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问题已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做好预防工作以及尽快解决已经形成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书收集了广西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7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的图片,并对其学名、别名、科属、形态特征、生境习性、分布危害和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籍此提高相关部门、研究人员和广大民众对外来入侵植物危害和防控的认知与重视,并为广西外来入侵植物的识别与防治提供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推动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套丛书从不同视角介绍了塑料的 性格特点 前世今生 循环之旅 等,画风优美,内容生动有趣。绘本中的主人公与小朋友亲密互动,帮助小朋友了解塑料循环的知识,鼓励他们亲身参与到塑料垃圾分类中来,从而激发对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好奇心和探索心。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塑料,然而,大量的废弃塑料正以惊人的速度污染我们的地球。塑料本身不是污染物,但塑料垃圾被随意丢弃到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就会造成环境危害。只有让塑料垃圾进入塑料循环体系,再生成为新的产品继续为人类服务,才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降低排放,为实现碳中和作出贡献。
该丛书基于 黄河科学家谈黄河 这一理念,围绕黄河孕育演变和保护治理的历史 脉络,设置黄河纵览、水沙调控、防洪安全、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河道治理、河口 演变等七个主题,空间尺度上覆盖了整个黄河流域,时间尺度上跨越了亿万年,认知尺 度上涵盖了黄河的各个侧面,形成了立体式的黄河知识科普体系。针对政府及管理部门、 社会公众、专业人士等不同受众,强化黄河流域系统与黄河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突出科 普知识面上纵览与点上挖掘的融合,阐释黄河保护治理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提升公众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认知度。通过打造一套公众喜闻乐见的黄河科普丛书,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了解黄河、认知黄河、感受黄河的窗口。 本书取名 九曲黄河万古流 ,以历史为轴线介绍黄河的诞生、文明的孕育、忧患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学部咨询项目“我国东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本书总结了 外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摸清了我国东部采煤沉陷区的分布特征及制约因素,探索了东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与模式,提出了我国东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战略与政策建议,对于煤炭绿色开采研究以及实现矿区绿水青山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可作为土壤类、地质类、环境类、生态类、景观类等专业参考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政府部门、企业及关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公众阅读。
本书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 急需研究的重大命题,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黄河生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础数据资料,综合运用资料整理、统计分析、莫兰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面板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指标构建及综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耦合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多种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发展战略定位、流域范围界定、空间组织策略、跨界合作模式、体制机制创新等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各城市的战略发展决策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