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兹特克人的同类相食,到墨西哥城的 陷落 ,人类的态度和欲望在历史中始终占据显著位置。从因鸟粪而起的战争,到 香蕉共和国 的出现,人类文明所依存的自然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以1492年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 为节点,拉丁美洲历史被分割为截然不同的两段。遗失的文明曾如何生存与发展?欧洲的殖民者又带来什么变化?走遍新热带地区,跨越六百年时间,带你探索 离人间天堂不远之地 上生生不息的文明。 同一颗星球 丛书从 全球史 的宏大视野出发,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下的 星球危机 ,反思和再叙述时代浪潮中的人与社会关系。它既包含千百年来人类繁衍兴盛的古老话题,现代资本与人性贪妄的惨痛教训,也包含对未来命运的戚戚忧思与长远谋划。
英国博物学作家理查德 梅比说,杂草的定义取决于人类看待它们的方式。 杂草和我们比邻而居,梅比一方面为自然界不被待见的植物辩护,一方面从历史、小说、诗歌、戏剧和民间故事中钩沉杂草与人类的复杂关系。 文明背后的野性从未走远。一部人类与自然的博弈史,同时也是一幅庞大的杂草迁徙与流浪图景。
所有人都认识它,所有人都制造它,它就是:垃圾 世界不需要的东西。我们随手丢弃它,嫌弃它,却不曾了解它,是时候把它拉回舞台中央,重新审视我们随手丢弃的生活了。一本以 脏 东西为出发点的科普百科,讲述你不知道的生态百科和垃圾趣史。21大主题,囊括百科通识,爆笑不断的 恶趣味 ,颠覆你对 脏 东西的所有认知。读完这本书,你将了解到关于 脏 东西的各种趣味知识,知道再微小的东西也能有用武之地,而所谓的 脏 东西也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革新我们看待自然生态、人类文明的方式。
碳达峰、碳中和的 中国30 60 行动,有力推动了全人类共同应对全球变暖的历史进程,吹响了新一轮全球化的号角,正在引发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社会变革。从衣食住行到影视作品,从生命科学到人工智能,从江南小镇到青藏高原,从大漠长河到星辰大海,从世界首富到中国少年 本书从生活篇、环境篇、生命篇、空间篇、金融篇、创新篇、文艺篇、哲学篇、大学篇等多个维度向读者讲述了全球变暖引发的时尚故事 三十六计 。无论是领导企业转型升级,还是谋划个人职业生涯,或者仅仅做一名欣赏时代风云变幻的 吃瓜群众 ,本书都可以给您带来启发与思考。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除非未来几十年内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否则限制升温在接近1.5℃或甚至2℃的目标将无法实现。对此,我们需要从多个领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促进实现碳中和。本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其与碳中和的协同关系。根据光大环境对固废处置、水污染治理、海洋污染治理和气候治理等业务领域的理解和实践,本书阐述了减污降碳机理和协同治理路径,介绍了促进碳中和的绿色金融措施,还分享了光大环境多年来的Z佳ESG实践以及在信息披露方面的经验。本书内容全面丰富,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可读性,可参考性强,可供从事环境保护、气候治理、绿色投融资等领域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的同仁参考。
环境污染正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近几十年来,有超过8万种新的化学品被研发并释放到全球环境中。如今,世界卫生组织将超过1/3的儿童死亡归咎于环境因素。随着儿童疾病,如自闭症、哮喘、多动症、肥胖症、糖尿病,以及出生缺陷等的发病率飙升,关注化学环境是如何影响儿童健康这一严重而又棘手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本书由两位重要的环境卫生领域的的研究人员及倡导者撰写,为理解和识别儿童环境中潜在的危害来源提供了一个权威而又易懂的参考。目前存在哪些有毒化学物质环境暴露?如何知道儿童是否接触到了环境中未经检验的化学品?有哪些儿童疾病与有毒环境暴露有关?家庭环境中存在哪些有毒化学物质?它们如何影响儿童健康?如何防止儿童接触或摄入这些有毒化学物质?如儿童不小心接触或摄入,该如何处理?哪些食物有可能含有毒农药残留
2015年巴黎会议前夕,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时宣布中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与碳中和不是简单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的问题,而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结构全面绿色转型的问题。因此要引导 双碳 目标切实落实到各行各业甚至是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来。思想引导行动,理论指导实践,这本《碳中和全民科普指南》就是为此准备的。 能源革命是 2014 年国家提出来的,在提出能源革命以后,2020 年又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就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把能源革命往哪走具体化了。先要做到碳达峰,也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总量达到峰值,然后再进一步降低,我们 2060 年前要实现碳中和,也就是排放的二氧化碳
《笔记大自然》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籍,也是推动全球变革的重要力量,该书的作者为大家罗列了令人信服的事实,对所有人来说,现在是时候重新憧憬未来,撇开环境和社会末日的剧情,去探索大自然的恢复性神奇力量。开创性的研究、趣闻轶事型的证据、引人入胜的个人故事,理查德 洛夫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是如何让人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如何改善身心健康;如何帮助我们创建更加智能、更加可持续性的企业、社区和经济体;如何加深人类的纽带关系。《笔记大自然》重塑人们的乐观主义思想,也激励着人们重新思考当今的生活方式。
从17世纪初至今, 可持续性 如何从一个思想概念发展为席卷全球的实践运动的完整历程,且听该领域的顶级专家卡拉东纳为您娓娓道来。从可持续林业思想的出现,到工业革命的挑战、环保运动的诞生以及促进平衡发展的具体实践,本书表明可持续性不仅借鉴了社会公正、生态经济学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并且后来居上,将它们整合成一种动态的适应性哲学。本书拓宽了我们对可持续性的理解,指出它将重塑从个人生活方式、企业战略、国家政策直至国际格局的方方面面。对致力于令世界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的人们来说,本书是一册极佳的入门之作。
我们了解了人类与鼓虾、蟾鱼和鲸鱼等不同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在不同大陆动物惊人差异的声音中,我们体验了板块构造的遗产,动物群体及其在世界各地迁徙扩张的深远历史,以及审美演化产生的怪癖。 从动物歌声的起源开始,穿越在地球历史的全部轨迹中,哈斯凯尔阐明并为我们这个世界各种声音的出现而欢呼。通过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猛犸象牙长笛、现代音乐厅中的小提琴和耳机里的电子音乐,我们认识到人类的音乐和语言同样是属于生态和演化范畴的故事。然而,人类亦是破坏者,我们正在压制或扼杀地球上许多鲜活的声音。哈斯凯尔带我们进入受威胁的森林、充满噪音的海洋和喧闹的城市街道,并表明声音危机不仅仅是感官装饰的损失。声音实际上是一种创生的力量,消除声音多样性会降低世界的创造性、公正性和美丽性;因此,对声音的美丽和破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它也是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种。长江江豚的标志性 微笑 以及其愍态可掬的形象,也已成为面向公众开展长江大保护、湿地保护宣传教育的形象大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 本书旨在帮助教育者了解长江江豚的基本生物学信息,以及保护长江江豚的重要性和主要工作,从长江大保护的角度理解本书的策划初衷。本书向读者介绍WWF环境教育核心理论和方法。围绕 微笑天使 把脉家园 明日社区 三大主题进行课程设计,并提供了课程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外部参考资料。
本书为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关于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人们曾经对此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1962年蕾切尔 卡森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引起了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在本书中,作者帕梅拉 希尔(Pamela Hill)为我们如今面临的一些紧迫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清晰、引人入胜的答案。作者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环境需要予以保护以及如何保护。本书内容横贯古今、旁征博引,列举了爱尔兰马铃薯饥荒、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以及密歇根州饮用水危机等事件进行分析。本书中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该如何平衡人类利益和生态利益?如何平衡当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环境利益?人类为保护环境提出了哪些方案?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希尔列出了我们今天面临的严重的环境威胁,并建议我们应该采取何种行动才能有效保护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环
《原始丛林:树之旅》( Wildwood: A Journey Through Trees )是作者的绝笔之作,体现了与《水涝地》相似的自然写作风格。作者以博物学家、自然爱好者和诗人的眼光,对英国和世界各地丰富多样的原始丛林,对生活于丛林中的动物、植物,乃至真菌、微生物及其复杂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细腻、富有诗意的描述,体现了作者对以丛林为代表的自然风物和与其相关的健康、简朴、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挚爱,对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态意识不断强化的当代读者,具有强烈的启发意义。
在过去的人们眼中,未来是什么样子? 科幻故事时常出现在电视节目、电影和图书报刊中;新闻机构不断推送关于人工智能、太空探索和延长寿命的医疗创举;广告激起大众对未来各种技术形式的兴奋感;智囊团也热衷于预测哪种新武器将赢得下一场战争 故事、图像和预测就像建筑的砖瓦,慢慢构成了一个宏伟的未来期待模式:人类可以掌控环境,可以在有限的地球资源下,实现无限的增长。 作者阅读了几个世纪以来由科学家、作家、政府官员和其他各行各业的人所编写的数百个故事和预言 它们被称为 叙事 ,讲述着人们对未来的畅想,每个叙事都是一张小小的未来蓝图。本书是一部关于未来的历史,一项对环境之梦的研究。在跨越几个世纪的阅读体验中,我们将读到耳熟能详的明日寓言,也有许多已被遗忘的故事。在环境危机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故
本书结合青少年生活普及无废城市与无废生活相关知识,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涉及无废城市的相关概念、目标、案例、无废城市与无废生活基本知识等;下篇结合衣、食、住、行等为青少年在生活中践行无废生活提供具体指导。本书是专门为青少年朋友编写的,可作为青少年朋友了解无废城市和无废生活的课外读物,也可供各类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以及一切关心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人们阅读参考。
本书承袭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的远见卓识,让我们注意到视为理所当然的美,并且敲响了迫在眉睫的环保警钟。曾获艾美奖的声音生态学家戈登汉普顿发出警语,大自然的寂静是美国消失快的资源,他的使命便是在这些抚慰心灵的地球声境因与日俱增的人为噪音而消失之前,完整地录制并保存这些丰富多样的声音。 这部叙事优美的作品,让人想起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JohnMuir)、普利策奖得主约翰麦克非(JohnMcPhee)、自然学者和作家彼得马修森(PeterMatthiessen)书写自然的大作,也是典型的美国故事,驾着1964年福斯小巴从西到东横越美国大陆之旅。但汉普顿的旅程如此与众不同。他背着录音器材和测量音量的分贝计,好奇又深情地倾听大地多彩的自然之声。他与旅程中邂逅的人细说寂静,耐心倾听。抵达目的地华盛顿特区时,汉普顿已完成饶富意义
本书分为四章:章主要介绍湿地教育中心这一形式在我国的 发展状况,包含了在我国创建湿地教育中心的原则和所具备的基础条 件;第二章主要介绍湿地教育中心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和目标,以及工作范围和工作领域;第三章选取了17位从事一线湿地教育工作的人物,记录了政府管理部门、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推动湿地教育,支持湿地保护发展的动人故事,展现了他们在湿地保护进程中的点滴努力,以及我国近年来湿地保护的工作成效; 第四章主要以2022 爱鸟周 全国湿地自然笔记接力活动为例,为《湿地公约》 CEPA 计划提供中国湿地教育在公众传播领域的具体案例。
我们了解了人类与鼓虾、蟾鱼和鲸鱼等不同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在不同大陆动物惊人差异的声音中,我们体验了板块构造的遗产,动物群体及其在世界各地迁徙扩张的深远历史,以及审美演化产生的怪癖。 从动物歌声的起源开始,穿越在地球历史的全部轨迹中,哈斯凯尔阐明并为我们这个世界各种声音的出现而欢呼。通过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猛犸象牙长笛、现代音乐厅中的小提琴和耳机里的电子音乐,我们认识到人类的音乐和语言同样是属于生态和演化范畴的故事。然而,人类亦是破坏者,我们正在压制或扼杀地球上许多鲜活的声音。哈斯凯尔带我们进入受威胁的森林、充满噪音的海洋和喧闹的城市街道,并表明声音危机不仅仅是感官装饰的损失。声音实际上是一种创生的力量,消除声音多样性会降低世界的创造性、公正性和美丽性;因此,对声音的美丽和破
植物不会说话,但是有自己的 语言 。自然界是植物的 战场 。在这里,每一种植物都拼尽全力,各出奇招,赢得宝贵的生存空间,从诞生开始,植物就根据各自需要适应的自然环境,为自己的下一代武装到牙齿。一株植物的生老病死,恰如人的一生。努力寻找水源和阳光、拓展自己的领地,是刻在每一株植物基因里,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人类和其它动物,有可能成为了植物谋求生存的搭档和亲密伙伴;而在繁衍种群的过程中,植物也应对着不同的境遇和挑战。本书将围绕植物的生存策略,讲述植物在人类难以察觉的细微之处,如何通过亿万年的演化,炼就独特的智慧。
本书是 中国世界遗产全记录丛书 之一。湿地,被称为 地球之肾 物种基因库 ,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在自然界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本书全面深入介绍了我国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64块湿地,并对其价值、特色予以详细阐释:有的湿地以自然风光、物种丰富取胜,有的以珍贵动植物闻名,有的是以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并存为特色。本书采用图文结合、深入浅出的形式,向社会公众介绍了64块湿地的内涵、外延、价值、意义,是一本具有较高科学文化内涵的高品位通俗化的佳作。
我们的经济正在与地球上演麦道夫式的庞氏骗局。我们使用未来的资源来运作当下,使用的资源超过了地球所能补充的限度。 生态足迹 是能够追踪我们拥有多少自然资源又使用了多少自然资源的优秀整合性指标。 本书提供了针对下列内容的完整介绍: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核算; 各国的生态足迹概况; 全球示范案例,包括企业、城市和国家; 创造再生型经济的战略。 无论您是学生、商界领袖、面向未来的城市规划师、经济学家,还是对人类的未来拥有持久兴趣的普通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都是需要纳入思考的关键参数,《生态足迹》是您谋划未来时不可或缺的一本基本指南。