生活在我们周围,我们却“视而不见”。这肉眼看不到的“小宇宙”,它们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假如没有微生物,人类可以活得更好吗?快戴上3D眼镜,和我们一起开始揭秘微生物的发现之旅吧!
重现神奇物种征服世界之旅!是什么让英国人放弃咖啡,从此只喝茶?茭白笋不是天生就长那样,而是受到真菌感染?让豆子变成美味酱油、让米变成清酒,创造出王者之酒、蓝纹奶酪、臭豆腐的,都是真菌;产黄青霉的发现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